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除了“腊八粥”,腊八我们还吃什么?

2022-12-31 14:49 作者:你好历史旗舰店  | 我要投稿

作者:万俟鸿铭


百难疢灾旧岁去 万福重瑞腊八来

(疢:chèn,古代指发烧等热病)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由来历史悠久。

早在先秦,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宋元时期,腊八的节日民俗已逐渐固定,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雍和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


上面的引文,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节日美食。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吃货国度,好日子不搭配好吃的,那将了无意趣~

在这片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土地上,豆腐脑常有咸甜之争、饺子皮仍有方圆之辩,由“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的祭祀用品演化而来的腊八的美食自然也是因地而化、“姿态万千”的了。

安徽省黟县地区,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就是腊月初八早上村头大家圪蹴着吃的热辣辣的腊八面了。

青海西宁,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便是一碗香喷喷的麦仁饭。

在品类丰富的浓浓的饭香中,人们寄寓着来年的五谷丰登的愿望,年的脚步,悄然临近了。

在众多腊八美食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莫过于腊八粥了。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在过去,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能熬好了。而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的力量,只需一个可以设置定时的电饭煲,加入提前两个小时泡好的红豆、绿豆、莲子、糯米、黑米、花生、小米、红枣、枸杞、桂圆等食材,选择煮粥模式,定好时间,便可与家人拥着暖暖的电热毯或暖气片,享受一份热乎的“年夜预热”了。


此时,你从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里拿出一对御守,点上一对香薰蜡烛,添上两句喜庆话,给这顿温馨的聚餐更上一层吉祥温柔的气氛,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这些,国家宝藏.万福重瑞新春礼盒已为您准备好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礼盒里还有春联、窗花、福字、红包等纹样颇具创意又风雅传统的小礼品为年的味道增光添彩,一键解决你的送礼难题。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今日,合聚万物而祭祀天地,愿来年疫气退散,国泰民安。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快把这份祝福带回家吧!





除了“腊八粥”,腊八我们还吃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