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篇丨大气科学:如果归宿是气象局
写在前面
你还会报考大气科学专业吗?
大气科学是通过研究大气现象,来探索大气运动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聚焦的并非只有简单的天气预报,整个生态系统下的防灾减灾、气象保障、新能源利用等都可能与大气科学息息相关。
如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大气要素的精准预测要求越来越高,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的持续频繁出现也让世界各国不得不对大气科学加以重视,因此,大气科学任重道远。
大气科学是隶属于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有两个基本专业:大气科学专业和应用气象学专业。总体上这两个专业在本科阶段课程差异不大,只不过大气科学专业侧重于研究与学术,应用气象学则侧重于气象预测和应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
在课程设置上,线性代数、流体力学、大气动力学等众多课程对数学、物理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对数学、物理心怀恐惧的同学不建议报考此专业。大气物理学基础、云物理学导论等课程涉及的概念较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同时,大气科学主要的研究方式是通过大型计算机进行数据建模和运算,所以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详见:专业篇丨大气科学:不止天气预报
虽然大气科学肩负一定的使命,但其在我国仍属于一个小众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过两千人,开设大气科学专业的院校也不过十余所。而且,实力靠前的9所院校,有8所都是985。包括老少皆知的顶尖名校北大清华、或可位列十大名校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
其中,如果分数足够高,北大清华自不会让人失望;如果分数略低一筹,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两校均拥有非常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相当强大,分别拥有2位和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对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天气、气候、大气环境、海洋气象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独树一帜。相对而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性价比稍低;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十分注重和中国气象局的合作,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中具有完整体系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大气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其海洋气象的研究比较发达,为我国海洋气象学教材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长沙,其在部分省份为提前批招生,需特别注意。
除了上述8所985院校之外,大气科学领域还有一所十分出名的平民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虽然仅是一所双一流院校,但其大气科学的学科实力荣登各大高校之首,培养了众多气象部门业务和管理骨干、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学术带头人和杰出科学家,如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等,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所以,如果分数有限又对大气科学感兴趣,则强烈推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除此之外,云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实力也不弱,可以纳入考虑范围。
详见:院校篇丨大气科学:云龙风虎尽交回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想要赚大钱请审慎填报此专业。大气科学的就业方向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为主,气象局是该专业极为对口的单位,也是很多学子的最终归宿。作为事业单位,气象局工作稳定,福利优越,工资水平也说得过去,甚至在中西部地区的性价比较其他机会还高一些。但是,气象局的上限不高,追求安稳的人尚可安身立命,野心勃勃的人则不适合长期逗留。
而且,进入气象局的门槛并不低。特别是一二线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气象局更是热门单位。除了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省份的某些市气象局还要求学历为本科,其他地区的市局一律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沿海地区的县局甚至也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进入气象局之后,可能会风雨无阻地到户外观测各种气象数据,也可能会每天对着电脑计算数据,又可能会做一些诸如仪器保障、科技服务、预报服务之类的工作。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工观测会被机器设备所取代。
除了气象局,大气科学毕业生对口的单位还有空管局、航空公司、机场等。但这些单位或是人才需求量不大,或是门槛高,或是工作环境艰苦。相比之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能源公司,以及墨迹天气等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待遇较好,但一般要求硕士学历。如果搞研发,则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因此,大气科学专业的深造率很高。
就业篇丨大气科学:深造是最佳选择
总而言之,大气科学如此小众,并不是一个赚大钱的专业,如果没有热爱和情怀,我们并不建议报考大气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