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长安】未言江湖一字,写尽江湖寥落

长安有座客栈,客栈有个老板娘,老板娘马匪出身,救了个来历不明的杂役,杂役从前是大理寺外聘的探案高手——萨摩多罗。
一桩中元诈尸案,隐太子的遗孤李郅被召回京,曾经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如今更加光明正大握紧了手中的剑,他要做一个孤臣,悲生民劳碌,平世间不平事。
命运的交织从此刻开始。于是,曾搅进权力漩涡的仵作谭家谭双叶重新出山,和混迹于三教九流的黄三炮,博闻强记的权贵之女上官紫苏,客栈老板公孙四娘,一起组成了大理寺探案小队,当然也少不了灵魂人物李郅和萨摩多罗。
他们初遇是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戏,人间事从来讲究人心叵测,鬼神难辨。或许故事从一开始就只此半章,终结在金戈铁马前的春天。

我是个俗人,如果不是因为封景年轻时的破碎感,身居高位时的优雅从容,和后来历尽千帆、洗尽浮华后的温柔坚定,我可能要到很久以后才会和这部剧相遇。简而言之,徐海乔的萨摩多罗灵气,又很好看。在娱乐圈沉浮多年的他,饰演一个亡国王子的角色,身上更有那种欲说还休的克制和隐忍。他的眼睛在笑,却总有某一个时刻,流露出背井离乡的萧瑟。
故国,是梦里也回不去的伽蓝。
要以严苛的目光看待这部剧,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场景的问题。网上有人说这是cg特效技术,但影视行业,它首先是为观众服务,无论是时下的观众还是几十年后的观众,我相信在看到这部剧大部分背景的第一眼,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有一个印象:假。其次,一集一案,单元剧推理的形式,节奏快,观众看的很爽,但不可避免逻辑和许多杀人手法上都存在漏洞,即使导演和演员用镜头的叙事语言在尽量弥补,然而对专业的推理迷来说,仍然是“真相只有一个”的小学生推理作(特指近年来逐渐离谱的某些动画原创剧情)。这两点在我看来是最大的漏洞,至于演员的选角或颜值什么的其他方面,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审美和主观性太强,我不予评论。
那这部剧又好在哪里?
它为什么是很多人心中的独一无二,甚至于是我的白月光。曾经有一个同样爱好侦探剧的朋友对我说她从来不看古代的探案,因为不现实,我仍是推荐她去看一下这部剧。如果要研究理论,同等的时间,法医宋慈,甚至是被翻拍无数的东方快车都有意义的多,然而那些血淋淋的身不由己,一将功成万骨枯,红颜未老恩先断……被浓缩成48个案子,它们不是每个都精彩绝伦,叫人拍手叫好,每个却都是活生生的人,苏邱死后,两行清泪顺着赵思楠的面颊滑落,雪纷纷一样的槐花随风飘散的那一幕,给我的震撼远比神仙跳诛仙台要多的多得多。
他们不是身居高位,便为爱情不疯魔不成活的傀儡,他们认真而热切地活着,不等贵人的施舍,不随命运的逐流,咬紧牙关,为争一口气。
什么是江湖?刀光剑影,快意恩仇?是江湖游侠爱上杀父仇人,还是浪荡公子一掷千金博美人一笑?都不是。江湖,是一粟一粥,是一文钱一捆柴,是千万百姓流离失所的千万,是一掷千金的千金。江湖,是许许多多个小人物组成的江湖,我们把接触不到的豺狼奉为大人物,但这部剧说,人世间没有大人物,你,我,为志向和愿景奔波的人,都是芸芸众生。它难得体现出一种平等的观念,男女之间,并不一定非要有爱情才能携手共进,只要是同路人,也能肝胆相照;男男之间,并不因隐瞒或能力而妒嫉横生,背道而驰,相反,我尊重你的经历,只是若有故人来叙旧,请让我替你温上一壶酒。名门小姐,江湖侠女,不必整日纠缠于男欢女爱,只是我欣赏你的侠气,你理解我的抱负,深更漏夜,便可来讨一碗茶,闲叙二三事。
他们没有波澜壮阔的宣誓,有的只是在平凡日子里,笑着闹着,各自负重前行。
也许不只是公孙四娘和萨摩多罗,也许黄三炮、上官紫苏、谭双叶他们背后都有复杂而沉重的故事,所以即使是第二季完结后,剧迷也纷纷猜测着到底谁才是国师埋下的暗桩。但无论如何,导演用一部剧,讲了48个案子,无数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因岁月沉淀过往,最后像沉香酒铺的酒,价廉而醇香。观众因窥见他们的生活而捧腹大笑,结尾,道上一声珍重。
史诗永远不会是灭国的国师率千军万马复仇,而是伽蓝的小王子啊,他说

(时隔多年,它于我的意义已经不止是一部剧,当年高三蒙着被子追剧的那一刻,它就告诉我,爱情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女孩可以不必追求如意郎君,也可以博览群书,身有一技;男生不必万贯家财,但求行事通达,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