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创新者逃离论文迷宫
乐观又爱创新的人不适合写论文。论文就像八股文,需要按照固定的模式来书写。尤其是毕业论文,如果不按固定模式来写,就会审核不通过。这种套路化的写作方式,只会让乐观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感到窒息。

乐观的人不愿意被束缚,厌恶说一些固定且毫无意义的话。可论文写作却让他们不得不按部就班,使用那些专家学者们认为合格的套路。无论论文的内容多么新颖丰富,如果没有遵循这些套路,就很难获得专家学者的认可。
充满创新精神的人不愿意重复别人的话。他们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力求创新。然而论文写作中必须有引用。为了充实自己的论文,他们不得不硬加一些引用。这些内容与其说是引用,不如说是复制别人在书上写过的内容罢了。引用的时候只关注用词是否合适,根本不去考证内容的正确性,有可能引用的只是作者说的一句屁话,或者武断的定论,甚至有可能是个谬论。引用还造成了过于依赖别人的思想,这样的写作方式无疑是在扼杀创新精神。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的一些观点,别人也这么写过。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这恰恰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如果只是读别人的思想,又怎么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呢?只有先独立思考,然后对比前人相似的研究成果,才能发现优缺点,形成批判性思维。初中生学物理不就是这样吗?是老师先给出前人的研究结论?还是通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论文写作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然而如今,论文已经成了形式主义的代名词,让人们忽视了写作的初衷。那些乐观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更为独特,而这正是论文所缺乏的。我们需要鼓励年轻人去挑战现有的写作体制,用他们的声音去传播更为新颖、有趣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