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上藩王造反众多,仅朱棣一人成功,也许原因就在这里!

2021-06-28 08:30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明初的体制,明朝沿用了秦朝改良后的郡县制并恢复了前秦的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政权,实现朱氏天下的统一部署。

编辑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征战四方平定天下,享年71岁,在位20年,国家稳定发展,太子朱标早亡,按继位说法,嫡长子朱标亡,由嫡长孙继位,当然此时朱元璋仍健在,他也是比较看好长孙的,后面朱允文和朱棣在第一次战役中击败了朱棣,并释放了自己的叔叔,也可能是朱元璋早先就看到了朱允文的宅心仁厚,像是一代明君,再加上对长子朱标的寄托,从而立了朱允文为接班人,从汉朝的分封制,对比明朝的藩王,其实是一个性质,父辈做皇帝,儿子守边关,自己亲儿子,信得过,用的顺。

编辑

但是后期,子侄辈做皇帝叔叔辈守边关,从学历,辈分,各方面来讲都有点勉强,谁让人命好,至少自己封地,王位还在!但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统治者也感受到和叔父辈的沟通有些障碍,即是统治者又是晚辈,有些不好拿捏,总归是祸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令行禁止有效推行,削藩是必然的,同时,频繁了藩王的利益,又早有不服,那不还跟你拼命,明朝藩王各个能征善战,加以联合,小皇帝自然疲于应付,加上自己宅心仁厚,放虎归山,才有了这样的结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棣造反成功了?

编辑

1、朱元璋杀了太多能臣良将。

他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留下了几位学问高却不懂军事的人才。他害怕死后武将拥兵自重,举兵叛乱,杀死了众多将才,却因为亲情留下了一个最大的隐患朱棣。军事将领的缺失,开国的军事将领都被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就只有耿炳文这个老将,而且只是擅长防守,进攻根本就不是朱棣的对手。

编辑

2、燕王朱棣个人能力强。

他能屈能伸,弱小时善于隐忍,性格坚毅,军事能力强。且身旁有善于出谋划策的谋士。朱棣的阵营人才济济,名将辈出,都是和朱棣出生入死的精锐骑兵。还有宁王朱权麾下的蒙古铁骑朵颜三卫,黑衣宰相姚广孝,人才的储备让朱棣少了后顾之忧。

编辑

3、朱允炆性格柔弱,没有君王的心肠,行事不够果断。

削藩时没有果断出击,在朱棣还不够强的时候,没有给其致命一击,反而浪费了多次机会。且后来还给将士下令勿伤皇叔,让朱棣得到多次机会避险。

编辑

4、识人不明,用人不当。

一味地信任并听从忠心却不善军事的文臣意见。建文帝执政能力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再加上方孝孺,黄子澄这些文士纸上谈兵,昏招迭出,没有对形势做出正确的评估,导致事态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削藩是每个统治者必然的选择,地方与中央势力的斗争也是必然,除了兵力,战略,城池,政治联合,人际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小皇帝生不逢时!


历史上藩王造反众多,仅朱棣一人成功,也许原因就在这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