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虫记·攀枝花·河门口公园`20181003 (1)


上次介绍灰蜻还是在三年以前。
本种与其他灰蜻差别不大,至少我在野外没有一眼分辨的信心。

极其常见而广布的物种,拟态土块,可以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见到。对自然有接触的朋友大都见过它。

与同域分布的优角蚱属相似,但侧面没有明显的刺突。
本种背面有一个不明显的X形黑纹,个体差异较大。

比较典型的盲蝽,小型种,气质有点像厚盲蝽,但触角不像厚盲蝽那样夸张。
这张照片摄于男厕所门口,光照很差,我已经尽力补救了。

南方常见的红色长蝽,对标北方的红脊长蝽。
我刚接触昆虫的时候,曾经对红蝽和长蝽的区别颇感困惑,后来找到了一个不太严谨的方法:红蝽的前胸背板明显比大多数红色的长蝽宽扁。

存疑。我的第一反应是髯须夜蛾属,但是我认知范围内的髯须夜蛾应该没有如此发达的环纹和肾纹,所以只能去其他地方找了找,不一定对。

可能是国内已知最小的蝴蝶,翅展只有1cm,在草丛里乱飞,很难找到合适的角度。
国内最大的蝴蝶我也见过,不过金裳凤蝶是牢底坐穿虫,放了照片怕有人闻着味过去抓。

自带迷彩的实蝇,有时候可能与缟蝇混淆。雌性实蝇腹部末端有明显的产卵器,不容易误判,雄性就有可能要自求多福了。理论上说可以通过鬃和翅脉分辨,但这些特征都不太容易通过照片观察。

存疑,如果我没定错的话,这应该是个蝇科的奇葩,看起来有点像无瓣蝇类,不过隐约还是可以看到下腋瓣。
小型种,不常见,经常被忽略。

资料少但形态特征很独特的寄蝇,小盾片是锐角三角形,翅脉棕褐色,前、中胸背板有两条黑色的粗纵带。
我在长足寄蝇亚科找了几个小时,发现它是寄蝇亚科的。

虽然我一般定不了麻蝇,但是麻蝇属之外的麻蝇科物种其实不算特别过分。
它和麻蝇属的区别主要在于头部,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出来。
蜂麻蝇是蜜蜂的内寄生虫,其幼虫藏在蜜蜂体内,取食其血淋巴,养蜂业界多有研究。

方头泥蜂科物种,在当地较为常见。
本种在国内有记录但没有正式的中文名,这个名字是我自己翻译的。
本世纪的很多分类学家在发表新种的时候经常忘记顺便给一个中文名,这其实很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传播和转化。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