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改电影」《降临》及其原著《你一生的故事》阅后随感
重读《你一生的故事》,还顺便看了改编的电影《降临》
我的评价是:科幻文学界少有的文科生打败理科生的作品
第一次读大概是在六升七的希望之星暑期夏令营里,用来消磨时间时读的,还记得是汪先生在课上推荐的。
科幻我读的并不少,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与机器人系列我都读过,刘慈欣我更是追完了他的所有作品。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第一遍我肯定没有看懂——今天我才发现这真的是一部革命性的神作。因为他的世界观比我读过的所有关于外星生命的科幻小说更加贴近真实——传统的科幻小说总是先入为主地将外星人当作逻辑世界观都与人类无异的怪异生物,然而这部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可能,人类的逻辑是有因才有果的线性逻辑,而外星人(七肢桶)则是能够预知“果”的非线性逻辑(就像光线总是像能预知目的地一样走最速路径),前来地球将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传授给人类。
故事并不复杂,甚至平淡。外星人来到地球,传授给地球人他们的语言,用这种语言思考便可以学会非线性逻辑,预知未来,然后外星人扬长而去,就像他们毫无征兆地出现一样。然而其世界观是令人震撼的,而一个好的世界观,恰恰就是科幻小说的灵魂: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撑起了整个《三体》;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贯穿了整个机器人系列,而《你一生的故事》靠的就是非线性逻辑以及非线性叙事手法——这点电影里还原的也还可以,虽然稍有改编。
科幻文学界大致把科幻分成两类“硬科幻”与“软科幻”,前者偏重于科学原理的应用,后者则侧重对于未来人性社会的思考。之前与张同学聊过,一致是认为这部作品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读完简直像是发现虚数集一样令人惊诧——i^2<0简直就像非线性逻辑一样,毫不合理而又如此合理。看完才发现那些读到一半本以为发生在过去的莫名其妙的插叙原来都是未来的片段,一切都合起来了,醍醐灌顶,简直就像闷热的黄梅天突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本来满头大汗的一个人突然凉爽无比,只得仰天大呼:作者NB!(没错这正是我此刻的心情)
再说电影,特德姜是个美籍华裔,我不确定他在书中是否有暗示七肢桶语言的形态是如何的,但我很欣赏导演的处理,他用了环形晕染开去的墨迹代表了外星的非线性文字,很不错的创意。电影似乎还修复了原著剧情上的一个bug,把外星人来地球的原因阐述得更清楚了一点。当然只有2个小时不到的电影必须砍掉一些内容,不过大体上还是致敬原著的,然而不看原著很难看懂电影,我的评价是配合食用效果更佳
之后还是会期待特德姜更新作品,(毕竟这家伙只写过17个中短篇就拿回了所有的科幻大奖,太犯规了),也会期待他的作品的影视改编,尤其希望能看到《巴比伦塔》和《领悟》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