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学习笔记-网页初识
1、初始化参数
所有 Flask 程序都必须创建一个程序实例。Web 服务器使用一种名为 Web 服务器网关接口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WSGI)的协议,把接收自客户端的所有请求都转交给这
个对象处理。程序实例是 Flask 类的对象,使用下述代码创建:
Flask 类的构造函数只有一个必须指定的参数,即程序主模块或包的名字。在大多数程序
中,Python 的 __name__ 变量就是所需的值。
将构造函数的 name 参数传给 Flask 程序,这一点可能会让 Flask 开发新手心
生迷惑。Flask 用这个参数决定程序的根目录,以便稍后能够找到相对于程
序根目录的资源文件位置。
程序初始化详解:
__name__表示当前模块的名字,flask以这个模块所在的目录为总目录,默认这个目录中的static为静态目录,templates为模板目录。
import_name: 导入路径(寻找静态目录与模板目录位置的参数)
static_url_path: 访问静态资源的url前缀,默认 static,static_url_path=“/python
static_folder: 静态文件的目录,默认 static
template_folder: 默认templates
示例:访问工程目录下static中的index.html文件,注意静态资源url前缀为‘/python',不是static!

重点:注意访问网址: 127.0.0.1:5000/python/index.html

index.html里面的内容:
2、路由和视图函数
1)什么是路由?
客户端(例如 Web 浏览器)把请求发送给 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再把请求发送给 Flask
程序实例。程序实例需要知道对每个 URL 请求运行哪些代码,所以保存了一个 URL 到
Python 函数的映射关系。处理 URL 和函数之间关系的程序称为路由。
在 Flask 程序中定义路由的最简便方式,是使用程序实例提供的 app.route 修饰器,把修
饰的函数注册为路由。下面的例子说明了如何使用这个修饰器声明路由:
app.route路由设置里面的参数/index是访问网址的拼接地址,默认访问网址为本机地址加端口号如:
127.0.0.1:5000,在上述程序中,访问地址就变为: 127.0.0.1:5000/index ,这是固定的网址格式,同时,也有另一种可变网址格式,网址后面拼接可变参数,Flask支持这种形式的URL,定义时,只需要修改route里面的语句即可。实例如下所示:
尖括号中的内容就是动态部分,任何能匹配静态部分的 URL 都会映射到这个路由上。调
用视图函数时,Flask 会将动态部分作为参数传入函数。在这个视图函数中,参数用于生
成针对个人的欢迎消息。
假如说有一些配置参数并不是flask识别的,为了以后应用,需要我们自己配置一些参数,为了统一管理,需要使用对象配置参数。
使用对象配置参数:
再视图函数中读取配置参数有两种方式:
1、直接从全局对象app的config字典中取值
app.config.get('ITCAST')
运行程序,输入网址可以看到:

同时编译器中打印:
第七行,输出了我们自定的ITCAST值。
2、如果视图函数不i能直接用app对象,这时想读取配置参数需要使用 current_app ,是app代理人通过current_app获取参数,需要导入
运行结果跟第一种一致。
3、启动
默认只能是 127.0.0.1:5000访问,用本地IP访问是访问不到的。
改变访问IP:
任何IP地址都可以,只要是当前主机IP就可以
有一些选项参数可被 app.run() 函数接受用于设置 Web 服务器的操作模式。在开发过程中
启用调试模式会带来一些便利,比如说激活调试器和重载程序。要想启用调试模式,我们
可以把 debug 参数设为 True 。
Debug 模式下如果服务抛出异常,能看到堆栈信息,方便定位错误。要不然就直接一个 500 Internel Server Error,你也不知道哪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