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拉响脾胃需要关注的警报
胃痛,多由寒邪入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有一些胃病是因为非常严重的疾病所致。所以防治胃痛,关注脾胃健康很重要。 胃痛是脾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我国堪称“胃病大国”,有1.2亿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因此胃痛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的患者胃痛的时间和表现都不同,比如有人饥饿时胃痛,有人饱腹后胃痛,还有人生气时胃痛,或受风受寒时胃痛,等等。但不管哪种胃痛,都与脾胃有关。 中医将胃痛分为脾胃虚寒和胃阴不足两大类,类型不同其伴随症状也各不相同:脾胃虚寒引发的胃痛在发作之时,还伴随泛吐清水、大便稀溏、精神疲惫、手足发冷、舌淡苔薄、脉虚弱或迟缓等症状;由胃阴不足引发的胃痛会有灼热隐痛之感,有明显的饥饿感,却不想进食,自感津液不足,咽干口燥,有便秘发生,舌红,脉弦细或细数等。导致胃痛发生的原因,中医理论认为与寒邪、肝气、饮食等犯胃有着直接的关系。 寒邪犯胃: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与腐熟食物,如果寒邪入侵脾胃,凝而不散,客居于胃中,就会扰乱或阻滞气机,导致胃气不和或受寒冷的刺激而引发疼痛。另外,有些人先天禀赋不足,有的则因过度劳倦或久病造成脾胃虚寒,以致中阳亏虚,胃失温养,胃中寒气滋生,虚寒而生疼痛。 肝气犯胃:恼怒抑郁、气郁可影响肝的疏泄与条达,对肝造成伤害。如肝气疏泄条达不畅,肝气横逆犯脾胃,或肝气郁结,易化为火,肝火横逆灼伤胃阴,以致发生胃痛。此外,气郁久积,使胃中之血瘀结而不散,气滞血瘀,必然阻碍中焦气机,让胃痛发作。 饮食犯胃:如果在平时饮食不规律又毫无节制,常常饥饱无度,或多食肥甘和不容易消化之物,就会让食物滞留于胃中,久不消化,让气机受阻,胃降功能减弱而引起胃痛。 总而言之,胃痛是脾胃出现问题的重要警报,防治胃痛应以理顺脾胃之气为原则。 需要提醒的是,因为胃痛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症状,也是很多疾病的表现,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另外,还有一些非常严重的疾病也会表现出胃痛症状,如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所以治胃痛不能光止痛,而要积极寻找原发病,辨证施治才能不耽误病情,才能治根。 脾胃养生帖 当感觉到胃痛马上袭来时,可以试着做做“腹部颠动运动”。正确的做法是:平躺,同时放松身心,尤其是腹部,双手手指轻微弯曲放在腹部上,以均匀柔和的力度,从剑突(胸部正中的扁骨下端)向下至脐部,做快速的上下颠动动作。其频率以每秒3~4次为佳。坚持10分钟左右,以听到肠鸣音为宜。当腹内气体排出后,即能达到缓解和治疗胃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