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位举人在寺里读书,他发现寺庙深处有个小房间,终日锁着,以为是僧家藏资的地
古时,有位举人在寺里读书,他发现寺庙深处有个小房间,终日锁着,以为是僧家藏资的地方。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门没关,四下看看无人,于是决定偷偷进去看看,结果差点连命都丢在了里面。
举人姓郑,郑举人偶然发现家附近的水月寺后院禅房清幽,就到水月寺拜访方丈,希望可以留下来读书,方丈敬他是为举人,假以时日,说不定高中进士,到时候说出去也荣光,就答应下来。
郑举人就搬了一箱书上山,寺庙清苦,平时没什么好消遣,郑举人平时读书之余,会到寺庙后山放松。
这天,他正在后山吹风,突然看到他经常呆的地方站着一位和尚,和尚长得丰神俊朗,慈眉善目。
郑举人很惊讶,这里一向都只有他来,没想到还有跟他一样有眼光的人,两人就聊了起来,原来,和尚名叫长明,长明和尚出家之前,曾经跟着夫子读过几年书。
后来,他爹娘双双去世,长明沦为孤儿,寺里的方丈见他可怜,就把他带回寺里收为弟子。
两人越聊越投机,郑举人甚至觉得相见恨晚,此后,郑举人经常找长明谈论诗文,长明见解独到,有时候也会跟郑举人辩一辩佛法。
郑举人经常在寺庙中闲逛,他发现寺庙深处有个小房间,终日锁着,他从来没有见人进去过,郑举人以为是寺里存放香油钱等贵重物品的地方,觉得锁着也正常 就没有多关注。
后来有一天,郑举人竟然看到长明和尚蹑手蹑脚地从那个小房间里面走出来,出来的时候,他还左看右看,仿佛确认被人看到,郑举人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
他看长明和尚出去了,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个房间,没想到长明竟然忘记锁门,郑举人推门走了进去,房间与其他禅房并没有什么两样,郑举人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在房间里面,有一张大床,雕工精妙。
郑举人忍不住欣赏起大床,突然,他发现床头上放着一只小巧玲珑的紫色木鱼,郑举人一时好奇,拿起木鱼轻敲了两声,没过一会儿,床后面的墙壁应声而动,竟然走出来一位美貌妇人。
郑举人大惊,他知道自己无意撞破了秘密,匆匆放下木鱼就要悄悄出去,没想到他刚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黑着脸的长明和尚,郑举人顿觉不妙,他勉强笑着对长明点了点头,正想嬉笑一番开溜。
没想到长明和尚二话不说,就把他扯进了房间,郑举人内心忐忑,脸色都白了,长明长叹一口气,对他说:“郑兄,怪只怪你自己来了不该来的地方,既然你已经发现,那就不能怪我心狠手辣了。”
郑举人这下也不打算隐瞒了,他哭着求长明说:“希望看在我们的交情上,你可以给我留个全尸。”
长明点了点头,郑举人又说:“我就要去了,好不容易遇上你这么个知音,临走之前,我还想跟你再喝一次酒。”
长明和尚就去拿酒,郑举人跟他喝了两杯,又哭着说:“干喝酒甚是无趣,想我们之前一边吃鸡一边喝酒,那才快活。”长明看着郑举人长吁短叹,又出门去找下酒菜。
郑举人拎起酒坛子站在门边,长明一进来,他就猛地把酒坛子砸到长明头上,长明震惊地看着他,郑举人又砸了两下,长明终于晕了过去。
郑举人赶紧跑出来寺庙,一路奔向县衙报案。县令当即命令捕快跟着他来到寺庙,把寺庙团团围住,带头的捕快又分出一队人马,跟着郑举人来到那个小房间。
长明和尚还躺在地上,首领一声令下,他就被两个官兵捆了起来,郑举人带着其他几个走进了屋子,官差搜索一番,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郑举人见了,伸手拿起紫色小木鱼轻敲两声,一个美妇人从床后走了出来,她一见到官兵脸色大变,就要跑回去,官兵迅速拿住了她,又从床后闯了进去,那里面竟然有一个密室,密室里面有六位貌美的女子,有姑娘有妇人。
她们见到官兵,面色有悲有喜,都呜呜哭了起来。
县令严审一番,这才知道这长明面上是和尚,其实是个淫僧,来庙里求子的妇人,有他看上的,都被他诱骗进了寺庙一夜春宵,不少妇人还真的因此成功怀上孩子。
密室里关的是附近的几个寡妇,她们丈夫早逝,与长明有过一次,甘愿留在寺里,还有两个是上香的姑娘,是被长明囚禁的。
真相大白,县令震怒,当即判了长明斩头之刑,只是救出来的寡妇羞愤欲死,纷纷自杀,那两个姑娘也万念俱灰,剪了头发当了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