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案天后李欣频,一年用365本书喂饱自己,她是如何做到的?

2023-08-16 16:59 作者:Tina心理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Tina。


今天的文章来聊聊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在Tina心理学读书营里,我曾带读过她的书。


我好喜欢她!

她有个标签一直在外界广为流传,那就是一年看365本书,看365部电影。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位文案天后,看看我们能从大咖身上学到点什么。


多元李欣频

知识付费圈和女性成长圈,大概没人会不知道李欣频。


她是著名的台湾文案天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北大讲师,36本畅销书作家,28岁被誉为华语文案天后,遍布60+国家的创意旅行导师。


爱阅读、爱写作、爱电影、爱旅行……


活出了几乎所有人向往的样子。

她的文案深入人心,自成一派。


给周生生钻石项链的文案是这样的:

我已经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过我们曾一起走过的街道,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人旅行,一个人想你。直到昨天,你哭着打电话跟我说项链掉了,我知道,我一个人生活的习惯又要改变。我打开扑满,我们分手后,每天把该请你吃饭的钱,准备带你去看日出的车钱,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钱,想为你买生日礼物,买情人节花束的钱、为你准备去旅行的机票住宿钱.......都帮你先留在里面。我用这些钱,去买了一条爱情克拉不变,长度也一模一样的钻石项链,我想把我们不在一起的365天日子买回来,包括那颗错过的日出在内。我说,项链在我这儿呢,回来拿吧。


文案中,没有一言一语诉说思念,但每个画面每个细节,都饱含情感,植入钻石项链,恰如其分,生动感人。


她以文案著称,但其实她的标签远不止文案一个。


用今年打造IP垂直化的角度讲,这并不垂直,而她就是要活出人生的丰富和多元。

北大广告30年人物专访时,这样形容她:

有著作家诗人的孤僻性格;灵修者洞察深处的眼睛;旅行者停不下来的身体;广告人的纤细敏感与美学癖;知识布道家想要世界更好的狂热;教育者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非常精准。


她以文字看世界


在谈到如何找寻人生兴趣的时候,她说:先要找到那个让你废寝忘食的一个点,然后再由这个点做扩展。


对她而言,写作就是最开始的那个支点。


最开始写作产品文案时,是没有收入的,但是因为喜欢文字本身,所以没钱也写。


而这是这种纯粹的写作动机,让她看到了更大的人生可能。

“其实我不只是喜欢写文案,我是喜欢写作,喜欢写书,喜欢写各类型的,包括旅行、心灵成长类等,我写的主题都是我自己有兴趣的题目。”


对于李欣频而言,写作是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工具。

对生活永远保有热情、保有好奇,发现一个个渴望探索的领域,四处寻找答案,然后将探索出的答案进行输出表达,变成一本本书,留存下来。


这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方式,是她体验生活的方式。


这种方式真的太打动我,在我对于未来的商业路径有些迷茫的时候,点醒了我,这好像也是我一直渴望的方式。


她建议说“每个人都要出一本书”

她说写书才能真正建立体系,才能完成对知识的系统表达,而一旦书写完之后,它就是你最棒的影响力名片。


有了它,胜过你说千言万语。


而在这方面,很多人不是不行,是不敢。


李欣频说,在她最开始要初版第一本书时,别人说“你不行,你这文案才刚几年,你就要出文案书,你这太不爱惜羽毛了。”


可是她回答说:“羽毛是拿来飞的,不是拿来爱惜的。”


从28岁出版第1本书,到现在她已经出版了几十本书了。


她说,写作是非常好玩的时空之旅,你相当于在跟不同版本的自己对话,所以写书(写作),务必越早越好。

她的营养来源


如此庞大的输出量,离不开巨量的内容输入。


李欣频是如何做到的呢?


网传她每天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


在多个公开场合她解释了这个说法,她能做到一年看365本书,看365部电影。


是平均到每天一本,而不是严格到每天一本。


不论是哪种算法,这个量是够惊人的,我也绝对相信这个数字。


因为我深刻的体会是,看的越多,看得越快,理解力就越强。


那李欣频是如何高效阅读的呢?


她有个阅读方法挺独特的,那就是看书时以作者的身份来看。


一个是以这本书作者的身份看;另一个是自己作为还没有出书的作者的身份来看。


如何理解呢?


当你以作者的身份来看时,拿到一本书,不是直接就开始看。


而是以它为选题,去想如果自己是作者,自己会写什么,梳理出自己的框架,然后再去翻看这本书。


于是就有了两个版本的书,一个是自己的版本,一个是作家的版本。


这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不断这样刻意练习,会发现自己的思路越来越开阔。

当你用自己的另一个身份——还没有出书的作家来看书时,就要注意去看书中没有写,但是自己能想到的东西。


久而久之,就能有自己的体系,就能积累成自己的书。

如果你是一个读者的角度,你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读者;如果你是用作家的视角,就可能在阅读的时候获得不同的灵感。


看电影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演绎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会有什么不同的版本?


同样的,你还可以继续多重变换视角,你还可以是艺术家、企业家、物理学家……

旅行也是如此,你到底是游客视角还是当地人视角?

如果是当地人,你又会具体是哪一类人?是商贩?是农民?是上班族?


看电影亦如此,一年看365部电影,就有365种不同身份。


总之,李欣频所强调的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还包括读人、读电影、读风景,当你用每一天不同的角色来阅读世界,就会收获很多。


结语:
求知本身是快乐的;亲近文字本身是幸福的;将学到的内容重新提炼包装输出,是有价值的;
不论商业世界如何变, 守护好自己的初心吧,人只有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东西,才能发自由衷的快乐。


最后的这一小段,算是对自己的提醒,也算是对今天内容的总结,希望今天的分享你能喜欢。

我是Tina,明天见。

文案天后李欣频,一年用365本书喂饱自己,她是如何做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