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次完整的梦魇体验》

也许,很多人都曾经历过这种体验,就是在濒临沉睡之际、意识逐渐涣散却未消失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似乎有东西强行打开、或穿过庇护的门窗,径直闯入了进来,向你靠近着、低语着,甚至是直接触碰你,而人也容易在这类刺激下突然惊醒过来,当睁开眼向着四周望去时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发生时间:中午,13时16分之后
发生情景:进入睡眠后苏醒,到再陷入睡眠之际
意识状态:意识明显存在,又处在即将消失的境界
体验价值:超越类感知存在的可能性
梦魇体验描述:
当时间来到13点25分时,意识已经完全溃散进入了休眠层,或许是因为环境的吵闹、又或者是睡眠的不完整,让意识重新凝聚而进入短暂的清醒时间,此时对外界的感知仍旧处于闭塞状态,能恍惚间听到不清晰的声音、能轻微地驱使无力的身体,愿意的话,甚至能主动将意识从混乱中拉回,从而完全苏醒过来,不过在此之前,关于自身的一切都是模糊且迷失的。在意识涣散与回归间来回着——睡眠与非睡眠,清醒与非清醒,辗转反复,直到真正陷入睡眠的一刻。
即便是闭着眼睛,也能清楚感觉到“梦魇”打开了卧室房门,走了进来,一步一步地靠近,而发出的声音绝非是由空气颤动所传播,“梦魇”仿佛能将画面与声音直接烙印在了个体的脑海内,以至于根本不需要眼睛就能确定它的具体方位在哪里,身体不自觉地侧过了身,此时的“梦魇”俨然站立在了身后,它不断低语着,不清晰的言语字词断续着,警惕感、危险感油然而生。事实上,这也不是与“梦魇”的第一次面见了,在以往的次数里一直都在与它的低语相较量,却总以惊醒失败告终,那种无法抵抗的危险感知,使人不得不强制苏醒过来,看望周围环境。
是期待、也是对纯粹唯物性的抗争,这次狠绝了下心来,任由着“梦魇”不停低语,或许是不见成效,“梦魇”也终于是起了些变化,感觉到它仿佛被激怒了一般,又往前近几分,只有不到半米之隔,发起了攻击——后脑勺有了一阵麻木感、刺激感、悚然感,顺着颈椎很快传了下来,身体的整个后半部分就像被冻僵了似的,这种感觉持续的时间即是短暂、也是漫长,些许实际时间也只有几秒而已,期间一直与“梦魇”相抗争,保持着意识的混沌状态,在不久之后,随着一阵暖意回来,那种刺激感和危险感也消散而去——“梦魇”离开了,其代价则是再也无法呈现出的房间画面与低语声,方位感不见了。
当午休结束之时,这次的“梦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清晰体验,能确信的是,“梦魇”的攻击是真实,因为身体的后半部分在完全苏醒后还残留一些刺激感,为防止时间篡改了这段记忆,便决定将这段体验记录下来。
无论从哪种假设角度出发,这场体验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从神秘学来看,人的意识在混沌迷失状态下,通灵的能力将会大幅增加,这时能看到、感受到许多时常下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会感受到一种超感知的能力,能够察觉到能量场、情感或信息的存在,所以,“梦魇”也许就是一种灵体,一种超自然类的存在,而它的存在也为人展现出了超感知能力;从感知论来看,“梦魇”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在睡眠间的感知经验,在意识的混沌状态下,意识可以错误创造出各种感知对象和情境,包括虚构的威胁和恐怖,这种体验能超越虚幻抵达现实,给予人不同寻常的感受经历;从超越性出发,在“梦魇”的影响下,获得了超越了普通感受器官的能力——超越类感知,哪怕眼前是漆黑,却依旧能以感觉到整个卧室的空间布局,包括障碍物、目标位置、移动距离,以及脑海中烙印下的声音,而拥有超越类感知的能力,意味着人将不再借助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系统,仅凭借着自身的内在感知便能实现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