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不等于伤人的话。

《真话≠伤人的话》
我知道,
一说到“伤人的话”带来伤害时,
就会有自告奋勇者为它呐喊:
给它披上真话的大衣,
抓来“善意”、“为你好”作点缀,
再拉上“假话好听但误人”作垫背。
把你对伤害性言语的不适,
归咎于:
你不领教忠言逆耳的真谛,
不懂良药苦口的意义,
沉迷于假话蜜语的愚蠢、、、、、、
对,
就是明明是他让你不舒服了,
锅还得你来背着。
乍听这些诡辩吧,
你差点就被拿捏住了,
都快准备享用这碗PUA的大乱炖了。
但细细想来,
发现他们的逻辑很诡异!
他们给伤害性言语戴上了真话的高帽,
然后就设定自己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
然后就光明正大地,
理所当然地对你释放伤害。
他们的推论过程:
因为真话等于圣洁,
又因为伤害性语言等于真话,
所以伤害性语言就等于圣洁了啊。
然后他们得出结论:
你反对伤害性语言就是
你反对真话,你钦慕假话,你有毛病。
对这莫名其妙的逻辑
已经想骂人了,
去他的!
他们把真话拉到自己的阵营,
做出一副真话只属于他们的样子。
但真相是:
有释放恶意的真话(伤害性语言,)
也有没有恶意的真话。
就设想一下自己,
回想一件你想评判的事件,
说真话的评判。
好了,现在看向自己,
你一定是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带有恶意,
那么极致真实地表达不过是想
拥有实现自我情绪释放后的快感,
这种情况你大底说的是伤人的话;
但如果,
你对要评判的对象的情绪是平和的,
你的真话将是充满包容性的语言,
即使真实,
但不会伤人,或许还可以温暖。
举一个更具象的例子:
徐霞客。
他没有走当时读书人里盛行的仕途,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了一生。
即使被后人所肯定,
但如果让秉持不同思维的“当时人”
来对他进行评判,
都说真话,
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思维局限的人可能会说:
你这一天天到处瞎溜达,
简直是瞎折腾,浪费生命,
赶快改过自新去争取仕途吧,
不然将是一事无成、不忠不孝的一生。
包容性的人可能会说:
人生是要按自己意愿的方式去度过,
那些仕途,飞黄腾达,
确实在大众舆论上很有分量,
不去争取,定然也会遭受舆论,
但如果那不在你的人生优先序列里,
即使没有又何妨,
选择舆论还是自己,由己。
看,
真话可以不释放伤害。
说得直白点吧,
如果对要评判的事物,
你的思维是局限的,
就容易释放出狭隘的真话,
带有恶意,是伤人的语言。
如果你的思维是充满包容性的,
你的真话就是真话,
不夹带恶意的私货!
人,
如果不只是个活物,
还有思维,还有自由意识,
就是有很宽泛的可能性,
就是值得包容性的。
必定正太分布里,
不只有中间那95%的大多数,
两头还分布着可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