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师网:“地理”课更名为“地球科学”课
近日,教育部公布对将地理课更名为地球科学的建议予以答复,地理课设置再一次引发热议。北京聚师网与您一起关注,地理课在我国人才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开设地理课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清政府将地理设置为中小学必修课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地理与历史分别来单独开设。
高考改革前,地理被划分为文科,与历史、政治共同划为文科范畴,三科绑定共同以“文综”的形式参加统一高考。
针对是否将“地理”改为“地球科学”,教育部听取各领域专家意见,多数专家认为,地理学科的设置拥有较强的综合性,其囊括了生态文明、可持续性、环境等素质教育以及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知识,其中地球科学只是地理学科的部分内容,并不能代表地理学科全部内涵,因此不能更名为地球学科。同时也有专家支持该意见认为中学地理内容面临改革,扩大内容范畴,将地质学、生态学、海洋学也涵盖进来。目前专家各方分歧较大,有待进一步讨论,决定尚不更名。
北京聚师网注意到,在教育部的答复中,对地理课程及高考改革作出反思。目前,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内容仍然属于文科范畴中,而高校地理专业更偏向理工科,两者之间存在脱节。
教育部表示,在下一步高考改革中将重点解决此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特长为目的,取消文综、理性的分类形式,提供学生更多选择空间,模糊文科和理科之间的边界。

北京聚师网认为,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成功的道路不是坦途,需要在失败中不断历练。高考改革意在探索更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教育体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国高考改革还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