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夺金可喜,但我们还算不上体育强国

2021-07-27 10:57 作者:飞碟说  | 我要投稿


在对开幕式的吐槽中,迟到一年的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启。

中国代表团也不负众望,短短三天时间就拿下数块金牌。其中00后冠军杨倩的美甲、举重冠军李发彬的金鸡独立都成为了网上热议话题。

自打1984年我国重回奥运大家庭以来,中国队就始终在金牌榜上名列前茅,除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发挥不佳,其他若干届都能稳进前四。

获得奥运首金的许海峰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还力压美国,夺得第一。

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时候,炎黄子孙都深感自豪。但自豪归自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奥运赛场夺得无数金牌,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踏入体育强国之列?

很遗憾,不算。

其实官方也是相同的态度。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其中表明: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的建设,而这个目标实现的时间,是2050年

有些人可能纳闷:我们都在奥运上拿那么多金牌了,咋还不是强国?

本文就为大家解释一下。

其实关注奥运的朋友不难发现,我国夺金的热门项目几乎都集中在乒乓球、跳水、举重、体操等几个项目。但放眼世界,这几个项目几乎都是冷门项目。

 而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人数众多,市场火爆、关注度高、相关赛事营收丰厚的体育比赛中,中国几乎完全处于劣势。虽然偶尔有姚明、李娜这种天才球员出现,但只要是他们一退役,就会立刻陷入青黄不接,再无竞争力。

乒乓球在其他国家大多数归类于「休闲体育」,就是平时打着玩的,很少有人真正把这个当职业。所以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能从80年代打到21世纪,对面的中国队员换了好几拨,原因无非是瑞典国内没几个人打乒乓球而已。

中国的跳水队一向被称为「梦之队」,但全世界职业跳水运动员总人数也不过几百人,其中大多数还是中国人。

1988年,中国队兵败汉城奥运会,当时中国只拿到了五块金牌,位列第十一。在当时,奥运奖牌排行榜关乎国家声誉,所以官方把体育的重点放在了夺金上,就搞出了一套田忌赛马式的策略。

这个策略主要是五个字:小,巧,难,女,少。即小众、技巧性、难度高、女子项目、参与人数少。

结果足球这种真正的世界性运动反而像是后娘养的。

每次我写关于中国足球的话题,就总有人抬杠,拿女足出来说事,真印证了王霜的那句话:什么时候不用女足讽刺男足,你们才是真正爱女足。

 我国女足之所以还能出现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国家都不重视女足,甚至没有女足。

放眼亚足联,中国女足排名第四,但亚足联能拿得出手的女足国家队也就韩朝中日澳。而世界杯或者奥运会女足的亚洲晋级名额起码三个,所以说进去了简直天经地义。

而我国女足在99年世界杯之后,竞争力也是肉眼可见地再下滑,04年就曾经被德国8-0血洗,本届奥运会首战0-5惨败巴西。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无非就是其他足球强国也开始发展女足,我国就不行了。

我国对举重、跳水这种冷门项目采用举国体制,运动员从小不用干别的,一心训练,国家负责一切,除了吃住,还配备专门的营养师、训练师等等,凭借国家之力,专攻冷门项目,自然会取得奇效。于是乎之后几届奥运会,我国在榜单上都是大杀四方的状态。

但依靠冷门项目得出一个好看的数据,能够证明我们是体育强国吗?

2018年,全球足球总资产达到了9800亿美元,当年全世界GDP比这个数字高的国家只有16个,也就是说,足球是那年的世界第17大经济体。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参加球队203支,而联合国的会员国也才193个。

在这种参与度和竞争激烈程度下,我国男足能够排在70名左右,中超联赛能够盈利,并且利润还可以补贴女足和跳水这样的项目,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男足运动员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义务。

除了金牌战略之外,我国不是体育强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民众的运动参与程度太低。

首先,从锻炼硬件上看,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015年,我国的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为1.5平米,而美国在这一数据上是16平米,当然可能会有人说美国只有三亿人,而中国有14亿,美国是占了地广人稀的便宜。

但人口密度比我国还大的日本,在这个数据上是多少呢?

人均19平米。

有人在谷歌地图上看过东京的地图,在穿过东京的江户川两侧,都是棒球场和篮球场。

东京对外开放的足球场数量是113个,而中国足球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广州,开放足球场只有15个。

运动硬件的薄弱也必然导致参与运动人数降低,进一步导致我国人均体质的下滑。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中日青少年体质对比报告》,虽然我国青少年在身高体重方面已经超过日本,但50米跑、立定跳远和握力等运动素质测试中,却远远落后。

红色为中国孩子,蓝色为日本孩子 图源知乎@超能战队儿童运动馆

再根据教育部《体质调研》相关数据,近三十年来,青少年身体素质一直在不断下滑,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体能指标更是在不断跳水。

2014年一项公报显示,引体向上测试中,全国16岁年龄组,平均只能完成3.8个,而18岁年龄组甚至只能完成2.5个;跑动速度也越来越慢,在1000米跑测试中,相比过去二十年,男生平均速度比以往慢14-15秒;女生跑800米比以前慢了12秒。

造成这种现象有诸多原因。

其一是学校对体育成绩的忽视,体育课经常被占已经是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甚至因为班主任总说体育老师生病,体育老师成了身体最差的老师。

2018年,全国仅有43%的小学生每周能上三节体育课,甚至有八成的初中从来不组织体育锻炼。

其二是体育缺乏专业性,体育本是一项非常强调科学的领域,但我国的学校却没几个懂这项基于科学的学科的老师。据教育部信息显示,全国体育老师缺编30万人,部分学校体育老师严重不足,其他任课老师临时充当体育老师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大环境下,青少年打小就不爱运动,而到了成年,一旦进入996的节奏,就更难养成运动的习惯。

再加上手游、端游这些参与成本极低,刺激性却又极强的新事物出现,想要我国人民投身运动更是难上加难。

在冷门项目上投入巨大资源,取得奥运成绩,并不能掩盖我国在热门项目上的羸弱,也不能掩盖我国人民缺乏体育锻炼和相关爱好的事实。

我们一方面要为奥运健儿打气,另一方面也要认清我国距离体育强国目标任重道远的现实。

希望体育场、健身房越来越多,身边踢球、打球、跑步的人越来越多,这样才能在成为体育强国的路上更进一步。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资料来源 

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国政府网

2. 《中日青少年体质对比报告》华东师范大学

3. 《体质调研》教育部

4. 2012中国体育总结:金牌大国与体质弱国错位,体坛周报

5. 奥运时评:当中国这匹“黑马”不再“黑”,人民网

作者/丹尼尔

运营/稿新结

夺金可喜,但我们还算不上体育强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