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路漫漫其修远兮

2023-08-26 14:49 作者:月下花映水  | 我要投稿

#路漫漫其修远兮# 有时候会突然感觉,自己真是该死。 是真的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该存活于世。 这种自我攻击实在难受,可是更难受的是—我知道它来源于原生家庭,却不知道该如何友好地请它离开。 流年的火星不停地在我的太阳和金星周围徘徊,还有太阳旁边的一颗凯龙星。凯龙星,求而不得。 是的,我的求而不得是内心的平静。原生家庭、父亲、母亲、婚姻,以及夹杂在其中的,关于钱的议题,是我永远都不及格的必修课。 跟母亲和妹妹结束了新的一轮争执后,我内心似是终于踏实了,又似是有着无尽空虚—求仁得仁。 按照惯例复盘这场争执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年,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都错了。 父亲眼里,我只是个工具人。好长时间不曾联系,电话拨通后,迎接我的居然是冷冰冰的“有啥事”。他应该始终都觉得我是欠着家里的(工作是他指的、婚姻是母亲定的),不然不会都到如今,还在那里指望我的房子能便宜点卖给弟弟;他一定觉得自己体面极了,因为至少没有让我白给房子。 母亲眼里,我又是什么呢,也许…一个竞争的对象?我是前几天翻看2016年的随笔时才察觉,也许母亲根本不想我过得好。仔细追问我的婚后日常,挖空心思试图找他对我不好的蛛丝马迹;借叔叔途径家而不进表示对婶婶的不满,进而讽刺我的婚姻也会这样—嗯,怎么都觉得像在跟我拼雌竞。 至于妹妹,就像我跟她说过的那样,“是我低估你了”。而她对我这句话的回应也让我意外,“你是不是以为我永远都只能是默默无闻的小透明”。我没有刻意去想过,她会不会功成名就、一鸣惊人;因为不管会不会,在我心里她都曾是这个家唯一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然而现在我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成了她的“对手”,被模仿然后被攻击;一路追回去反思时,我惊叹那居然始于十年前;到底是我太自以为是了,总以为她会一直是个淡如菊的人。 不说了… 一天里的最高气温已低于零摄氏度,而州上集中供暖的系统似乎又出了问题,没有暖气的晚上真的好冷好冷。 羊了刚康复的我,深知高烧的滋味,害怕再次受风寒,于是灌了热水袋围坐在床头。 点上一支檀香,百无聊赖里拿起一本《余秋雨文集》。嗯,是读高中那会儿在学校旁的书店里买的盗版系列,扉页还写着“2005.12”。随手翻了几页,看着他不徐不疾地叙述自己家乡那些事,我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父母和妹妹,三十来年的恩怨纠葛,确实没法说他们真的不爱我,但是就事实来看,这爱恐怕也有限得很。说什么求而不得的内心平静,而我眼下的痛苦,说到底不过来源于贪心—希望他们现在及以后能与我和谐共处、守望相助。 掰开了说,就是妄图以一点点的物质利益,就让他们为我提供泼天的情绪价值。这怎么可能呢? 在他们的眼里,对比我,他们算是弱势,是处于社会偏底层的。即使是妹妹会好点,也是一生至今没得到过多少肯定和赞许的人,这决定了他们比我更渴望被看见。而父母因为是我的长辈,天然带有权威色彩,于是除了被看见,还渴望我是个好使又听话的“东西”,能拯救他们免于生活的暴击。 在弱势群体前,我就是要“听话”,也即十分地谦虚低调,只有这样才显得不势利眼,才不会伤害他们过强的自尊;如果不“听话”,也即不能够为他们提供超值的情绪价值,那么他们宁愿不要我的“拯救”。说错了,不是我“拯救”他们,是他们帮我实现我在原生家庭的价值。 我想起了前几天,母亲在电话里的立誓赌咒,此生再不花我一分钱。对,就是这种金钱上的清白感,它是和我想要的体面,也即和谐共处、守望相助是相斥的。一个在金钱上有强烈清白感的人,怎么可能会认可自己的女儿是有着较高社会地位和收入的人呢,她是不畏权势的,她眼里的众生是平等的。 我还是做不了他们的布剪,究其原因更多的可能在于自己没有足够强大的外布,而不是我曾经总是以为的核剪。 只要理解他们的人生处境,大概率就不会太排斥他们渴望的被看见,可是我拿什么去实现自己在原生家庭的价值呢?是每个月风雨无阻的两千块钱家用补贴,是无偿给弟弟一个稳定舒适的工作,还是直接送他们一套房呢? 终归是自己能力有限,还得意忘形地只顾着自己风光,没能及时安静下来去揣度他们的真实需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