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蔬菜里硝酸盐含量难以琢磨的变化

我有一位朋友,用绿食宝Greentest食品检测仪时,怀疑硝酸盐数据不对,他跟我说,“你不是说,‘蔬菜水果储放的时间越久,腐烂引致硝酸盐含量越多’”,然后检测了一个烂番茄,硝酸盐含量还在安全范围内,当时我就愕然了。
震惊我的不是数据结果,而是这位朋友对硝酸盐含量认知的偏差,认为细菌造成的腐烂一定会将硝酸盐含量提升到暴表数值,我也想细菌有这么大的能耐,随便一个水果就能凭空产生大量硝酸盐,然后用来做成无公害有机肥料...这是不可能的。
这里存在两个知识误区。
首先看西红柿内的硝酸盐原本含量,数据来源于《背景农学院学报》2019(034)003期P46-49。样本中硝酸盐含量均低于432mg/kg,对存放0~5天进行硝酸盐含量测试,只有一个品种保持硝酸盐含量上升,其余的都出现先上升后下降。
从样品中可以看到硝酸盐含量会因自身新陈代谢而下降,也就是说我们买到的西红柿如果没有特别的追肥“照顾”,一般都会在相当安全的数值范围内,特别是完全成熟的果实,硝酸盐含量会降低到非常的低。
我这位朋友就是买回可以立即食用的西红柿,放到腐烂后再检测,非要认为检测得出硝酸盐超高才是准确值。腐烂的西红柿已经经历过脱枝、成熟、长期存放三个阶段,这时硝酸盐的含量确实会因为细菌繁殖的原因提升,但是相对耗尽果实体内化肥而言,并不是在果实硝酸盐含量最高值再往上增长。
西红柿是活的,我们也只能检测鲜活水果蔬菜,采摘后的水果蔬菜一直在生长,只要没脱水和变质,内部硝酸盐会被不断转化为植物细胞成分,直至耗尽这些生长养分。所以,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鲜活下会不断降低。
其次是腐烂变质问题。这个问题有些烧脑,如果不大愿意理解,这里先给出简单的答案,变质的水果不是鲜活水果,超出绿食宝Greentest食品检测仪的检测范围。
如果水果蔬菜已经变质,那么这个水果蔬菜已经成为细菌的培养环境,而不是之前的水果蔬菜,此时水果细胞已经被细菌尽数破坏,只留下一些难以分解的纤维。
我们在收集植物样本数据时,使用的是鲜活植物数据,在此条件下,植物体液内只含有植物本身的物质成分,水份保持一定的浓度,这个时候检测数值相对来说非常可靠。
一旦混入细菌,细菌在植物体内疯狂发育,哪怕是植物保留原本的外表样貌,但细胞内外的液体已经变成细菌以及细菌消化后的产物,此时已经完全不是原本植物状态,只是有了个形状。就像是腐烂的木头,我们可以称之为木头,但木纤维已经断裂,随便拿起一块都会散落,完全不具备木头的本身特性,只有形状还和以前差不多。
既然看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变质”这个词语,“质变”和“量变”是哲学辩证关系,我们不难理解由“质变”引起的“变质”,都是本质发生了改变。既然本质发生改变,还是原来的物质吗?显然已经不是。所以,腐烂变质的西红柿已经不是西红柿,再去按照西红柿检测硝酸盐,显然得不到准确数值。
这里提到“变质”,肯定有小伙伴们会问,“腌制的咸菜硝酸盐含量高吗?”关于这个问题在之前的内容中我已经做过详细回答,这里简单描述一遍。经过细菌引发“变质”的腌制过程,硝酸盐含量也是先增后减,大部分腌制过程中,头三天硝酸盐含量非常高,随后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达到一个平稳数值。腌制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安全,要注意还有“坏”细菌会引起霉变,发霉了千万不要吃。
总结。水果蔬菜里的硝酸盐含量一直会变化,影响变化的有时间、温度、种植环境等因素。原本硝酸盐含量低的植物,在细菌腐败的作用下硝酸盐含量确实会提高,但不会高到你想象中的恐怖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