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冯德莱恩同时访华,欧洲到底是做自己,还是做美国的走狗?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同时来到中国访问。但是,这两个政治人物的行程不同,得到的待遇也不同。这反映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在欧洲,欧盟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机构,应该体现谁的利益?
先说冯德莱恩。按照中国的政治标准,她是一位标准的裸官。她的丈夫和7个孩子都是美国公民身份。这么一个人先是担任了德国的国防部长,然后当选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她代表谁的利益,这是很明显的。她就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她到欧洲去就是这了体现美国利益。因此,在欧盟的各种政治活动当中,冯德莱恩的所有言行都得到了解释。
这次马克龙前来北京访问,冯德莱恩是自己乘坐民航班机跟来的。国外政治评论人员形容说,当马克龙带着几十位企业家艺术家和商务人士乘坐专机飞赴北京的时候,冯德莱恩却只能买一张商业航班的机票飞往中国,中间还因为转机等了3个小时,这对欧盟主席的身份来说确实有点令人难堪。
欧盟不是一个强力机构,不会给主席配备专机,但那么多的欧盟成员国,尤其是德国政府,也该帮她提供一架专机吧。再不济,同法国协调一下,搭乘马克龙总统的专机也未必不行。但实际情况是,没有任何人为冯德莱恩女士提供专机,马克龙也不肯让她搭顺风车。由此可见,为美国利益代言的她,在欧洲政坛是如何地遭人反感。
具体的对话活动和议程安排上,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也有极大的区别,马克龙虽然谈及了乌克兰战争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让它成为访问的焦点和要点。马克龙只是希望中国领导人能够在乌克兰和平进程当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特别是能够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加影响力。
除此之外,马克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中法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合作,涉及核能、航空、制药、金融、农业、创新、消费、新能源、轨道交通等各个方面。其中甚至包括一项军事合作内容,也就是深化解放军南部战区与法国军队太平洋海区之间的对话。在今天美国制造的反华气氛之下,这个对话机制的建立,体现出马克龙的政治勇气。他愿意为了法兰西的利益,去做违背美国立场的事情。
而这位冯女士呢?她和中国领导人谈了什么具体内容,国外新闻并没有公开。从中国国家媒体所发布的消息来看,她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讨论了台湾问题。中国事后发布了新闻公报,其中明确提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指望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做任何妥协退让,是痴心妄想。”
这种强硬的措辞,一般不太会出现在领导人的交谈当中。显然,是冯德莱恩女士触摸了中国的逆鳞,估计是她自以为是地代表美国政府,就台湾问题向中国发出威胁,于是,遭到了严厉的斥责。
问题还是在欧盟身上。欧盟一方面接受了这样一位美国代言人来当自己的主席,另一方面又对她的所作所为如此反感,那欧盟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机构?是一个任由美国摆布的政治矮子,还是一个能真正体现欧洲共同利益的机构?
如果今天的欧洲不能够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必然导致欧洲各国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各自为战,然后被英美势力各个击破,这样的先例在过去几百年的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
中国和欧盟之间有着庞大的经济来往和共同利益。中国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希望欧洲能够保持团结稳定和统一,我们才方便和欧洲开展进出口业务,以及更深层次的经济贸易合作。如果欧盟变成一个任由美国摆布的棋子,那中国就只能单独和每个欧洲国家说事了。
估计马克龙访华取得成功之后,会对欧洲各国产生连锁效应。包括法国在内,欧洲各国必须首先想清楚自己是谁、才能够在欧美关系、中俄关系上作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