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历史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一、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1. 北宋与辽
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是为“澶渊之盟”。
2. 北宋与西夏
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庆历和议”,内容包括: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二)财政危机
1. 冗兵:北宋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但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募兵制)。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
2. 冗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北宋的募兵政策】
(1)目的:通过广泛募兵而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2)实际情况: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费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二、王安石变法
1. 背景
(1)“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朝廷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3)王安石少有大志,意志坚定,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2. 主要内容
3. 评价
(1)进步性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
①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和启示
(1)失败原因:
①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立场动摇,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且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
③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最大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农民的支持,更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2)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革除社会弊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手段。
②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要体现百姓利益,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要注意用人。
三、南宋的偏安
1. 南宋的建立:1127年“靖康之变” 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 宋金之战
(1)岳飞抗金 1141年“绍兴和议”
岳飞之死,象征着宋朝立国以来确立的“崇文抑武”政策的回归
(2)偏安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