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开场的画面甚是震撼,整片的意境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我似乎又感受到诗词的美丽。千百年来,人一生的过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正如“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所言,虽然现在社会如此发达,但对于人生而言,依旧是譬如朝露,转瞬即逝。而在这一短暂的人生之中,那些诗人却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通过诗句流传千古。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两位踌躇满志的少年郎于草莽间不期而遇,共赴黄鹤楼欲题诗于诗板,但见到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时,才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前往长安,行卷、举荐,无人理睬,他们怎知天下的捷径又怎么会为寒门所开,自然是报国无门。分别时,皓月当下,又道出“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言,虽然人生道路蜿蜒曲折,但是秉持这样一种万丈的雄心,生活它怎么会不精彩啊! 当再会扬州,一番打斗才彻底明白,纵有豪情天下志,岂叫龙门为君开。而后又是分道扬镳,一边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潇洒宛如风,一边又是“心怀百忧复千虑”的蛰伏乡野。 再于胡姬酒肆约见,但见“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引入贺知章,王维,王昌龄等等名家。但李白却忘记了是自己约见高适,话说李白真的有那么健忘吗? 再相见,方知初识已是十年前,也感慨“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当诗酒于江岸,道出“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再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能如此豪迈洒脱,万世之间又有几人? 谁又能体会到,年至四十有三,却依旧是满腔热血无处挥洒的无奈。可笑的是,到了危难之际,那些权贵才知重用贤才,不过好在也让那些报国无门的人了却了内心执念 征战途中,船过石桥,回想起昔日的夜夜笙歌,如今却已是国破家亡,应该也是会有万分悲怆吧! 时间匆匆流转,虽已是风烛残年,但依旧有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气魄,实在让人难以不敬佩。 人生如逆旅,既修道却又不甘其仕途,入错王门,就只能狱中悲惜。不过当重获新生时,又能有“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豁达心态,也算是难能可贵吧 诗词,好像就是思想、情绪的载体,虽然已时隔千年,他们的人生之经历却依旧能让人感同身受。忽而心怀天下志,忽而报国无门,忽而诗酒歌舞中,忽而又垂钓河塘处… 生命的车轮总在滚滚向前,无论最终走向何处,如果能把这个过程丰富,那么也算是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