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IJISANJI总制作人采访 五周年之际 下一个展望是?

2023-05-21 14:30 作者:彩虹周报  | 我要投稿

ANYCOLOR株式会社运营的VTuber团体「NIJISANJI」正不断高速迈进。在2022年里,不仅所开展的「NIJISANJI Fes2022」与「NIJISANJI组合歌谣祭2022」等大型活动均表现出色,也因旗下艺人于国内外令人夺目的活跃表现,更使「NIJISANJI」这一品牌的认知度不再局限于VTuber核心粉丝团体,更在一般观众群体中广为所知。

在今年2月,团体迎来5周年之际,ANYCOLOR陆续实施了包括后续「NIJI Fes2023」的开展,英语圈主播的3D化发表,以及作为5周年纪念在全国布置宣传海报等在内的一系列方案。究竟在这2023年,NIJISANJI会展现出怎样的行动呢?

 

本次将与VTuber事业总制作人铃木先生一起回顾NIJISANJI自2022年下半期至今的整体动向以及各大活动,也将讨论5周年之际将发生的变化以及今年的方针。

 

※本文取材于2023年2月。

想要提供能共享欢乐的「天地」

——首先,想和您回顾一下2022年10月开展的「NIJISANJI Fes2022」,听听您的感想。

 

铃木:

说老实话,我真心觉得能够办的热火朝天真是太好了。

 

当然说起这个,虽然在开展大型活动的前夕总会收到许多严厉的意见,但本次Fes里这个情况尤为突出。在入场券抽选出结果的那阵子,工作在现场第一线的同事们也都收到了非常严厉的评价,要摆脱那种氛围的影响可太难了。我们是怀着「肯定能大家乐在其中」的信心参与到项目其中的,但即便如此,也只有到了当天实际看到会场人声鼎沸的样子才终于真正安心下来。

 

当然,例如在食品区排队需要等3小时之类的问题,需要反省的地方也不少。但从整体上来回顾的话,我想至少亲临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多都给出了好评。

——说起「第一线」,2023年1月公开了反映Fes幕后的纪录片,在粉丝中也被热烈讨论。是基于怎样的想法去制作了那部影片呢?

 

铃木:

理由之一正是「也想让大家看看“幕后”的样子」。当时也动员了许多摄影工作人员,在包括施工在内的5天里,一直进行贴身拍摄。

 

可能目前大众也有类似的观点吧,我们感到「以(所谓)『事务所』或『运营』身份工作的人们,并没有被当成实际的人被看待」……

 

「在第一线是有着活生生的人类的」这件事,以及在第一线工作是有着快乐,喜悦与希望的,我觉得必须把这些展现给大众。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在展望未来5年时,就会开始担忧是否还会有新人愿意踏入这个业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制作了纪录片。「这种沙包一样的工作,果然还是很难顶呀」的想法也不是没有(苦笑)。但如果没有人想在这个业界里工作的话,就没办法去支撑VTuber这一文化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就公开了这个影片。

——实际上,外部人员也很难想象幕后工作的内容,在评论区,社交媒体上也看到许多诸如「想试着做做这种工作」这样的声音,所以我觉得这个举措非常有意义。

 

铃木: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为了避免干扰主播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所以也会尽可能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公司相关的信息。因此,对于在推特上收到的诸多意见,也没法直接去回应说「这件事其实在幕后是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作为娱乐企业,如果要发布信息的话,那么从形式上来讲也必须要能够「娱乐」大众。所以最终采取了「纪录片」这一形式,也有这样的考量。

 

——我也受邀在NIJISANJI Fes的两天时间里现场取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观众的年龄段基本偏小,特别是女性观众比例也很高。在纪录片中有特意强调对「未能体验到文化祭的少年」的考量,所以我也在想是不是确实促使着他们实际来场了呢。

 

铃木:

从售票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倒没有特别明显偏向哪一个群体。在年龄这个角度上,虽然从YouTube的分析数据就能看出年轻的粉丝人数较多,但能在会场里亲眼看到各位观众的样子还是非常开心的啊。

 以「文化祭」作为概念开展本活动,不仅是作为深受各位年轻粉丝热爱的娱乐企业的考量,对于我们而言或许也是一种使命吧。为了盖过新冠疫情带来的难过回忆,去填补其中怅然若失的感觉,想要提供一片能和朋友们一同乐在其中的「天地」。或许这就是我们能为年轻一辈所做的,将其定为「文化祭」这一形式便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当然,不仅仅面向学生,我们也怀着让更多的朋友们能够乐在其中的想法。希望那些疲于工作的朋友们,至少在Fes期间能够重返童心开怀畅游,从这种意义上能够被所有年龄段所接受的概念,我想正是「文化祭」了。

 

总而言之,我们有充分认识到年轻粉丝群体的庞大,也下意识去「准备能让他们与她们能够体验那些先前无从体验之事的天地」。班服T恤之类的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入场券也尽量压低了价格,说的粗糙一点的话就是希望他们能带着「毕业旅行时去趟迪士尼」的感觉来场。

 

顺带一提,入场券平均每天都有2万张的销售额。因为票也分很多种类,算上前夜祭的话人数加起来得有……现场参加的动员人数大概有5万人吧。不过,因为一个人最多可以买两张票,结果在申请参与企划那部分整理起来特别复杂,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下回想要调整一下,在卖票方面能够更加有条理。

——会场的氛围也好展品也好,整体都有那种真正的「文化祭」一般的氛围啊。就我在现场的感受而言,能感觉出在场的人们满足度都真的非常高。

 

铃木:

如您所说,我们也是这样切身体会的。要在这种大型活动中作出让人能充分满足的东西,就需要能让主播和观众「一对一」或「一对少数」互动的企划。如果每次的服务对象较少的话,仅凭这一点就能让满足度往上涨。

 

实际上,我们准备了「视听室」等可以一对一对话的企划,不过,这种企划理所当然地只能让少数人参与。这么一来,没能参加这类企划的人的满足度就会下降……毕竟有了差别嘛。就如之前所说,在活动前有收到很多负面意见,它们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一块儿。虽然也有一些方案提出,为了避免差别对待并防止随之产生的不满,要不就「降低全员的满足度」吧。但我觉得「朝满足度低的方向看齐」不是娱乐业该做的事情。

 

所以呢,虽然这样会无可奈何地产生差别,但「与其让大家都平等地不满,不如好好去做那些哪怕只针对少数人,却能带来高满足度的企划」,我们是带着这样的考虑去做的。当然,为了能尽可能实现「一对多」的情况,我们也努力让其它企划能够在Youtube上进行直播了。

 

而且,那些一对一的企划也有「为了主播而实施」的侧面。能够在企划中和自己的粉丝一对一直接对话,对于主播而言也会是一个提高动力的良好契机。在过往活动中也能得出类似的经验,所以虽然这会仅限于少数人员,但也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想去做的一件事。

——关于NIJISANJI Fes,也想听您说说舞台和技术层面的话题。

 

铃木:

技术层面的话,就举例说说在网络直播时引入的「主播摄像头机位」吧。

 

归根结底,虽然NIJISANJI的强项之一在于具有许多参演人数众多的活动,但相应也有「每一位主播单独被关注的机会相应减少」这样的问题。所以,为了能更加满足那些想要格外关注自己特别喜爱的主播的粉丝朋友们,我们也一直想要去准备一些增值服务。

 

我们会继续维持将活动本身尽可能以低廉价格让更多人从中获取乐趣的方针,但对于那些想要获得进一步体会的朋友们,也可以选择为此多付出一些。这样提供更多可选「选项」的尝试,我想今后也会进一步增加吧。因为能够切实感受到,比起「享受整个团体的乐趣」,更倾向于「想要更为深入地支持特定的1人」的观众朋友们的需求增加了许多。也就是「虽然大家都很喜欢,但在那其中,格外心仪这位主播」这种感觉。

 

——NIJISANJI在Youtube频道的官方节目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呢。平时就以官方节目的形式上提供让多名主播齐聚一堂的机会,让大家各自积攒经验,我觉得这也在诸如本次的大型活动中得以活用。

 

铃木:

如您所说,「仅限这1天就来做点特别的事情吧」之类的我觉得不太可行。一直以来实践的积累作为前提,活动只是这些积累集大成的结果。我想在去年的NIJISANJI Fes,就已经明确了这一点。

「NIJISANJI组合歌谣祭2022」所必须超越的门槛

——在年末开展了为期三天的「NIJISANJI组合歌谣祭2022」。作为粉丝来看,这是前所未有的主播大联动,气氛也十分火热。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又有什么感想呢?

 

铃木:

这次把它办成大型活动是有着许多原因的,其中一点就是「“LIGHT UP TONES”大受好评」。在之前的采访中应该也有提到过,AR演唱会大受好评后我们收到了许多诸如「希望再次举办」这样的呼声。

 

    「“LIGHT UP TONES”」虽然备受好评,也收到了「希望再次举办」的呼声,但实在没办法原样照搬同一场演唱会,所以想以增值方案的形式给它添砖加瓦之后再呈现给大家。

 

铃木:

不过,就算照着原样搞一个「“LIGHT UP TONES” 2」,也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在考虑「那么,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浮上脑海的就是歌谣祭了。

 

已经浑然成为年末必备企划的歌谣祭,随着每年的举办,如何拓展其「表现力」逐渐成为一个难题。此外形式上作为「直播企划」来举办,从运营层面来讲也快到极限了。不仅参与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考虑到工序愈加繁多以及员工在其中花费的劳动时间,真的变得十分紧张极限,甚至只是重现去年同样的规模都没法做到。

 

出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将歌谣祭作为一个正式企划来实施会更好。这样一方面可以将一部分工序外包来减轻工作量,也能借此拓展表现的幅度。当然,虽然是以包含免费部分,而非全程收费为大前提进行准备的,但因为翻唱曲很多,在这方面的调整举步维艰。「尽可能一边做到能够免费直播,同时确保录播也能留档」,以这样的形式做了最大程度的调整,并在此之上遵循一直以来的风格。同时,因为采用了收费形式而得以对新的表现形式进行挑战,其结果就是这次的歌谣祭了。

 

实际采用的「表现」方案中,不光是AR,那些综艺环节——比如「临场才艺部分」我想也是一大看点。虽然在平时的直播中也不是无法实现,但也是抱着「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更想在大型活动或企划的现场展示」这样的念头的。

 

特别是在第3天的最后,大家拿起乐器开始乐曲串烧的「NIJISANJI吹奏乐部」这一环节中,也都切实准备好了乐器——有些是本人自带,有些则是临时租赁——是主播们练习后,「努力好好演奏」而形成的内容。这也是基于「活动」这一体制,有众多人员参与才能做到的,从情感而言,我们也想在「下一次」中去挑战完成这样的内容。

因此,「能够对各种工序进行调整,同时准备好能让观众满意的内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最佳选项了」,我是这么觉得的。

 

――实际做起来之后有什么感触呢?

 

铃木:

有种「拼了累了也值了」的感觉。说老实话,还有不少能够再做一些改善的地方。但话说回来,考虑到其中有着诸多限制因素,我觉得我们也已经做到最好了。

 

——实际上,有不少相关词上了推特趋势,应该是场让人充分满足的活动。不过,不仅在歌谣祭上,对于那些定期举办的活动而言,这不管从好的层面还是坏的层面,都把门槛提高了不少,也给人一种运营方的负担变得很大的印象。

 

铃木:

正如您所说(笑)。接下来每次要怎样去跨过这个逐渐增高的门槛呢?这可真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次想方设法也算是跨过了这个门槛了吧。在现场也做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尝试,整体而言办成了一场非常让人满意的活动。

另外,这次并非直播而是以事先录制的方式进行,所以从「大家边聊边看」的角度来说,也确实有年末电视节目的氛围。

于5周年之际 NIJISANJI所要「超越」的


——2023年以「NIJISANJI」5周年为契机,以在47个都道府县的登载车站广告为起点开展了一系列企划。还请说说迎来5周年的心境,以及对今后的展望。

 

铃木:

最先想到的就是「有多少人曾设想过VTuber能持续5年呢?」。「不过是风口上被吹起来的内容罢了」,这样的说法在这3、4年里也反复听到,所以说能够迎来5周年真的太好了,让人十分安心。

 

在这五年里,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挑战,让我反复回想的,就是「千万不能驻足不前」。在车站广告里有着「以娱乐的力量,去超越吧」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这正是迎来5周年的如今所必须竖起的标语。

 

打个好懂的比方,就是「超越2次元和3次元的界线」。使用AR来推动演唱会等的表现发展正是体现了这一标语。

 

而我们所要超越的屏障不止于此。比如说,在47个都道府县的车站登载广告,可以说是「超越了地域的界线」,而从这里开始要进一步发展,目标是「超越国境和语言」。现实和虚拟,二次元和三次元,国境或语言——这些各种各样的界线,就用我们手中娱乐的力量来飞越而过吧。那句标语里,就是涵盖了这样的意思。

 

顺带一提,「超越」这个词,本来从「界线」的角度来讲也可以使用「跨越」的。我们刻意使用「超越」,是蕴含着想要「高高跃起」,将以新冠为始至今社会上的种种困难,以及因此而被埋没的心绪全部抛在脚下的意思。其实最开始也想干脆用平假名而非汉字的,但画面冲击性不够强所以就没被采用(笑)。

 

——全国各地的NIJISANJI粉丝都有去寻找车站里的海报拍照留念呢。各地的粉丝将照片在推特上共享,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再现了「超越地域的联系」吧。

 

铃木:

如果借此打造出了让许许多多的朋友超越物理上的距离开始交流的契机,那实在是一件喜事。毕竟让大家都跑去东京参加活动也不现实,特别是对于住得偏远一些的朋友,难度就挺高的。实施这样的方案也是考虑到能让这样的朋友也能尽可能乐在其中,如果实现了的话那真是无比荣幸。

 

——稍微岔开一下话题,在今年1月~3月开展的「COCO’S × NIJISANJI」的联名活动中,我看到了初中高中生为主排成长龙的队列。在那其中,也有不少朋友买了Luxiem的周边。

 

铃木:

我虽然没有直接造访过店铺,不过营业负责人也和我说过类似的话题,这实在是让人感激不尽。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增加销售额肯定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也深深有着「想让更多的粉丝乐在其中」的心情。

 

——NIJISANJI是一类合家欢内容,这种观点我多多少少也有听闻,想来应该是有在切实地拓展观众层吧。

 

铃木:

自从我在2019年夏天加入公司以来,在打造品牌形象方面,公司内部的一个指标就是「在茶水间聊起也不会招人侧目」希望让这一个品牌在将来获得了更广的受众,更广为人知时,粉丝也不会被父母或好友用奇怪的眼神看待。毕竟要顶着家人的反对去声援什么,真的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

 

而如果能同时获取父母辈和孩子的支持的话,从商业角度也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周末全家一起去COCO’S尝尝联名新品吧」就很有可能,也说不定会有全家一起参加活动的机会。

 

当然这也是先前的「超越」这一标语的延续,像这样「跨过了代沟,能超越大人与孩子的障壁开展对话的内容」,是我们现在也在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不论地域和年龄,无论是谁都能喜欢上的娱乐内容,这正是我们一路以来从未改变心意,一鼓作气坚持到现在所获得的成就。

官方综艺节目的新发展

——综艺节目形式的企划您是如何评价的?许多节目企划都在长期化,最近《一起来玩吧!》也已经翻新成了官方节目企划。综艺节目正在变得更丰富多样,内容也给人更加充实了的感觉,请问对此方面的决策您是如何考虑的、

铃木:

整体而言,我们确实打算继续增加综艺节目。当然,如果一直做同类节目会让观众们感到厌倦,所以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节目内容的多样化。

 

作为企业,我们希望制作那些主播个人无法实现或实现困难的内容,并将其作为“节目”呈现,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这一方面。持续企划这类嘉宾参与形式的节目,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让观众能从官方频道发布的综艺节目中认识更多的虚拟主播”这一目标。

 

——就像刚才提到的“茶水间聊天”,感觉看彩虹社官方节目的人有很多是带着“一边吃晚饭一边看电视一边看电视”的感觉。

 

铃木:”

许多人可能就像看电视节目一样,养成了每周观看的习惯。如《一起玩游戏吧!》和《彩虹社B级综艺(暂定)》这类,“所有人都能轻松观看”的节目的存在非常重要。普通的直播时长往往都很长,如果不是太了解的人,可能很难享受其中的乐趣。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制作易于理解内容形式,同时不同于“切片”的“节目”。

 

——特别是看到了ROF-MAO粉丝发的感想后,发现有很多评论都提到“从看ROF-MAO作为契机开始接触到彩虹社或者是VTuber,也开始看其他主播”。

 

铃木:

“Aim Higher”之后,特别在一周年左右,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说他们是通过ROF-MAO开始观看虚拟主播的。这无疑是ROF-MAO过去积累的成果。

 

我们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论谁看了都觉得有趣——初次观看的人能乐享其中,长期支持主播的老粉丝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我们一直追求的是“不分年龄都能享受的乐趣”。通过各种数据,我们切实感受到了ROF-MAO的成长和粉丝的增多。

——顺便问一下节目相关的企划,今后还有什么具体的展开吗

 

铃木:

我们接下来会做一次挑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计划每个月推出一档新节目(※4月发表的《NIJIBAN》,每周二晚10点于官方频道播出)。

 

这一企划在公司内部被称为“每月一档新节目”,比如设定好“周二晚9点”的档期,每个月更换这个时段放映的节目。“企划新节目,连续放映4到5周之后播出最终回,再开始下一个新节目”,如此进行每月的放映节目企划。

 

——这可真是个惊人的企划

 

铃木:

这就是刚才说到的“保证节目内容多样化的措施”之一。如果一直观看同样的节目,难免会感觉到厌倦。而且节目持续播出得越久,新观众就越难以加入。因此我们把时间设置为一个月一换。

此外,以较短的时间间隔进行企划在社内也有优点,比如可以培养制作节目的导演。实际上我们在社内会进行企划竞赛,预定要从约90个提案中选择出每个月要实现的节目

 

――关于”期间限定的节目”,如果在那一个月内出现受到好评的节目,是否会考虑将其变为常规节目?

 

鈴木:

当然,这是一个可能的选项。在短时间内不断推出节目确实很困难,但对于工作人员和主播来说,这是一种能够积累经验的策略,对公司发展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

 

目前可以透露的是——虽说也可能有所变更――《长尾和Petra的没什么不一样》这个节目(※截至2月采访时的信息)。

 

这一节目的英语名写作《Nagao and Petora’s We are NIJISANJI》,关键便在于其是一个“虽然‘NIJISANJI’和‘NIJISANJI EN’是两个不同的组,但通过相互了解彼此的共同点和差异,来确实感受到双方都是属于‘NIJISANJI’这一事实”的节目。


——听到这个主旨后,便能明白为什么会选择长尾景作为主持人了呢。

 铃木:

长尾景虽然不是英语母语者,但去年他热衷于学习英语,并积极主动地与海外的主播们进行交流,得到了我们的关注。而Petra Gurin则刚好相反,她作为英语母语者正在学习日语。从努力学习不同语言的他们俩的视角是如何看待“NIJISANJI”和“NIJISANJI EN”的,我希望他们能够用自己的体验描述出“‘NIJISANJI’是一个整体”的感受。

 

我们目前正在启动的企划中还有其他类似的节目,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内容涌现出来——当然,也会有一些“非常独特”的企划,节目的多样性会大大拓宽。

 

在YouTube上,各类内容都已经饱和到了极点,我们不由得产生了“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脱颖而出”的想法。我们不仅仅是继续制作单独的特别节目或经典节目,而是要创造全新的品牌――这种想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3年是巩固基础的阶段

 ——近期也增加了如剑持刀也和星川莎拉的个人演唱会等单人活动。主播们各自努力取得成果的同时,作为公司,今后还会继续提供支持以推进类似的发展吗?

 

铃木:

我们将继续提供支持。特别是在最近随着公司内部人员的增加,可以更容易地进行个别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以前由于考虑到公司规模和成本等因素,“在大型场馆中让多人参演”已经是极限。但最近我们已经能够实施“有一定规模的场馆中举办的成员单人活动”这样的企划。对我们公司来说,这是一种进步。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今年不能仅专注于活动,更是巩固基础的阶段。正如我们在之前的访谈中提到的,“我们必须避免自己内部崩溃”

 

截至2022年,“NIJISANJI”毫无疑问正不断成长。但也因为如此,我们更必须避免“因本身的体量引发的崩溃”。随着公司规模成长,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基础,包括内部结构和每个内容,我们正在进行一系列重要的改革。

总结来说就是明确了“必须确实建立牢固的基础部分”这一课题。实际上在组织结构方面,在去年年末也进行了重大变更。比如把海外事业部和国内业务部门合并,以消除国内外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变更也是刚才所说过的“超越”思想的体现。当然,在管理上还是必定要根据语言而分开管理,因此我们已经将之前仅有1个的管理部门增加到了4个以对应。

 

我们感受到了通过这样的变化所带来的成果,在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技术方面的基础部分。虽然我无法详细说明,但我们认识到现在是应该建立这种新基础的时期。

 

——海外业务方面,NIJISANJI EN的演唱会《NIJISANJI EN AR LIVE “COLORS” PASTEL_STAGE & VIVID_STAGE》的突然公开也引起了热议。遗憾的是演唱会不得不取消,但我相信许多粉丝都期待能卷土重来。

 

铃木:

是的,确实如此……再考虑到一些不得不做到的内容在时间表上无法按时完成,我们只得放弃了这次演唱会。

 

然而我们并不打算就这样结束了。不只是NIJISANJI EN,在海外企划方面还有许多事情现在还无法公开,但我们正在实际与各国的主播会面,倾听他们的意见,并考虑各种措施来实现他们想做的事情。我们正在采取更积极的活动策略,希望大家能耐心等待。

当事人的热忱心意结下的善果「志摩西班牙村联动」

 

——接下来想和您聊几个个别的话题。首先,去年年末在新宿东口车站前广场的Cross新宿Vision里举办的Nornis演唱会,我有幸到场采访,现场的热度可是相当了不得呢。

 

铃木:

我也觉得它做得相当不错。亲临现场的朋友们也许已经发现了,那个可不是事先录好的东西。也有在考虑把那时候的直播影像剪辑一下找个机会放给大家看(※已于2023年4月公开了录播)。接下来也会想去多多挑战这种棘手的企划。

 

——进入2023年后,VTA(VirtualTalentAcademy,即虚拟艺人学院)也有了很大的动作。今年到目前已经有5名艺人从VTA出道,同时印象中VTA本身也开始引人注目,多了不少热心的粉丝。

 

铃木:

(VTA本身)所带来的粉丝超乎我们的预想,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我们也觉得VTA是个非常棒的举措,也想将其进一步扩大。近期有着更新公司主页的计划,与此同时呢,当然可能也会提前或者延后,不过是有计划着开展各种各样活动的。

 

此外,关于在VTA中提供知识与体验的机会,我们会在投入资源的同时倾注比以往更多的力量。也有许多外部企业提出想要与我们合作,我们也会借助这些力量来增加可选课程・讲座的种类。我们希望VTuber业界能够发展得更加长远,也会继续通过VTA来提供那些在个人活动中难以取得的活动机会。

 


——另外,要说今年的一大动作,就不得不说说周央珊瑚小姐和志摩西班牙村的联名活动了。

铃木:

要说那个活动,真是多亏了她本人的爱传递到各种各样的地方才得以实现的企划,而为了回应那份热忱,敝公司的营业负责人也作出了不少努力。

 

许多媒体也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对这件事进行报道,真的是感激不尽。这种热量不仅来自为此声援的粉丝们,更是来源于周央珊瑚小姐她自己对喜爱之物所表达出的那份「爱意」,满怀热忱发出的信号,达成了美好的结局。可以算是一段佳话了。

 

其实在NIJISANJI非常早期的时候,就有为「主播是否应该积极地向自己喜爱之物传递信号呢」而操了不少心。不如说,因为主播说起了自己喜欢的商品的话题,粉丝就去联系询问相关企业,也有几次因此引发了一些纠纷。

 

虽然粉丝们的爱意确实让人感激不尽,但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而言,问询窗口被挤得满满当当的话,就会妨碍实际业务展开,这也是实际发生过的案例,而我们对此除了低头道歉也无能为力。所以说老实话,确实有过「比起从主播侧发出信号,还是该让敝公司的业务部门多多努力」这样的想法。

 

但是,时过境迁,社会上对VTuber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就如本次活动那样,有了积极案例应运而生的土壤。而「VTuber」这一概念在今年来不仅为各方企业所认知,也逐渐在社会上被接纳,我觉得是个非常好的风向。

 

——说来或许也能呼应刚才所提到的「超越世代相连」呢。各个年龄段的VTuber观众都在增加,而VTuber也逐渐为大众所认知。这也确实可以说是「正以娱乐的力量改变世界」,我觉得也是NIJISANJI所达成的一大成果。

 

铃木:

是呀。那些「虽然以前NG,但现在就OK了」的事情真的越来越多。这次的事也是这样,让人切实感受到大众的观点・接纳方式和以往相比真的有了巨大的改变。

今年的NIJISANJI Fes是「冬文化祭」

 

——在采访最开始的时候才刚刚提到了去年的NIJISANJI Fes2022,而就在前阵子公开将要举办「NIJISANJI Fes2023」。感觉真的是在很早的阶段就公布消息了啊。

 

铃木:

就像是「背水之战」对吧。前一次Fes的氛围也很热烈,结果「接下来」的难度就水涨船高了……老实说已经在愁「这可咋办」了(笑)。

 

不过先不提这个,要问为什么这么早公开消息的话,因为在预定举办的时间段里调整各种日程会非常困难。所以有必要早点公开信息,先把这个计划确定下来。如果各位都能赏光参加的话真的是非常感激。

 

——关于Fes的内容,大概有多少已经定下来了呢?

 

铃木:

当然企划目前还在制订中,不过也已经有一些事情定好了。虽然很多东西仍处于实验阶段还不好说什么,但现在也仍旧在做许多新的尝试和研究,如果有了什么成果,又能升华成足以展示的内容的话,可能就会做成一个摊位展示出来了。

在活动的运营方面,也会吸取上一回的经验教训,以营造让大家能更加乐在其中的活动为大前提开展。一方面正在计划把票券的贩卖方式改得更加简单易懂,同时也在考虑方案,在打造能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的形式的同时,避免「人太多反而什么都玩不起来」的情况。

 

主题和前次一样是「文化祭」,不过本次在12月举行,因此是「冬日文化祭」希望在举办时能继续贯彻「大家一起在名为『NIJISANJI』的学校里畅游吧」这一概念,同时让大家「乐在其中」。

 

另外,和去年一样,我们有计划制作一些可以通过线上直播参与的项目。这也是为了能让那些因难以到场参加而未能如愿的朋友们也能享受活动的举措。具体情况请等待后续消息。

为了继续守护「NIJISANJI」这一片乐土

 

——最后还请对NIJISANJI的各位粉丝朋友们说一说,5周年之际的理想抱负。

 

铃木:

迎来5周年这一契机,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再次考虑「当更远处的10周年、20周年到来时,究竟会是怎样景象呢」的机会。对从事娱乐行业的我们而言,必须要不断提供有趣的事物。在这基础之上,也必须要继续保护好「NIJISANJI」这一片「乐土」。我是深深这么认为的。

 

今后所要做的一切,当然过去做过的那些也都是如此,我们在不断地考虑并实施着那些能让「NIJISANJI」这一存在能够继续10年、20年所必须的。希望「NIJISANJI」这一片天地能够永远存续下去,希望能为守护它添砖加瓦,我们是抱着这样的心意去开展工作,考虑各种企划的。

 

——虽然VTuber本身是个尚没有10年、20年历史,非常年轻的文化,但自ANYCOLOR公司上市以来,「作为公司来维持NIJISANJI」这一点的可信度也在水涨船高。

 

铃木:

总感觉每次接受Mogulive的采访都会说类似的话,但「文化的存续」真的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虽然不得不去考虑「要怎样才能维持下去呢」,但光是「维持」的话很可能就会保持原样「停滞」下去了。所以,不仅仅是维持现状,而是必须要以长远的目光去看待并不断思考怎样将其「扩展开来」,我是这么认为的。

 

——感觉您的回答。或许VTuber业界整体也正在踏入所谓「考虑长期方案,为此尝试各种措施」的阶段了吧。从这个意义上,今后我们也会多多关注究竟会由此产生怎样的内容。


翻译:彩虹周报翻译部

编辑排版:彩虹周报编辑部


NIJISANJI总制作人采访 五周年之际 下一个展望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