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调(软线中板)

2021-12-06 20:53 作者:陈影帆  | 我要投稿

       《西调》,又名《大八板》、《熏风曲》,是汉乐六十八板大调曲,宫调式。它是由母曲《大八板》变化而来的一首曲子,曲调结构严谨完整,旋律典雅优美。

       20世纪20年代,汉乐大师何育斋在广州创办潮梅音乐社,当时戏剧大师欧阳予倩也在广州主办戏剧研究所。由于潮梅音乐社名师荟萃,所奏汉乐十分动听,欧阳予倩也经常前往聆听。欧阳予倩听《西调》后,认为此曲有“风调雨顺,万民同乐”的意境,建议改称《薰风曲》,何育斋愉快地接受了这种高见。于是《西调》便又叫《薰风曲》了。

       《西调》有缓板和中板。中板,就是在慢板的基础上减字(减少音符)、速度加快的乐段。民间音乐素有联奏的习惯,当《玉连环》、《绊马索》、《落地金钱》和《西调》中板联奏时,由于四首乐曲都属于“硬线”一类,俗称“四硬”。《出水莲》、《昭君怨》、《崖山哀》之后,第四首也用软线《西调》中板,俗称“四软”。还有人在单独奏其他68板宫调曲后,也接奏《西调》中板。所以,《西调》中板用途广泛得多。

       但是,由于它本身是硬线的曲子,所以,在接奏软线乐曲的时候,要对它作软线的处理。即把旋律音阶由原来的12356变成12457,使其具有软线乐曲的特性。

2021.12.05


西调(软线中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