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图馆】骑士与城堡时代的商业传奇:中世纪西欧商业简史(上)

2018-02-04 22:51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 本期作者:郑三发| 专栏编辑:小拓拓

  •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从地图上看,罗马帝国给人以最直观的映像便是它的地中海特性,罗马的行政,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皆是以环绕地中海的陆地为基础向内陆发散的,对于海洋的依赖贯穿于整个罗马的历史中——最显然的例子就是,罗马作为一个内陆首都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君士坦丁堡,则兼具首都和良港的属性。

中世纪之前的罗马正处于漫长的衰落期,在短时间里使得罗马失去了对远离地中海行省的绝对掌控,在更长的时间里则缓慢地腐蚀着地中海的经济,罗马人的商业贸易活动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叙利亚商人。在泛地中海世界航行的叙利亚商船保证了东西帝国仍然维持着紧密的贸易,君士坦丁堡和小亚细亚出产染料和织物,叙利亚和埃及出产小麦,纸草和香料,西班牙,高卢和意大利则出产酒和矿物。

东西哥特王国

四世纪开始的日耳曼入侵,六世纪开始的阿拉伯征服,他们的目标相当的明确——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并在那里定居,吸收了拉丁技术和文化的边疆居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开始谋求地中海沿岸那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于族群发展的土地。

西方日耳曼人南下的最终结果是帝国西部地区的重新洗牌,罗马诸行省变成了日耳曼人诸王国,东西哥特瓜分了西班牙,阿基坦和意大利,汪达尔人席卷了北非,勃艮第人则攫取了罗讷河流域。但对于经济来说,这次大洗牌造成的影响却远不如政治上的国家解体来的巨大,日耳曼人侵略过程中虽然伴随着破坏和文明衰退,但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带有日耳曼习俗的后罗马文明,而非罗马在西方的终结。

从五世纪到八世纪,在日耳曼人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宗教和文明时,也理所应当地继承了商业,以及商业的枢纽,星罗棋布的欧洲城市。随着克洛维和他的后继者们建立的法兰克诸王国兴起,以及查士丁尼对西部的再征服,西欧的经济主体——城市——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是接近地中海的城市,它的商业发展程度越高,工匠阶级人数越多。

克洛维

同时,法兰克的内陆商业更加活跃了,罗马时期在公路、港口、桥梁等地点设置的收税关卡几乎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数量甚至有所增加。法兰克商人们热衷于食品和工具的贸易,这对于刚经历革新的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同时也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他们通过对世俗领主和教会机构的慷慨捐赠参与政治,成为国王的座上宾,这种风俗一直贯穿整个中世纪。

除此以外,法兰克诸王的货币制度完全是罗马——拜占庭式的,这有利的证明了西罗马衰落后的地中海世界仍存在紧密的联系,而在西欧,构成这一联系的枢纽便是昔日的高卢港口城市——马赛。

在墨洛温时期的记载中,马赛便是西欧世界一座繁华,热闹的港口城市。不过它的鼎盛在墨洛温王朝的最后时光,此时的马赛无疑是西欧最重要的城市,从地中海世界各地的船队在此汇集,来自凡尔登,波尔多,奥尔良等地的商队也云集至此,进行从奴隶贸易到特产进出口的一系列贸易活动,统治者也从中挣得巨额的关税。许多外国商人也定居于此,其中以犹太人和叙利亚人最多。

马赛的衰落和整个古典地中海经济的衰落几乎是平行的。

这种衰落的起点是七世纪中叶的穆斯林征服,这场规模空前,成果也空前的对外入侵,可能就是先知本人也是始料未及的,甚至征服者自身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从633年征讨波斯到之后的整整一个世纪,阿拉伯军队摧枯拉朽地占领了波斯,叙利亚,埃及,北非,西班牙,西西里等环地中海的领土,也碾碎了古典地中海世界的贸易秩序。

伍麦叶时期的叙利亚壁画,显示了被征服后的统治

随着叙利亚和埃及被征服,广泛活动于地中海世界的叙利亚商人也消失了,对西欧的纸草和染料出口受到限制,到七世纪中叶则完全终止了,这场“经济制裁”最终的结果是:在677年,墨洛温王朝官方停止使用纸草,只有民间还流通少量从西西里转购的纸草。香料则维持的长那么一点,最后一份关于马赛香料进口贸易的文件在716年;而到了加洛林时期,墨洛温时期活跃于贵族餐桌上的东方蔬菜水果也消失了。

到了九世纪,马赛所在的普罗旺斯失去了活力,成为整个法国最贫困的地区,昔日越过阿尔卑斯山前往马赛的熙攘商路如今被杂草掩埋,地中海世界的商业纽带将它遗忘了。

同活跃于地中海世界贸易的墨洛温王朝相反,加洛林王朝的经济重心内迁,陆地性政权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内部贸易也逐渐趋于停滞,西欧商业迎来了一次严重的“大萧条时期”。而这场大萧条的直接原因,却是战争而非贸易本身。

加洛林时期,临近北海的加莱和乌得勒支等地商业已经初具规模,法兰克商人从事对英格兰和丹麦的贸易已经三个多世纪了。但是,查理曼和他的后继者们在面对来自外部的敌人时显得过于地笨拙和被动——无论是面对来自西班牙的穆斯林进攻,还是面对来自海上的威胁——维京人。

维京人于八世纪崛起,他们不同于流寇和土匪,维京人对于法兰克帝国北部的劫掠和破坏,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谋略的军事行动。而相比之下,法兰克帝国的海上力量几乎不存在,维京长船沿着英吉利海峡劫掠,或由莱茵河,罗讷河,塞纳河等水域顺流而下劫掠内陆,甚至绕过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劫掠马赛和意大利。曾经活跃的海洋经济在这种进一步的打击下彻底萎缩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存的对外贸易,诸如贩奴,盐酒走私和奢侈品市场,几乎完全把持在外籍商人手中——他们中大部分是犹太人。

九世纪的西欧,交换经济已经让位于消费经济。城市衰落,而乡间市集开始兴起,各个领地形成了一个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王国,这使得封建制度得以发展,但商业和手工业则走向了低谷。

矮子丕平和查理曼的货币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段时间里的商业境况,改革废弃了金币而采用银币,这说明了财富和贸易的大幅减少。在法兰克帝国,货币流通的速度非常缓慢,而且常常出于数量不足的状况。国王为了保持货币铸造和贵金属的垄断权,不得不制定严格的铸币法律,这进一步伤害了商业贸易活动。

矮子丕平

但无论如何,加洛林王朝仍然是一个复兴的时代,旧的地中海商业体系崩溃了,而新的陆地贸易体系则在孕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和分裂割据的西欧,不可能拥有拜占庭帝国或者阿拉伯帝国那种集中而完备的商业体系,这些矛盾的集中最终导致了中世纪早期商业的衰落,但这种衰落是暂时的。

下一次,我们将谈谈中世纪盛期的西欧商业,在封建王国的崛起,东方王朝的兴衰,十字军东征,诺曼征服的时代里,商人如何一步步兴起,构建起商业共和国和贸易名城,并重建从爱尔兰到契丹的贸易纽带。


未完待续!

希望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点赞、收藏、资瓷一下哦!喵!






【史图馆】骑士与城堡时代的商业传奇:中世纪西欧商业简史(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