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京吹作为我最喜欢的动漫之一在各方面真是很贴合我的口味。
客观来说,京吹的开篇比起它的后续展开来说无疑是较为劝退和枯燥的。平平无奇的高中开始,社团活动,组成主角小团体,对于吹奏乐训练的描绘,看起来并不是主线的感情线,这一切让京吹变得很难界定,它不是如轻音一样的校园萌豚日常,不是主打音乐创作的音乐番,不是校园恋爱的狗粮番,它的内容主体是吹奏部的社团活动又不仅仅是社团活动,它的主角是久美子但故事又不仅仅是围绕着久美子展开。
即使我后来十分欣赏京吹的故事布局,人物设定以及种种,但我不得不说京吹的开局确实是不那么吸引人的,但京都高质量的作画以及OP中炫技一般的旋转镜头让我觉得这样质量的番剧值得继续看下去,也由此我成为了一个京吹。
以下,我列出我最京吹喜欢的几点作为长评的主要内容。
第一,感情的铺垫与煽动。作为一部社团活动为吹奏的半音乐番,它怎么能这么燃!我认为这就是京都动画的高超之处。首先,无论是第一季还是第二季,京吹的日常不是简单的日常,它将吹奏渗透到了主角生活的角角落落。这种对于一项兴趣爱好所倾注的感情既有日常的渗透(如对于吹奏部日常的训练展示),又有间断性的小爆发点(久美子桥上的呼喊,丽奈对于独奏的执着,比赛前紧张的集训)。这样松弛有度的情感表现让我作为观众也仿佛一起随着人物们经历他们的一切,直至最后比赛。其次,比赛时分镜,人物动作,乐器表现将积压了一季的社员们对于金奖渴望彻底表现了出来,这也是动画化的魅力所在,一场吹奏乐演出,通过视角的切换让它有了奋斗与努力的力度和比赛的激烈感。(这点在运动番中其实更容易表现,吹奏乐也能让人如此热血澎湃确实是京都的功劳)。
第二,具体人物与人物群像的刻画。我想看完这部番(最好是两季和剧场版全部都看过)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吹奏部中每个人不同的魅力,不管是主角团,还是三香与南中四姬,甚至是路人秀一(惨)早早退部的葵,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特定集回去介绍的人且不论,每个人的故事都体现着他们各自的人生态度。有一点很令人感动,葵作为一个选择学业而退部的角色,本来已经与主线毫无关系,但她仍旧会不时地出现。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层面好像有点高了?),即使葵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那也是有意义的,那也是一个角色的选择,选择学业为重和选择吹奏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所以葵才没有被彻底抛在故事外。我想正是因为创作者对于每个角色都有足够的尊重,才能驾驭好京吹这种群像剧。
第三,百合实在太香了。久美子与丽奈的关系简直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这种介于朋友和姬友之间的暧昧被处理得非常有尺度,属实是我看过的番中最令人舒适的关系存在形式。
第四,一些小小的现实的探讨。京吹中对于校园生活种种现象的展现,还有对于努力的探讨,等等等等,虽不至于足够深刻,但无疑是传递了正能量,同时也让情节有了冲突与波折。
姑且想到这么一点,京吹可以表扬的点实在很多,最应该提的一句:它给我展示了一种理想的青春校园生活,有喜有悲,有努力有失落,有成功有挫折,有同伴,有师长,有竞争有合作,综合其所有的,便是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
正如它的题目:吹响吧,上低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