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球幕影院到沉浸式体验,揭秘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七大多媒体展项

2023-04-03 14:36 作者:czj_xy1261  | 我要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推广自然资源科普知识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展览中,环幕影院、沉浸式体验等大量多媒体展项设计汇集于此,成为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独具特色的展示内容和表现手段。展馆通过这些量身定制的多媒体形式既丰富了观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同时也强化了其对科普知识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运用,进而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巴蜀湖演变


你能想象吗?古生代时期,重庆所在的地域还处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到了距今2.27亿年的中三叠世末期,由于印支造山运动使得四川盆地四周的山脉等抬升,海水向西退去。四川盆地内部被湖水占据,形成了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的湖泊,称其为巴蜀湖。

巴蜀湖演变投影展项位于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的地质演化展厅,表现的是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时期巴蜀湖的形成和演变。影片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将这一演变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令观众在震撼之余又充满了遐想。

                                           地下一万米球幕影院

接下来走进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的明星展项——球幕影院。整个影院直径8米,拱高3.1米,蓝色半球状造型和网格线条,在灯光的照耀下十分炫目。

观众通过长达7分钟的超清绚丽影像,以第一视角深入重庆地下一万米,亲身体验重庆8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

影片从重庆地理坐标切入重庆地下进入地层隧道,按照地层由上至下来探寻各时期地层主要代表化石,然后从化石延伸至化石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地质成因。


尤其是海洋世界和恐龙时代,场景最为壮观。最后利用青白口系江面衔接现代江底,并以朝天门地标结尾完成整个神秘的探索旅行。

                                                   生命长卷

在生命演化展厅序厅的中心区域,设计团队设置了圆弧形LED显示屏,其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屏幕内播放的高清三维影片,生动展示了生命演化的精彩历史画卷,并引导观众进入更加精彩的展示世界。

动画内容以生命演化时代为构思依据,选择各时代的代表性物种,从气氛上给观众以代入感,促使其建立起对生命演化的宏观认知。

                                                            恐龙主题互动

观众通过恐龙主题触摸屏互动查询,可以了解到恐龙的分类、鸟臀目恐龙和蜥臀目恐龙的分支等信息。

在蜥臀目与鸟臀目恐龙中,观众还可以任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出土恐龙做骨架复原游戏,一览复原后的恐龙动态影像。

                                                恐龙飞上蓝天

恐龙在1.6亿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有一支种系在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中,逐渐演变成了可以飞行的有羽恐龙,这一过程也成为观众竞相了解的内容。

设计团队基于中国出土发现的带羽毛恐龙化石及其研究成果,结合各时期的带羽毛恐龙特征和羽毛演化阶段,通过三维动画《恐龙飞上蓝天》,向观众描绘了约1.2亿年前大量带羽毛恐龙和早期鸟类的生活及演化状态。

画面以时间为轴线,以固定场景选取各阶段代表性带羽毛恐龙和古鸟类,美轮美奂地展现了恐龙飞上蓝天的古生物面貌。

                                                             巴氏大熊猫

巴氏大熊猫是大熊猫家族中体型最大的类型,身长接近2米。其头骨粗短、四肢强健,保留着食肉祖先的尖利脚爪和凶猛习性。

由于它们生活在距今数十万年前的时期,其化石十分稀有珍贵。目前全球仅发现了四具,而馆内本次便展出了两具。

为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巴氏大熊猫,设计团队倾心制作了《巴氏大熊猫》三维动画。

画面制作流畅细腻、场景设计生动有趣,驻足观看的观众无不满怀对远古动物的热切关注和求知愿望。

                                           生态保护沉浸式体验

生态保护沉浸式互动展厅,是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的又一亮点。整个展厅墙高3.1米,面积3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20人一起进行体验。

其采用6台投影机投射画面+拍墙感应互动,以及3台投影在地面做拼接+雷达感应互动,辅以三维动画、拍墙互动和手机填色,充分营造出一个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

为使交互效果更加立体、逼真,设计团队制作了大量植物、动物和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的场景,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以线下展厅与线上小程序互动联系。

设计团队选取重庆极富特色的山林、草甸、梯田、矿山四个场景,以及本土代表性生物物种并进行艺术化加工处理,全力打造重庆神奇自然的空间氛围。



在这些场景中设计有各种珍稀物种,观众可通过对画面进行拍击等动作使对应的动、植物作出互动回应。

展厅还设计有手机填色游戏,观众可通过扫描互动程序二维码来进行操作,在手机模型填涂颜色給动物换装,了解数十种动物的科普知识。

观众也可以将换装后的牛、羊、鱼等动物形象甩屏到现场投影画面中,以观看动物换装后精彩的表演影像。







 


从球幕影院到沉浸式体验,揭秘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七大多媒体展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