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TP的恋爱日记②
不是很困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呢?想你吧。 挂完电话准备准备睡觉,想想明天做什么,想想明天几点起,想着想着觉得自己该睡觉的时候,发现不太困,就想起你。 刚刚突然想到朱生豪,乐。我想只要活得够久,我也和他一样,能写出许多nen死吧nen的烧话来。 给你。 哈哈哈哈哈哈! 每天,有空的时候,就写一点点。 我想或许是这份新鲜感,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会很激发我写些什么的想法。诉诸纸上。况且,我在一开始就有这么充裕的时间去探索这个新鲜事物,当然要好好挥霍一番,多做些什么。多观察些,多想些。我的小脑瓜子虽然不够那些死鬼哲学家们使用得久,但构造大差不差,出名的哲学家大多都再也没有机会使用他们的脑子了,在世的哲学家我又认不得几个——没死是不会太太太太出名的,出名到好多好多人记住、好多好多小孩写作文引用、好多好多地方挂着写有他们的语录的牌匾的时候,那基本都……我还有这么多时间,我可得好好挥霍一番,尽情思考。恰好最近你的到来是一个新的大事件,我有太多太多可看可想可说可写的新东西了!太好了!对于一个爱思考/爱胡思乱想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给她一个新新的她未涉及的领域探索更有意思的呢?我是想不到啦! 也不说新鲜感消失,就是当你成为我的习惯,像呼吸喝水吃饭一样自然,我还是会想你。 我喜欢许多人事物,但你最特别。因为你在我的未来里,我确定我走到哪都会想要带上你。所以我的想法会慢慢地逐渐的,全部告诉你(吧) 我去哪都想带上你,但现实中并不可能次次成行。是故这又有一个可以探讨的地方: “会因为这次不能同行而遗憾吗?” 我不太会,或许偶尔真的很想要你accompany with me,这时候也会遗憾,也说不一定。 因为我知道,在我不可及的地方,你在进行你的人生旅程,你行走所见的风景,转述与我,以你的表达,以我的想象,那便算是我也见识过了——诚然我未必懂具体的事情和流程,但我会问你,你的感觉?你发现的规律?你的经验? 我十分乐意听你讲,我不在的时候,你周围发生的故事。现在是,未来也是。我真的很喜欢听故事,也喜欢在听别人讲故事的时候插嘴,似乎不是什么好习惯,但是无所谓,跟你聊天这些习惯没啥好改的。除非我的习惯让你不舒服,但这些你都可以和我说.大不了打一架嘛,then reach a compromise. 噢,以我惯常的做法,我一般强势地说服别人接受我的逻辑。而因为我自身的局限性永远客观存在,所以我的逻辑不会总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优解。这时候倘若你觉得你有一个当下的最优解,请务必告知或说服我。别什么事情都随着我,我想,我这种吗喽,别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怕是会上天。 主要是我懒,你随着我,就意味着我要形成一个方案,说给你听,在前面开路带路,我想偷懒!我超喜欢不带脑子地跟着人走的,你已经知道啦!而且以我超高的执行力,你给几个方向,我凭着直觉选个喜欢的,接着就是我带着你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终点——看你喜好,你想慢慢走看沿途的风景也可以,但我得保证我们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你说不到达也没事,你的目的是“看风景乱逛”,那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我会尝试坚持原来的方案,会先到目的地,做完你的/我们的原定计划里要做的事,再用裕余的时间去漫无目的地做别的——或者奔向下一站。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怎样你都会有收获的。不管多还是少,不许贪心!你就说有没有收获吧! 如此强硬的口吻如此蛮横的态度,我是说,如果你此前不曾见识过,那你可得好好习惯。我可固执得很。但我确实又是接受能力很强的人,这不矛盾。因为我一旦接受认可了一件新事物,那就不轻易更改想法地去执行。贯彻落实,倒可以酱紫打打官腔——这叫 贯 彻 落 实。朝令夕改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的次数不会太多,我不会把话说死,因为有时朝令夕改无可避免,一定会发生的。固执执行一段时间后,倘若我听闻了更好的观点,我认可接受了,那就换条路接着一直闷头走。这样的好坏我暂时说不出来,但是变通我其实也是会的,只是懒,常觉得都能到达目的地,我的路子未必效率低,何必改来改去重新适应,懒。 不过咱们坚持的观念大部分并不对冲,并没有到一定要打一架谈个折中妥协的办法的地步,这可太好了,我省去了许多辩论争执的力气。 我喜欢以i人自居,不是因为我e不起来,而是我常觉得这些我懂的道理别人仔细观察也“应该懂”,说白了就是我对别人的要求非常之高。我又常常懒得和人解释——多说无益,让这人切切实实地亲身体验一次比谁说比什么经验都直接了当得多。我何必费力气讲一遍。麻烦得很。倘若我给个油盐不进的东西讲话,讲完了发现这人压根没听,讲完了发现这人听不懂也不肯接受,那我只觉得我在浪费时间。无缘无故的阁下为何要害我性命,哈哈哈哈哈哈。 当然,对不太熟的人是这样,对朋友是不一样的。我总是很乐意帮助朋友们的,只要他们需要,那我就在。问什么我答什么,不知道我就说不知道。听不懂不要紧,我不会觉得浪费了时间,我只会告诉他们,这是我的观察我的经历,我得出的经验,未必具有普适性,而你们未来自己经历一遍,形成自己的经验,再加上我已经给你分享过我的看法,你们会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的。不循规蹈矩不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有自己的灵活的处理方法,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所说的,只能为你们提供一个参考罢了。我很乐意为朋友们提供参考。 人之相处忌讳交浅言深。至少我忌讳这个。不算什么朋友的话,我不乐意浪费我的时间。君心我心不相知,我断然不敢说什么掏心窝子的肺腑之言的。我会隐瞒。 15分钟500字,我的写作速度可快!因为这是无拘无束的随笔,倘若不加思考,不斟酌着措辞,我只会更快。 但斟酌措辞是我的习惯,我总想很贴切地描述映射在我的主观意识里的客观世界。我想还原给你看我眼里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物着我之色彩,能理解几分就是读者的事。况且好的读者,我觉得,能读出我的潜在的,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东西。 我在备忘录里写东西常常倒回去在合适的地方加上补充,或者又加上许多要说的话,所以前面说的十五分钟五百字是我距离开写的时候写下的,后来写完这些又倒回前面接着写。 写随笔可太舒服了。但这又不是日记。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下贱。这下贱并非出于我口,姜文说的,他没素质得很。而我认同了这句话,我也没素质得很。只不过他始作俑者,乐,有事请骂他,他不说出这样让我喜欢的话,我也引用不了,是吧。 怎么又写了这么多废话。但我得说,你肯定爱看,你不爱看你肯定就不会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对除了你以外的所有人,这些废话他们看不看的我无所谓,他们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我无所谓。我只是把话写在这了,要看的人自己看,不要看的人就不看,就这么简单。不喜欢我的方法论的人,的朋友,没必要强逼着自己看这些你不喜欢的言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不管什么原因,你还要我这个朋友,却不认同我的大部分观点的话,也无伤大雅。我尊重我的朋友,你们怎么想是你们的自由,我不认可你的观点我会说,你不认可我的观点你也可以说,但这又不是吵架——我们只是简单地点出了我们之间的不同罢了。 至于朋友关系,怎么让感情升温,怎么慢慢升级呢?俩字儿以蔽之,磨合。磨合就是这样的画面:第一先找出合不来的不平的地方,第二磨,第三平了。这就需要我们双方费些口舌,找一个双方都接受的平衡点,我们不要抢占、挤在跷跷板中间的支点位置,来谋求一个很紧张、很脆弱、容错率很低、很不宽容的平衡,我们来各自退一些,走到跷跷板支点两边的力臂上,在波动中找一个动态平衡——这是一个范围,而不仅仅是一个很绝对的很单一的值,区间大了就有可调整、可回旋、可喘息的余地。 舒服很多,不是吗 等下,我本意是只给你一个人写的废话,怎么又忍不住在随笔里,诚恳地对话我脑海中想象的各种各样的“他人”。 我是喜欢对话的,我写东西的时候总是分裂成好几个人对话的。但并不剑拔弩张,大家都挺有素质的,自己安静思考自己的,只是偶尔这几个人里有一个人的想法像是加了高光一样太过亮眼,那这个人的话就被我这个会议记录者记录下来,与会者又对此发表一些见解和看法,嘱余记之,而我这个记录者也是与会者,记录的时候还添几笔自己的看法。嘿嘿。 我喜欢自己和自己对话,我太喜欢这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但有时候又觉得无趣——与会者都是自己,想法全部洞悉,便少了些外部的不同的声音,再怎么模拟也是一个人发出来的声音。 但现在你也获准加入进来,而你的到来,让我自己的头脑里无数的与会者开心坏了——终于不用和这些知根知底的自己们对话了,来了个新人耶!这可是你的殊荣,这样的小会议每天不知道开多少个,不需要你全部参加,重要会议要召开的时候,我们全体自己代表会统一意见向您发出会议邀请的,乐。 但是,又一个但是,我又新写的这些废话你肯定也爱看。就凭你连那个什么,那天你说你看的东野圭吾写的很烂的那本小说你都看得下去,我这样的废话你肯定不止看得下去,还爱看。 我说的,反正你就是爱看。哈哈哈哈哈哈! 倒回去看了看第一段,想起昨天你说的你在思考自己要不要改改你的内敛什么的。我不懂,你舒服就好,很多东西时间到了,你习惯了,就很自然了。像我,假设几天前你说想要我写点什么nen死吧nen的东西给你,我只会把你这个土狗扔了。我也三棍子憋不出来一点nen东西。可是现在我看看第一段,他妈的,nen死吧nen。哈哈哈哈哈哈哈!因着你的特殊,我想,我深思,我觉得我会说出来,我该说出来,我能够说出来的时候,我自然就说出来了。说不出来就写出来。写着写着也能说了。 说不出来就想办法让我感觉到。我并不迟钝,一个理解接受能力强的人不会迟钝——她需要感受,感受后去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常感受常受伤。小伤习惯了而已,不会受重伤。而刻意地钝化,不那么敏感,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无所谓,你自在就行。感受不到的时候我唯你是问,小样,压力不死你,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睡了,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