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邦:你也可以很厉害、很成功,只是缺了一点耐心……
很多变化,在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之间都很难察觉到,但当时间拉长到半年,一年再去做对比,那就非常明显了。
比如我女儿的身高,不量不知道,一量这半年又长高了几厘米,已经快到我肩膀了。
这就像一棵树,今天你看不到昨天的成长,但它的确有成长,只是成长太微小,看不出而已。
但一年之后,一定比现在更高更大。
01
这很像我们练习一门技能,无论是亮化设计,还是写作,只要长期做,持续做,做得足够久,就一定能掌握并精通。
而真正精通一门技能,按二八定律,水平能进入行业前20%,一般都不会混得太差。
在亮化行业,和我同时起步,和我一样做了十多年的,只要不是自己作死的,可以说个个都混得不错。
有的自己开设计公司,接文旅灯光项目接得手软;有的搞照明平台搞得风声水起;也有还在为集团公司打工的,但人家干了十多年,早就是领导岗位,积累的资源早就可以让他不用靠工资吃饭了。
02
现在的写作,我也坚信成长过程也是如此。
写作我已经日更42篇了,个人感觉,比前面二三十篇写得更艰难。
为什么呢?因为脑子里积累的那些感触与知识已经写完了,现在没得写,那就是逼着自己写,哄着自己写,怎么也得写一篇。
当然这是表象,实际上我知道自己在进步,因为我感受到在写作上的认知颗粒度越来越细了。
比如昨天写的《深圳某设计大院总工跳楼:设计师一定不要“作茧自缚”……》这一篇。
我是看到了“某设计大院总工跳楼”这个新闻,怎么写,以前肯定是懵逼的。
但这次我找到了三个切入角度,一个是设计师的工作与生存现状,一个是设计师的健康透支与收入矛盾,一个是普通设计师如何避免陷入这位总工的困境中。
我选择了第三个角度,反响不错,到现在公众号已经有6万+的阅读量,这就是进步。
03
理论上来讲,做一件事,学一个技能,只要每天都有一点微小进步,持续做,做得足够久,那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很厉害。
可能一年两年没效果,但三年五年一定有成效。
就像一棵树,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但所有的树一定比三五年前更粗壮更高大。
只是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讲,注定不可能每个人都非常厉害。
有的人永远都在观望:
这个我遇到很多个,两三年前就加了我好友,就在咨询我的亮化设计系列课程的,到现在还是在问,说如果买了会怎样怎样,说自己这个电脑配置可能不行……
有的人缺乏耐心:
就是在这个行业做了一段时间,短的一两个月,长的一两年,感觉挺难,赚不到钱,就放弃了。
我觉得亮化设计这块至少要沉淀三到五年,积累设计经验的同时,弄清了里面的道道和一些潜规则,那时候才开始真正赚钱,至少我是这样。
有的人会被别的机会带跑偏:
趋易避难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件事不用很费力,至少是看上去不用那么费力,就能比现在的这个行业,打磨的这个技能更快地赚到钱,更好地享受生活,那么很多人就会愿意丢下所有去追随。
但大部分情况下是被带跑偏的,只有脚踏进去之后,才知道这个行业也没有那么容易成功,甚至还不如前行业的发展好……
总之,这是一个缺乏耐心的时代,我们都希望用肉眼可见的方式看到自己的成长,今天的付出,明天就有正反馈,那当然是让人无比激动的。
但如果咱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昨天比前天长高了一厘米,今天又比昨天长高了一厘米,那是不是有点恐怖,不符合自然规律呀!
所以啊,别那么着急,每天能成长一点点就行。你也可以变得很厉害、很成功,只是缺了一点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