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县城的交通意识

2021-07-03 18:24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在美国,大家开车不会随便鸣笛,这被视为粗鲁的挑衅行为,和骂人一样。笔者能忍受恶劣的环境,但遇到鸣笛噪音,会立马火冒三丈。国人似乎非常享受此种噪音愉悦。特别在家乡,鸣笛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行为,更像是特权性的显示。一人开着车,别人碰不到,也忍不住按两下,似乎要告诉全世界我终于有了车,有了制造噪音的权利。


一次笔者过路口,红灯还剩几秒,后车喇叭就响个不停,示意我快走。我瞪了他一眼,司机探出头来,看我五大三粗,又把头缩了回去。


在国外十字路口,如果没有红绿灯,车辆先停下,然后先到者先行。在家乡,则是有胆者冲,怂者停。


有天回家,一位父亲骑车带着孩子横穿马路,差点撞上,我很生气,说你注意点,那位父亲也很生气:“你怎么不注意?”


一位老妇,在街这边谝完闲话,头一拧就往另一边冲。笔者当时离她有十米,冲她喊了一嗓,才把她定住。


一回骑电动车带外甥女,迎面驶来一辆拖拉机,赫然在非机动车道逆行,开车老汉脸上写满:“有种你就撞上来”,幸好当时机动车道没有行车,慌忙拐过去,惊出一身冷汗。


在小县城过马路时,遵守法规并不够,你还要观察直行的电动车,直行突然左右拐的电动车,逆行的电动车,红灯方向冲来的电动车。


笔者觉得骑电动车,后边带一人已经十分危险,拐弯,加速,刹车,都有难以控制的惯性,遇紧急情况一定出事。不少妇女后边带一个孩子,脚踏板上再站一个孩子,在街上横穿,更有甚者左右不看,直接拐弯。即使不在乎自己的安全,也不为孩子的安全考虑吗?纸壳般的电动车,发生碰撞,不怕把孩子压成肉饼吗?


大多数轿车也没有儿童座椅,孩子在车里随意玩耍,笔者不敢想象一个急刹车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笔者脑海中最大的疑问是:人们真的没有交通意识吗?最后想通了:确实没有。小县城只修起来几座红绿灯,并不能改变大家心里车马横穿的印象。在这里,流血者一定会讨到赔偿,不管他有没有违反交通法规。


前几天菜市场,一位妇女带着孩子骑电动车横穿,头也被撞掉了。可能只有不停地流血,不断地头颅横飞,人们才会慢慢树立起交通意识吧。


小县城的交通意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