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成功之路,卖掉企业做慈善,还是正能量的典范
穷小子卡内基是怎么成为闻名世界的钢铁大王,1846年的欧洲爆发大饥荒,卡内基一家在苏格兰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就举家迁往美国投奔两位姨妈,希望能在美国获得就业机会生存下去。卡内基10岁就被送去纱厂里打工,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为家里分忧。

卡内基天生就不是安分的主,总想出人头地往上层爬,而当时美国社会也为他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工厂的工作又脏又累,钱又少。当时,电报刚刚兴起,送电报的工作相对自由,可以在外面跑,不像在工厂干活,十几个小时不能乱跑。于是卡内基就从工厂跳槽去送电报,一般的小孩送电报就是送电报,卡内基送电报的时候注意看别人怎么发电报,学习发电报。因为发电报在当时是高大上的工作,卡内基很快就学会了。

卡内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要想进步就要多读书。因为当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卡内基又上不起学,也没时间上学,因为他还要工作赚钱。正好当时有个好心的退役上校家里有点书,愿意借给他看,就这样卡内基学会了读书认字。后来卡内基因为年轻、识字、会发电报,被铁路局长看中。跟着局长,卡内基又学习了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在领导身边办事很容易就得到了提拔。一般一个时候,大多数人对这样稳定的不错的工作,都会安于现状。但年轻的卡内基并不愿意在体制内走完别人安排好的路,他有自己的野望,想跳出去自己创业。在积攒了人脉、经验和阅历后,卡内基开始寻找机会跳出去。

西进运动大修铁路,卡内基看到铁路最需求的就是钢铁,而正好当时美国有了新的冶炼技术,卡内基果断花了30万美元买断专利。买了专利后,他辞掉稳定的工作去创业。在体制内混了10年后,30岁的卡内基开始创业。依靠美国铁路大发展的机会,卡内基从上游的采矿,到煤焦、炼钢,再到钢材的销售,建立了大型的垄断公司。他用了15年的时间,把卡内基钢铁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到1898年前后,他一个公司生产的钢铁甚至超过了整个英国的钢铁产量。1900年,65岁的卡内基退休。

退休前,卡内基就固定地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做慈善和公益。卡内基退休后,把整个企业都卖掉了,然后拿出所有的钱来做慈善。他用了20年捐出了3.3亿美元,直到他84岁去世。
他做慈善连公司都卖了,那跟着他一起创业打天下的人怎么办呢,这你不用担心,他早就安排好了。他拿了一大笔钱设立基金会,保障了这些人的生活。第一期就拿出了500万美元,就算放到现在也是了不得的一大笔钱。

卡内基自己爱学习,小时候想看书就没有图书馆。所以他做慈善最有特色的,就是捐图书馆,在十几年时间里,他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捐图书馆。他在全球共捐了3500多个公共图书馆,希望和他一样的穷孩子能够受益。

卡内基还向洛克菲勒学习,用办企业的方式运营基金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为促进人类世界和平而努力。这说起来多少有点讽刺,他是钢铁大王,而像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支弹药、刀具等武器,都是用来杀人的,却办了个和平基金会。卡内基除了建立各种基金会,还创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就是他一手创立的,也是美国很牛的学校。

卡内基是那个时代企业家一个典型,也是成功学和正能量的表现。一个穷小子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从社会最底层到最高层的逆袭。这就是成功学的典范,没有比这更励志的了。
有了钱以后回馈社会做慈善,教会后人对财富的正确认知,他认为钱是社会积聚到他手上管理的,他要把这个钱用来做善事,满满的正能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