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谷与奥特曼:商业和艺术
出于控制成本和根据收视率调整剧情走向等因素,海外影视剧大都采用边拍边播的模式。但是有一家日本制作公司,却为了能够在中日两地同步播出,提前拍摄全集送至内地审核。
这家公司名为圆谷,以拍摄奥特曼系统的特摄片而闻名于世。支持圆谷改变拍摄模式的是中国市场近年来大幅增长的业绩:2022年二至四季度,圆谷制作的商品销售和许可证收入总计达55.42亿日元,其中日本本土14.12亿日元,同比增长25%;中国地区收入37.53亿日元,同比增长313%。
圆谷以及奥特曼系列的商业模式:通过拍摄奥特曼系列的故事以吸引观众,再通过授权商品销售来获利(这部分是主要利润来源,奥特曼的片源本身收入占比较少)。进一步简化,其实就是六个字:拍广告、卖玩具。
内容的质量和故事的讨论度,当然会影响到作品的传播范围。但玩具的销量并不与作品质量形成绑定关系,前两年以致敬两部平成佳作为出发点拍摄的新片在质量上让人大跌眼镜,但恰恰是这两年的玩具销量起飞了。
被收购之前的圆谷,在制作上投入巨资、在剧情上加强深度、在管理上缺乏条理,虽然推出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作品,却不能将自己的商业模式持续经营下去。当曾经的合作伙伴玩具大厂万代成为圆谷的第二大股东之后,新生代奥特曼故事中的形态变化更加多样、玩具展示环节也增多了,但奥特曼的故事也就此延续下来。
占据了声量、热衷于讨论剧情和细节的观众,与默默购入玩具的孩子们,对于作品的诉求是不尽相同的。并且,后者才是制作公司和授权玩具商真正的衣食父母。受众中人群的划分,可以从奥特曼和圆谷的故事上推广到许多其它的领域,包括我近年来持续关注的一个小众领域。
当某一个时刻认识到自己与出品方想要面向的受众群体不符时,就不再抱有期待。
但圆谷制作的奥特曼最新作,又开始摒弃前几年被诟病的设定,尝试讲诉一个有所不同的故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两年玩具的热卖,使得其有了一定的底气去展开新的尝试。作为一家以内容为中心的公司,商业上的成就反哺到内容制作的环节当中,这是商业模式正向循环的体现。
回到文章开头,圆谷为了中日两地能够同步播出,不惜改变了延续多年的拍摄模式。这是作为一家内容公司对于传播环节的重视,在这个内容爆炸的时代,降低内容消费的门槛,无比重要。而这一切当然离不开国内代理机构新创华的协助,尽管其在字幕翻译、国语配音等等多方面受到了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