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刚」|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朱惠刚(朱惠钢),笔名华雨,室名知足斋。当代实力派职业画家。1964年4月生于江苏常熟谢桥韩家桥堍。1985年拜上海著名书画篆刻家赵林先生为师,收为入室弟子。自幼性喜翰墨丹青,擅书画、工篆刻、亦攻诗文。临习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名家名作,得于家乡文化底蕴的深厚,耳闻目睹,书画印艺大有长进。近年来主攻现代水墨山水,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皆入画,尤擅黄山、泰山、崂山、太行山、长江三峡的山山水水,经过多年的游历名山大川和写生与创作实践,去探索钻研,把江南山水朦胧细腻的个性渗入融合北派粗犷大气的风格,形成自己特有的笔墨语言和独特个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自家面貌。其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书画大赛入选、入集并获奖。其作品被吉林省图书馆、中国红军纪念馆、台湾社教馆、第二届农运会、常熟虞山派篆刻艺术馆、天津时代记忆馆等单位收藏,有作品刻石于碑林,央视书画频道、天津电视台曾作艺术介绍。2020年9月应邀参与天津时代记忆馆绘制三长《长城-长江-长征》百米长卷的集体创作,并在百米长卷《万里长江图》中担任主笔,有出版《朱惠刚画集》。
现为南京南唐书院创作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东吴印社社员、虞山印社社员、苏州市甲骨文学会会员、常州大林书画院常务理事、无锡太湖慈善书画院特聘画家,景天名家书画院特聘画家、北京博雅荟萃签约画家,《景天艺术》杂志编委,南昌市文港镇中心小学艺术顾问兼校外辅导员。
【作品鉴赏】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
——记著名山水画家朱惠刚
作者:史岳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要提起书画之乡常熟谢桥的山水画家,首推的就是朱惠刚。这样一个植根江南大地,汲取自然界灵气,默默耕耘,悟道得法,厚积薄发的山水画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近日,受邀专访了享有谢桥书画三剑客之一美誉的著名山水画家——朱惠刚。朱惠刚,出生于1964年4月,笔名华雨,室名知足斋。
踏进知足斋,主人——一个憨厚而又不失儒雅的江南汉子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就是朱惠刚,给人的印象是不善言辞但又风趣幽默、浑身透出充满自信的笃定。室内空调带来的凉意和室外的高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环顾室内四壁,满是画家的作品,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落座品茗,在交谈中拉开了这次采访的序幕。

朱惠刚自幼聪慧,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表演出书画方面的灵性天赋。从小他就特别善于观察模仿,哪个老师的字或者画漂亮,就反复临摹,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那个时候小学是五年制,初中和高中是二年制。读到初中的时候,他的作文本就常常被老师收藏,老师不但喜爱他写的作文,更对他一手漂亮的好字爱不释手。

高中毕业以后,他成了令人眼羡的谢桥供销社的职工,(要知道当时谢桥供销社的待遇在常熟数一数二)但是,舞文弄墨的爱好他一直保持着。那时候条件艰苦,买不起好的笔墨纸砚。他到单位讨来报纸,一下班他就照着《中学生字帖》在报纸上反复临,对着各种找得到的画摹,他的这股劲头被常熟城里的一个老画家知悉,看了他临摹的作业,老画家就向他推荐去上海拜师学艺。于是,在1985年他拜上海著名书画篆刻家赵林先生为师,收为入室弟子,从此开启了他翰墨丹青的精彩人生。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朱惠刚遍临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名家名作,得益于书画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润物无声,耳闻目睹,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他还曾得到上海名师应野平、韩天衡,杭州朱颖人、刘江、姜东舒、苏州张寒月诸师的指导和教诲,书画印艺大有长进。

朱惠刚擅书画、工篆刻、亦攻诗文。近年来他主攻现代水墨山水,大好河山皆入画,尤擅描绘黄山、张家界、太行山、三峡的山山水水。经过多年名山大川的游历,不断地写生、钻研、探索创作和实践,把江南山水朦胧细腻的个性渗入融合北派粗犷大气的风格,如《松壑鸣泉》、《峡江帆影》、《江山如此多娇》、《雨后溪山》、《秋山叠翠》等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笔墨语言和独特个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惠刚的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书画大赛入选、入集并获奖。其作品被吉林省图书馆、中国红军纪念馆、台湾社教馆、第二届农运会、常熟虞山派篆刻艺术馆、天津时代记忆馆等单位收藏,有作品刻石于碑林,央视书画频道、天津电视台曾作艺术介绍。

2020年4月,朱惠刚的作品以雄厚的实力,荣登中国《景天艺术》双月刊杂志第80期,并通过景天文化艺术公众号、中国景天文化艺术网站,向全国及部分国家华侨立体宣传辐射,2020年底,朱惠刚还被评为全国实力派书画家35位年度人物之一。

2020年9月,天津时代记忆馆,在中国美协和天津市文联的指导下,在全国海选画家,绘制“三长”(即长江、长城、长征)百米长卷,展览后并永远收藏。海选画家十分严格,除首先从画家的简历和已有业绩做比较外,召集画家,现场比试,要求在几分钟内完成多少画面创作,再确定主笔画家和参与的画家组成员,朱惠刚不知多少次到长江写生,对长江那么富有,那么宽厚;那么深邃、那么高远,那么充满活力,而又那么年轻的特性了如指撑。如此,现场测试,朱惠刚得心印手,脱颖而出,组委会确定朱惠刚担任百米长卷《万里长江图》主笔。参与的这些画家来自全国各地,朱惠刚作为主笔,除主体构思,主要创作外,就是协调各方关系。朱惠刚带领画家组成员不负众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任务,这幅长卷的绘画风格以浅绛加青绿的面貌呈现,采用中国传统水墨淡彩的画法,来写意长江山水,以小写意为主,个别地方大写意,个别地方还有工笔跟界画,把这些统一到一个整体的画面中。这幅长卷,展览时,引起轰动,中国美协及天津文化艺术界主要领导现场观看,国内数十家媒体和天津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许多美术理论家以为,这幅长卷具有“为祖国山河立传” 的时代记忆现实意义,“主题明确、体量巨大、内容宏富、采集众长,充分发挥了众多画家集体合作的优势,具有艺术纪念碑的特性,其中朱惠刚发挥了主帅作用。”

在艺术道路上朱惠刚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天性本色,让自己的心灵漂移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之间,吟咏着内心无尽的云烟飘渺、虚实浓淡的水墨图景中。正如评论家说的,看朱惠刚的画作,看到了一种灵性、一种幽远、一种意蕴和一种沁人肺腑的清新气息。朱惠刚的浅绛加青绿的山水画带来的是崭新的绘画资源,带来了一种神秘和解密的同时存在、痛快淋漓的山重水复、幻化莫测的清新境界。他的画作,还富于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挥洒,水、墨、色、笔的互动,造成了画面的元气彰显、波澜突起的节奏变化,而率性的意象表现与水墨技法的娴熟常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一切,显示了朱惠刚对水墨艺术不同寻常的感受能力、认知能力、把握能力与表现能力。
接近朱恵刚,我们发现他活力四溢,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勤奋好学。他的画作力避了陈旧、僵化的复古之风;作为一种复杂、多层次的艺术构成,朱惠刚的山水画体现着浓郁的江南秀色,也体现着大自然的恩赐——生命的灵性,因此,他画出了天地间的诗意与气韵,以及它们融为一体的和谐。正因为如此,朱惠刚的山水艺术,离矫情远了,与自然、与天地更近了,充满了单纯与朴素的诗情。
朱惠刚现为南京南唐书院创作员、黄宾虹山水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协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虞山印社社员、张家界画院特聘画家、无锡太湖慈善书画院特聘画家,受聘为《景天艺术》杂志社编委,南昌文港镇中心小学艺术顾问。出版有《朱惠刚画集》。
朱惠刚是一位极具才华和艺术潜力的著名山水画家。衷心祝愿朱惠刚今后创作出更多更贴近自然、贴近现实的,专家和人民群众都赞颂,华丽完美,精彩绽放的秀美佳作。相信朱惠刚的书画人生将会更加精彩纷呈!
史岳行(原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校长)
常熟市常福街道教育科
二〇二一年八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