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
在家里玩了几天后,就到补课的时间。
这次还是三个实验班,按班级的顺序,二(1)班是文科的实验班, 班主任是我们高一的班主任。最后两个班是理科实验班。我在名单中找到自己的班级、寝室。班级是二(15)班,寝室换到111,寝室里有高一室友王X、杨S。
寝室按班级的数字来排,从上到下,读文科实验班的同学,寝室被分到顶楼,理科实验班的寝室还在底楼。高一同一寝室有3个读文科住到501。我们移好了寝室,几个人去顶楼玩,发现他们寝室高一的同学很多。具体忘了开始聊什么,后来聊到头骨的硬度,说人体中头骨的硬度就仅低于牙齿,说到这里的时候,正在挂衣服的屈C说道:“所以我看金庸小说里的‘九阴白骨掌’一掌能捏碎人的头骨,那是违背科学的,头骨这么硬……”聊到快午睡的时间,我们也就下来了。
班级里原来高一的同学也有很多,高一隔壁班的车J真的分数很高全校第二,在我们班第一。我们是按分数排名,如高一物理老师所说:“‘实验班’重新分班后,要是没分数该下去的还是要下去。普通班有分数的就要上来,你们没分数的就换下去。”班级有很多同学从普通班上来,同时高一有很多同学因为没分数分到普通班读了。
这次我们的老师是高一教其他两个实验班的老师,所以物理、化学老师不变。
排完座位就我们开始选班干部。定了班长是我们寝室的尹H后,他一句赢得了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欢迎,对他一下好感倍增—“希望班主任以后尽量减少我们的背书”,看来读理科讨厌背书的还大有人在。
一到这个班级,发现高一时不是同班的同学中有几位头发很靓。
戴J,她分着“左四六”头发亮,很质感。后脑勺圆圆的顶部很后突,后脑勺顶部的头发向后翘起,后脑勺的头发全部一律向下长,没有开叉露头皮,走路的时候头发整个头的头发都会一耸一耸。
谢X,她也分着“左四六”,后脑勺顶部的头发也向后面翘起,胖胖的左右对称,也没有开叉露头皮,发质更亮更好,丝丝的。头一动后面的头发都会随着飘起。
叶C,她也是“左四六”,后面也没有开叉露头皮,头发会亮,后脑勺顶部的头发全部向后翘起,由于头发厚,每当头侧向一侧的时候,后面的软软的头发会紧跟着倒过去。
高二的同学相比高一的同学,沉默了很多,不很活跃。寝室里也没有高一那么有活力,在学校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变得很无聊。补课被中途停掉了,说是别的学校有学生去“告发”暑期补课,所以学校里只剩高三,我们都回家去做题、放假继续。
回家看电视,发现李斌的综艺节目被换成吴宗宪的《综艺旗舰》,吴宗宪搞笑更厉害。有集节目竟然把床都拿出来,这种搞笑在以前的综艺节目还从来没有看过,很新鲜的搞笑,让我每到礼拜放假都要看他的节目。原来ZTV-5频道也早有在播很多台湾的综艺节目,有《我猜》、《超级星期天》、《食字路口》,后来又有别的综艺节目。都是在晚上10点钟才开始播,可能是太晚开始以前没去留意,自看《综艺旗舰》后,ZTV-5的综艺节目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看。
后来正式开学后,跟戴W一起聊电视节目的时候,他说自己也看了那集,夸吴宗宪的节目搞笑。班级里很多同学也喜欢看台湾的综艺节目,回到学校有时会在教室里聊,有些人喜欢台湾的综艺节目,是由于节目里常常能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出现,尤其是女生。台湾综艺节目看多了,还能叫出好多台湾艺人的名字,有些人还会在这时很火的《同一首歌》中出现。
自上高二后,学校的生活就更乏味了,高一还有寝室是一个很好的消遣的去处,原先会聊天、搞笑的“活宝”已经被分到别的实验班去了,现在在寝室里也没什么意思,沉默的人较多。
学校的生活由高一的“三点式”几乎转到现在的“两点式”,白天就教室和餐厅两点之间换,晚上多一点是回寝室。学校的生活很无聊,在教室里就和身边的人一起取外号来玩:“达摩”、“天天(天蓬)”、“小默”(黑犬)……,期待礼拜放假回家,可以看台湾的综艺节目,看完节目会让人很放松、不会压抑。
这学期我们开始有《生物》课,初中时的《自然科学》就有学过酶之类的一些简单生物知识,觉得这科目的内容相比其他科目更贴近生活,也很好玩。这次从最最基本的人体组成元素讲起,其中的微量元素锌,被描述为:锌为体内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改善味觉等作用。书上写着钙是大量元素,血钙过少会发生抽筋,但要是体内血钙过多的话会造成肌无力。
我觉得我从初三体育加试后会时不时买钙类的产品吃,直到这次暑假为止。高一和王X说泥鳅含钙量高,只要餐厅有泥鳅卖就买,因为认为想增高钙是必不可少的。已经吃了不少钙类,要是真的能吸吮的话这样早就够了,看来以后钙就不用特意再买钙类产品了,要是出现什么“肌无力”那死定了,以后就不能做俯卧撑了。上学期还断断续续有吃过些锌类的产品,按照书上的说法看来还有点用,没有选错,毕竟我们人的身体很多化学反应都要酶的参与。
在另一家买锌产品的时候,觉得老是就两种也太单调了,问他这里有没有什么别的产品。老板说:“有用来开胃的‘硫酸锌口服溶液’, 100毫升3块一瓶,买去用来开胃还蛮好。”
我看生产企业是金华迪尔,距离还挺近的,不过电视上常听到的是哈尔滨制药六厂:“怎么一天要一瓶啊?”
“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其实也没那么严格,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决定换成“硫酸锌口服溶液”,毕竟它看上去不再那么小儿科。想到的时候拿来喝,平时就扔在床头。
我们的座位是两个星期每组轮回的换,补课时正好坐在窗边的位置,下课可以看看外面的花草,有时做作业也把身体转向窗边。窗户的下边缘有条向教室里突起的窗沿,自修课看书烦了时,我就把后脑勺顶部靠在突起上面。
突然又感到那头骨在挪动,这次更加明显,是分明纯粹已经清晰地感到头骨沿着受力的方向挪动,好像被挤入另一边。上次本来想重温一下挪动却没给我机会,这次来的这么突然,这又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呢?
还在思考这个谜团的时候,放学的铃响了。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最远角的二楼,行动得迅速点,不然排队到最后就没什么菜。我们很多人会选择先经过高三教室前的楼道,然后再下楼梯,因为发现读高三的人食欲已经不再那么强烈,而且那些老师还经常会拖堂,就是放学楼道都会是空空的,想要快捷我们始终觉得此路线是最佳的。
我在下楼梯后,常常能看到高一和屈L在运动会看到的小黄毛,当时也不知道她是哪个班的,自运动会后我就再没见过她。现在看她脸上洋溢着比高一多了些幸福的笑容,在去餐厅的路上经常是成双成对的行动。老师对学生恋爱的态度是:不赞成,也不反对 。后来知道她的教室就在附近,难怪我们跑下楼的时候她经常在我们前面。
在路上还会碰到高一开始教化学的老师,她产后回来上课。在路上看到她的时候,总觉得她好像和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人有变化,但具体很难说出来到底哪里变了。
后来发现是头发好像没以前那么亮了,后面在发旋附近头发有开叉还有点露白。很多书上都有写,讲女的生产后,身体会走型,怎么现在连发型也会走型。高一还给我们上课来的,算起时间也没多长啊。唉,女的变化会这么大,真是难懂!
高一那时感觉后脑勺有点会动的时候,和黄J提过此事,他很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让他相信。现在也一样我感觉到头骨会被挪动,但很难和身边的同学直接说我遇到头骨会动的情况,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说这事。
身边很多人,经常表现出来自己极富理性,老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有新想法,通常是不管对错先讽上几句再争论一下。我怕他们笑这事无稽,干脆不说先,当作没这回事,反正也没人知道,所以选择先一个人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动?搞不好以后会知道点是为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里,想什么时候再能有会动的感受。有上面的指导思想,下课或有时自修课的时候我就把头顶在窗口突起的地方,随便手上拿本书来看或做做题目,这样做还真的能集中精神看书或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