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科普:A39乌龟/土龟

土龟重型突击坦克(英军定名为Tank, Heavy Assault, Tortoise、Tortoise heavy assault tank) 型号编为A39,是英国于二战末期所开发的超重型驱逐战车,最终并未量产。其发展目的是为突破战场上的坚固防护地区。在设计上装甲保护反而优于机动性。

类型 重型驱逐战车
原产地 英国
服役记录
使用方 英国陆军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 1944年
生产商 纳菲尔特
生产日期 1945年
制造数量 6辆
基本规格
重量 78吨
长度 10米
宽度 3.9米
高度 3.0米
操作人数 7人(车长、炮手、机枪手、装填手2人、驾驶员、副驾驶员)
装甲 178-228毫米(顶部33毫米)
主武器 QF 32磅炮(94毫米)
副武器 3 x 7.92毫米 贝莎机枪
发动机 劳斯莱斯流星发动机(Rolls-Royce Meteor)V12汽油,600匹马力
功率/重量 7.7马力/吨
悬挂 扭力杆
速度 19公里/小时(道路),6公里/小时(无铺装道路)
开发过程
1943年早期,盟军为了要对付躲于如齐格菲防线等的大型永久防护工事攻击的敌军,决定即时开发一种以防护力为首、专门作突击用途重型坦克。早期以克伦威尔坦克的衍生型奋进者坦克(Excelsior)及华伦泰坦克衍生型勇士坦克(Valiant)作设计概念。
1943年4月,英国国务卿及军需部发出开发重型突击坦克但规格含糊联合备忘录,定位为在重型防护地区使用的特别用途车辆,预定装备给英国陆军第79装甲师。英国汽车生产商纳菲尔特(Nuffield Organisation)在1943年5月至1944年2月间共设计出18个版本(AT1至AT18),每一个后续版本都比前者更为重型及大型,至1944年2月英国战争办公室决定以AT16版本为标准不经原型直接生产25辆,预定在1945年9月服役,至二战完结时只生产了6辆,其中1辆送至德国给驻莱茵河英军作测试,虽然火力强大,但因为太重不适合战场上需要的高度机动性而没有量产。
设计
土龟重型突击坦克采用固定炮塔,外型类似德国的突击炮,主炮为一门改良自QF 3.7吋防空炮的QF 32磅炮(94毫米口径),所发射的是弹体与发射药分装的分离式弹药,搭配披帽穿甲弹(APCBC)的32磅炮弹(14.5公斤),在测试时发现可在1000码击穿德军的豹式坦克。防护力亦是本车的设计重点,为了抵挡德军的88毫米炮,正面装甲厚达228毫米,炮盾装甲也作强化,另外再配同轴机枪、车头机枪及防空机枪各一门,不过78吨的重量加上只有600匹马力的汽油引擎令行走速度奇低,而且难以运送,就算能在二战完结前装备,也难以伴随友军装甲部队前进。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