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开发组(team4)的部分人员介绍(制作人/工程师/设计师/测试员/作曲家)3
前言:
请看看上期
由于个人精力实在有限,专栏内容的质量肯定不会太高,请多多见谅
纯介绍,内容很枯燥,但是我按职责进行了分类,可以单独去看某一部分
会单独标出来某些开发者的出身地/国家(仅限部分美工),如“国人画师”
每位开发者所参与开发过的游戏均只介绍一部分
发售前,每位开发者的职位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开发者:

制作人
首席制作人:
Matthew Hawley:
Hawley于2006年开始了在暴雪的职业生涯,他当时是战网的一名制作人。之后成为《自由之翼》、《暗黑破坏神3》、《巫妖王之怒》的游戏制作人。09年成为Titan项目的高级游戏制作人,为工程生产、美术和设计提供支持,同时在团队过渡时期,也临时担任了生产主管。13年6月他又转变成《守望先锋》的高级游戏制作人,为开发与发行提供了诸多支持,监督了所有游戏内容和技术的开发。16年8月,他升任为首席游戏制作人,担任开发团队领导和决策的核心成员。在加入暴雪以前,他曾经在通用电气Consumer & Industrial旗下的独立工业城“Appliance Park”工作。Matthew是《星际迷航》的超重度粉丝,也是一名科幻粉。他同样热爱迪士尼的作品。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和家人一同徒步攀登新罕布什尔州的雪山。2019年11月,他在接受完19年嘉年华QA环节的一段时间后选择了离职。


Romain Dijoux:
Romain在2004年加入暴雪,从客服做起。之后成为高级网站编辑,负责《 魔兽世界》、《星际争霸II:自由之翼》、《风暴英雄》等游戏的网站开发。2010年7月他升任为助理制作人,他负责开发Battle.net及其移动端。他一直在战网部门干到15年8月,此时他已经是首席项目经理,负责客户端。之后他成为《风暴英雄》和《星际争霸2》的高级业务运营制作人,参与各种各种区域业务战略和规划、确保全球出版、运营和开发团队密切合作等。2018年3月他来到Team4,成为《守望先锋》的高级游戏制作人。21年2月,他升任为首席游戏制作人,管理一个由12个制作人组成的团队、为游戏进行制作长期路线图、解决团队面临的挑战等。



Clive Burdon:
Clive曾在《X战警:世纪之战》、《迪士尼狮子王2:辛巴的强大冒险》等游戏里担任了设计师。担任了《小龙斯派罗:超级充能者》、《古惑狼三部曲重制版》、《光环4》、《命运2》等游戏的制作人。他也是《暗黑破坏神2:浴火重生》的执行制作人之一。21年9月,他从VV工作室转来到Team4,担任了首席制作人。

制作人:
Lee Sparks :
Lee从《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2》、《魔兽争霸3》的QA做起。之后担任了《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巫妖王之怒)、(大地的裂变)、(熊猫人之谜)的制作人。2013年3月,他短暂地在Titan项目待了几个月,之后成为了《守望先锋》的高级游戏制作人II,2019年4月他离职去了索尼圣莫尼卡工作室。

Jenny Liu:
Jenny去过索尼、谷歌等公司。09年6月她来到暴雪并担任了助理制作人,负责与中国分部合作。之后成为了首席产品经理,负责网站设计、产品活动营销、产品规划等,领导了《守望先锋2》网站的上线。21年6月,她升任为Team4的高级游戏制作人。


Kim Horn:
最开始Kim是节奏特效公司的生产协调员。08年5月她来到暴雪,担任了游戏内过场动画制作人,为《暗黑破坏神4》、《魔兽世界》、《风暴英雄》、《守望先锋》、《星际争霸2》制作过场动画。2020年06月,她来到了Team4担任了高级制作人并负责PVP部分。21年9月她升任为了高级制作人II,负责PVE部分。

Gary L. Fonville Jr.:
Gary曾担任了《掠食》、《德军总部2:新巨像》、《蜘蛛侠3》制作人以及《掠食:月崩》的高级美术制作人。也是《变形金刚:塞博坦之战》、《漫威终极联盟2》、《吉他英雄:巡演》等游戏的美术师,负责了VFX 、建模、动画等工作。18年9月来到Team4,成为高级游戏制作人I。现在担任高级内容制作人II,负责长期运营和新英雄开发等。

Vince Kudirka:
Vince曾任《漫威终极联盟》、《X战警3:官方游戏》、《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共和国英雄》的助理制作人以及 《魂之领主》的项目经理。他也是《时空之刃》的制作总监、《DC传奇》的高级制作人。21年2月他担任Team4的高级游戏制作人,负责游戏功能开发。

Whitney Day:
Whitney从QA做起,担任过《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的高级测试主管以及《星际争霸2》的助理游戏制作人。2019年10月他升任为担任Team4的高级游戏制作人,负责内容开发。

Samuel Park:
Samuel从客服做起,担任过战网的助理制作人。之后担任了《星际争霸2》、《风暴英雄》、《炉石传说》的高级游戏制作人。2020年7月,他担任了Team4的高级游戏制作人II。

Andrea Opimitti:
做战网出身的,此前他负责战网的商业部分开发。21年9月,他成为Team4的高级制作人,并负责商业部分开发。

Shu Fujita:
Shu(日本)曾去过福克斯娱乐公司、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索尼图像工作室等影视公司。作为视效协调员,他曾做过《青蜂侠》、《魔境仙踪》、《蓝精灵》、《蓝精灵2》、《超凡蜘蛛侠2》等电影/动画。14年7月他来到暴雪后成为助理制作人,负责监督过场动画开发,后升任为高级开发制作人。21年5月他担任了Team4的高级游戏制作人,负责地图制作和PVP部分。同时,他也是FPS爱好者,尤其是《守望先锋》。


Dan M.:
Dan曾在IGN、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IGDA)等地方工作过一段时间。12年来到暴雪,担任了战网的技术制作人,之后负责了《风暴英雄》的开发。18年成为Team4的高级游戏制作人II,19年8月他离职去了黑曜石工作室。

Kristoffer Barcarse:
08年5月他担任了账号与技术服务代表。12年3月成为《虫群之心》和《风暴英雄》的助理游戏制作人,18年3月升任为《风暴英雄》的首席内容制作人。19年2月他转去Team4,担任了高级游戏制作人II,负责内容部分。19年10月他离职去了GreenPark Sports。

Aaron Carter:
Carter在来暴雪前,曾当过3D美术师、市场总监等职位。11年他来到暴雪,从QA做起。16年成为Team4的助理运营制作人,之后升任为游戏制作人。19年10月他离职去了Arkane Studios。

Stella Kim:
Stella在来暴雪前,曾负责过英雄联盟联赛的运营工作。来到暴雪后,她负责了暴雪嘉年华、守望先锋联赛、守望先锋世界杯等。做完21年嘉年华的工作后,她在21年5月来到Team4,目前担任游戏制作人。


Tracy Kennedy:
Tracy曾在CloudBees(一个基于开源软件Jenkins的开发运营平台)、IdeaWeavers(一个致力于提高行业生产力的商业软件公司)等公司工作过,担任过CloudBees的产品经理。其中她负责的最著名的产品赚取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17年来到暴雪,在数据团队担任产品经理。19年9月成为Team4的游戏制作人,她现在领导着一个由设计师、美工和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致力于开发故事任务和后期游戏内容,以及创建这些内容所需的系统/工具。


Maddiy Cook:
Maddiy曾在Western All Tool Equipment工作,担任了信息系统协调员。18年来到暴雪担任了招聘协调员。19年成为《守望先锋》的品牌营销协调员。20年来到Team4,担任负责内容的助理游戏制作人,负责叙事设计/VO/音频等,目前担任游戏制作人(音频/叙事设计/VO/功能)。

Matthew Whited:
Matthew曾在EA、IGN等公司工作过,担任过项目经理。15年来到暴雪,在战网部门担任项目经理期间,负责了像是《守望先锋》的发布工作。目前担任Team4的运营制作人。

Elena Nikora:
在来暴雪前,Elena(俄罗斯)曾在俄罗斯联邦社会保险基金会担任信息通信技术部门高级专家。08年来到暴雪,负责用户服务。14年成为《星际争霸2》和《风暴英雄》的助理游戏制作人,之后负责了《星际争霸2》的合作模式、战争宝箱、合作模式平衡、天梯等内容的开发。20年2月来到Team4,担任了游戏制作人。20年11月离职去了thatgamecompany。

Nicole Gillett:
Nicole在2010年来到暴雪,担任《魔兽世界:大地的裂变》的临时测试员。她之后继续为主机版的《暗黑破坏神3》测试,后来成为《守望先锋》的测试主管。17年成为《守望先锋》的助理游戏制作人,负责内容方面。之后成为了游戏制作人,20年12月离职去了Zwift。

Natalia Leenhardt:
Natalia(俄罗斯)在09年来到暴雪,担任了俄罗斯本地化团队的本地化测试员。16年成为《守望先锋》的助理本地化制作人,负责协调开发团队和本地化团队。17年升任为游戏制作人,协调音效、VO、叙事设计、角色概念团队,负责英雄重做、运营等部分。21年6月她离职去了亚马逊工作室。

Christian Avina:
Christian在2011年来到暴雪,负责QA工作。16年成为《守望先锋》的测试主管。20年5月成为Team4的助理制作人,负责技术方面。

Spencer Pelton:
在来到暴雪前,Spencer负责过网站开发、IT等。17年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暴雪,负责项目分析。19年来到共享引擎组,担任了制作人实习生。20年5月成为经典组的助理项目经理。21年3月成为Team4的助理游戏制作人,负责工具/自动化开发。

Bri Delgado:
此前Bri是守望先锋联赛运营经理,负责产品规划。21年10月她从联赛转入Team4并担任负责游戏运营部分的助理制作人。


Kenny Hudson:
Kenny于13年进入暴雪,担任了QA分析师。17年成为《守望先锋》的测试主管。21年3月升任为《守望先锋2》的测试主管II。21年10月时他成为Team4的助理游戏制作人。


工程师
首席软件工程师:
Erin Catto:
Erin曾在水晶动力工作室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古墓丽影7:传奇》的开发。06年来到暴雪,负责了《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星际争霸2》、《风暴英雄》、《暗黑破坏神3》、《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守望先锋》、《暗黑破坏神2:浴火重生》、《暗黑破坏神4》和《守望先锋2》等游戏的开发。他也是Titan项目组的一员。他精通物理碰撞,同时,他也是一个叫Box2D的开源物理引擎的创建者(一个用于模拟2D刚体物体的C++引擎),而且自从他被收进来以后,暴雪所有游戏都开始用了多米诺物理引擎(坐标:28:06)。目前他已经去了共享引擎组,领导一个未公开的项目(跟Tomas Neumann一起工作)。

William Warnecke:
在来到暴雪前,他曾是EA的平台主管。他于2011年来到暴雪,担任了《风暴英雄》的首席程序员。目前他担任Team4的首席软件工程师,负责可靠性工程部分。在日常生活里,William也是FF14的老粉,他在5.0上线时请了一个星期假,零式开放时又请了一个星期,还表示OW团队和暴雪的许多成员都是FF14的忠实粉丝,对FF14开发组的惊人才能十分敬重。

Jesse Blomberg:
Jesse与02年来到暴雪,负责了《魔兽世界》(2004)、《燃烧的远征》、《巫妖王之怒》的编程工作。参与过《暗黑破坏神3》的一部分测试工作。他参与完Titan项目的开发工作后成为了《守望先锋》的服务器工程主管,目前担任Team4的首席服务器软件工程师。

Tomas Neumann:
Tomas在05年时去了Crytek,担任了《孤岛危机》、《孤岛危机:弹头》的高级音频程序员,之后升任为《孤岛危机2》的音频技术主管。2010年来到暴雪,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为Titan项目开发音频技术。项目取消后,他去了Team4,继续负责音频、本地化、语音等部分开发。19年他去了共享引擎组,担任了首席软件工程师I。

Patrick Doane:
Patrick于07年来到暴雪,在魔兽组担任了首席软件工程师。在《燃烧的远征》(2.4)到《熊猫人之谜》期间,他把图形引擎从DX8升级到DX11,为引擎增加了新的着色器、实时阴影等技术。之后转去了Titan项目,负责开发一个为了搭建世界的编辑器。13年又回到魔兽组,负责开发DX12以及高级着色器语言 (HLSL)等技术。之后负责开发了《暗黑破坏神4》、《魔兽世界》(德拉诺之王)(军团再临)、《暗黑破坏神2:浴火重生》的图形抽象层(GAL)以及领导开发了一个服务于暴雪未来的游戏的图形引擎,并把它用在了《守望先锋2》里。此前他是《守望先锋2》的首席软件工程师II(目前他是动视暴雪的技术研究员)。

Bruce Wilkie:
Bruce在EA期间,担任了《模拟城市:梦之都》概念设计师、《模拟人生2》的功能工程师和《模拟人生3》的技术主管。09年6月他来到暴雪,加入了Titan项目组。项目取消后他留在了Team4,担任了首席软件工程师,负责引擎和光照部分。其中,他和前高级光照美术师Fabien Christin为引擎开发了一个能让团队制作出各种天气变化的新技术,叫做“环境状态”。


首席图形工程师:
Ryan Greene:
在来暴雪前,Ryan Greene曾在Quicksilver Software担任了软件工程师(这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成立于1984年,涉及到游戏、教育软件、军事训练产品等)。05年他来到了暴雪,参与了Titan项目和《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开发。之后来到Team4,负责引擎和渲染方面,目前担任首席渲染工程师,带领一组工程师,专注于渲染部分开发(Render Features)。同时,他也参与了GDC2017和GTC2021,探讨了如何优化英特尔集成硬件的最佳方案以及如何整合NVIDIA Reflex技术。

首席功能工程师:
Ryan Chew:
Ryan Chew毕业于迪吉彭理工学院,在育碧实习期间,担任了《幽灵行动Online》(一款近未来风格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是网游)的程序员。他在12年9月来到暴雪后,担任了《炉石传说》、《虫群之心》、《夺魂之镰》的软件工程师。16年转到Team4,此前担任首席功能工程师,负责开发游戏玩法和用户界面功能,21年11月他离职去了ProbablyMonsters。

首席玩法工程师:
Daniel Razza:
Daniel在08年成为《堕落星球》的软件工程师,开发并维护了一个多线程、可扩展和分布式的Linux服务器系统。2010年6月他去CCP,成为《黑暗世界》(一款以吸血鬼为题材的MMO游戏)的软件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战斗引擎,包括了后端、更新系统和网络代码。12年又跑去神秘工作室,15年成为《星际迷航在线》的首席软件工程师,16年成为《魔法传奇》的首席软件工程师,负责了AI的行动树和Navmesh的寻路系统等。21年8月他来到暴雪,担任《守望先锋2》的首席玩法工程师。

Thomas Gawrys:
Thomas在06年5月就进入了VV工作室,先是《蜘蛛侠3》、《吉他英雄3》、《吉他英雄5》等游戏的程序员。14年1月升任为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命运2》、《小龙斯派罗:超级充能者》等游戏。18年3月又成为工程专家,领导《托尼霍克职业滑板1+2:重制版 》的工程开发。21年10月,他从VV工作室转到了暴雪,成为《守望先锋2》的首席玩法工程师,负责AI方面。

高级玩法工程师:
Josh Leyshock:
Josh在09年1月时是The Arts Institutes的教员,负责教授虚幻3引擎的知识。04年4月来到EA,成为《荣誉勋章:血战欧洲》的关卡设计师,后来升任为首席技术设计师,负责了《荣誉勋章-奇袭先锋》、《荣誉勋章之空降神兵》和《轰隆魔块》。08年9月转去《荣誉勋章》(2010)当软件工程师。2010年3月他离职后来了暴雪,担任了《暗黑破坏神3》的技术设计师,负责了战网和《自由之翼》的部分编程工作。2011年4月他进入Titan项目组,干了两年多,之后转去《魔兽世界》,逐渐升任为首席技术设计师(高级II),2020年11月他从魔兽组转到Team4,成为《守望先锋2》的高级玩法工程师。

Kanon Wood:
Kanon最开始在Bell's Amusement Park当助理经理,后来他当过安全程序员,07年他成为《第八区:偏见》的软件工程师。2010年6月他跑去Gearbox Software,成为《异形:群袭》和《无主之地1》、《无主之地2》的程序员。15年他成为Amplecti Chao(出过《60秒罢工》)的总监。18年2月,他来到暴雪,成为《守望先锋2》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AI方面。

高级引擎经理:
Somer Esat:
Somer曾去过埃维诺(一家成立于 2000 年 4 月,通过 Microsoft 平台向全球企业交付创新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公司)、澳大利亚税务局等地方工作过。13年来到暴雪,担任了《德拉诺之王》、《夺魂之镰》、《风暴英雄》的高级工程经理,负责服务技术方面。15年来到Team4,目前担任高级引擎经理。

软件工程师:
Marco Alamia:
Marco 曾担任Codemasters公司(这是英国的一家游戏厂商,成立于1986年)的高级引擎和渲染程序员,制作了《尘埃拉力赛》、《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尘埃2》、《尘埃3》,他也是《尘埃拉力赛》的意大利配音员。15年他来到暴雪,参与了《守望先锋》的开发,目前他是Team4的高级软件工程师II,负责引擎方面。

Nick Wilby :
此前Nick在Marmalade Game Studio时,用Scaleform技术为《变形金刚:伪装的机器人》(手游)提供了UI搭建方案。之后在育碧期间,担任了《看门狗:军团》、《孤岛惊魂5》项目的通才程序员,负责构筑UI、改进了多个关键技术、改进管道等。19年来到华纳游戏蒙特利尔工作室并担任了高级UI程序员,负责了《哥谭骑士》和另一款未公布游戏的开发。21年7月来到暴雪,成为Team4的高级游戏用户界面软件工程师。

Julie Anne Brame :
Julie曾在梦工厂工作了13年多,从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总监再到灯光美术师再到特效开发者/动画师,经手的项目有:《疯狂原始人》、《穿靴子的猫:萌猫三剑客》、《超级大坏蛋》、《大战外星人》、《蜜蜂总动员》、《鼠国流浪记》、《篱笆墙外》等,之后去了Gradient Effects(这是一家在全球各地都分部有工作室的特效公司),担任了特效开发者,制作了《复仇者联盟2》。15年来到暴雪,担任了游戏内过场动画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过《军团再临》、《诺娃的隐秘行动》(任务包3)、《守望先锋》、《星际争霸:重制版》的过场动画技术开发。18年来到Team4,目前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II,她在2021暴雪嘉年华Overwatch2幕后秘闻上,介绍了里约试玩版里的建筑爆炸事件是如何运作的。

David Clyde:
David曾在Big Huge Games担任高级程序员/PC系统主管,参与制作了Catan(这是一个桌上游戏)、《阿玛拉王国:惩罚》、《国家的崛起:传奇延续》等游戏。09年来到暴雪并担任了高级软件工程师II,参与了Titan项目和《守望先锋》的开发,负责了本地化支持、游戏加载等。之后留在了Team4,继续负责工具开发,在做完《守望先锋2》后,他去了Team3,担任了首席软件工程师,负责《暗黑破坏神4》的引擎和自动化的开发。

Parker Greene:
Parker曾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期间,担任了《寻梦环游记》的渲染实习生。18年时曾以实习生身份进入暴雪。19年被正式的以助理软件工程师招进Team4,目前担任Team4的软件工程师,负责图形方面。


设计师
设计经理:
Adrien Banet-Rivet:
Adrien最开始是技术支持,后去了育碧和Lucky Hammers。做过Uplay平台(设计总监)、《孤岛惊魂3》、《鹰击长空2》、《刺客信条 兄弟会》、《刺客信条:启示录》、《丁丁历险记》、《 细胞分裂:明日潘多拉》、《细胞分裂:混沌理论》、《细胞分裂:断罪》、《细胞分裂:双重间谍》等游戏。期间,他从关卡设计师,干到了首席游戏设计师/技术总监/首席关卡设计师。也在育碧蒙特利尔担任了助理总监,制作了像是《荣耀战魂》和《刺客信条:起源》这种游戏,他参与了大部分育碧早年间广受好评的产品的开发。2020年1月来到暴雪后,他成为了《守望先锋2》的设计经理,负责游戏设计/关卡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社交,目前已离职过起了退休生活。

首席游戏设计师:
Kristopher Howl:
Kristopher曾担任《彩虹六号:维加斯》和《孤岛惊魂2》的关卡设计师。之后去了Crytek,担任了《孤岛危机2》、《孤岛危机3》的高级关卡设计师。12年因Titan项目被暴雪招进去,负责系统设计。项目取消后转入《虚空之遗》和《诺娃隐秘行动》进行战役任务设计。做完《星际争霸2》后又成为了《星际:战地》(一款专注于PVP,类似于《战地》的游戏)的首席设计师。项目取消后成为了《守望先锋2》的首席设计师并负责英雄任务和遭遇战设计,20年7月他离职回了欧洲。

Brian Yu:
Brian Yu曾在香港生活了14年,之后搬去了加拿大,会说中文和英语。他曾去过水晶动力、R星、T组、索尼、EA等公司。是《恶霸鲁尼》的游戏设计师、《滑板》的助理游戏设计师II、《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的高级游戏设计师、《战神:登天之路》的高级战斗设计师、《漫威复仇者联盟》的首席设计师等。19年12月他来到了暴雪,担任了Team4的高级设计师II,前一阵成为首席设计师I,主要负责PVE部分,比如:为 PvE 游戏模式和战役模式设计和实现敌人、指导设计师与工程师合作修复和构建 AI 行为的工具和功能、指导设计师去支持任务设计师在各种任务类型和地图上的 AI需求和工作流程。同时,他也为《守望先锋》万圣节活动制作了“幽灵复仇”模式。

Matthew Goss:
Matt最开始是《模拟城市2》的对象软件工程师,之后成为《模拟城市》的首席游戏设计师,搭建了多个2D/3D的原型,包括游戏机制和控制方案等。09年成为《魔兽世界》的世界事件设计师,比如大灾变的发布活动、设计了侏儒和巨魔的引入事件等。2010年他转去了Titan项目当设计师,后成为高级游戏设计师,负责多个系统的设计。2013年他重回魔兽组,担任了首席物品设计师,协助了驻军、驻军任务、传家宝等系统开发。14年他升任为首席游戏设计师,领导奖励、任务和战争前线等系统的开发。2018年9月他成为Team4的首席游戏设计师,负责领导设计天赋系统。

Michael Heiberg :
Michael在1997年加入暴雪并担任软件工程师,负责《星际争霸》和《星际争霸:母巢之战》。之后升任为高级关卡设计师,制作了《星际争霸64》、《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他也为游戏编辑器做出了一些改进)。2002年6月,他成为《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魔兽世界》的技术游戏设计师,负责开发工具、战役任务和脚本系统等。之后他做了《燃烧的远征》、《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 《风暴英雄》和Titan项目。14年9月他成为《守望先锋》的首席游戏设计师,他负责设计PVE关卡、游戏平衡、工具设计、系统设计、脚本设置等,他也设计了最开始的半藏。

Geoff Goodman :
Geoff在2001年时担任《暗黑破坏神II:毁灭之王》的技术支持,之后成为游戏设计师参与过《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魔兽世界》的开发((魔兽经典的玛瑟里顿等副本Boss皆出自他手)。他也是Titan项目的一员。现在他是Team4的首席英雄设计师,负责新英雄设计师和游戏平衡以及PVE敌人设计等。

Scott Mercer:
Scott在1997年加入暴雪,他最初是《星际争霸:母巢之战》的关卡设计师。之后又成为《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和《冰封王座》的游戏设计师。加入魔兽组后成为了《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的首席遭遇设计师负责设计地下城、团队副本。之后参与了Titan项目的开发。现在他是Team4的首席设计师,他本人也特别喜欢看联赛。

Adam Puhl:
Adam最开始是Brady games的自由撰稿人。01年他成为《X战警:异质研究所2》的测试员和《X战警:世纪之战》的设计师。之后升任为《真人快打:少林武僧》的首席设计师。06年来到圣莫尼卡工作室,担任了《战神2》的高级战斗设计师,设计和实施了多个敌人AI,也设计了像是北海巨妖这种BOSS战。07年他升任为首席战斗设计师,负责《战神3》的开发,设计了海神波塞冬和大力神海格力斯的Boss战。2010年3月,他又升任为设计总监,负责了《战神:升天》的部分Boss战打磨工作。他主要负责一个新IP的开发工作,从战斗、对话、资源系统再到多人游戏等,都由他指导开发。到了2014年2月,圣莫尼卡工作室宣布大规模裁员,新IP也取消开发。预是他在同年6月来到暴雪,先是在Team3待了一段时间,负责了死灵法师包的设计。之后他转到Team4,设计了破坏球。目前他是《守望先锋2》的首席游戏设计师。他本人也特别喜欢玩格斗游戏,他也成功地把这个从爱好转变成了职业。



首席生态设计师:
Gavin Irby:
Gavin Irby曾任《命运2》首席战役设计师 、《命运》首席团队副本设计师 、《时空裂痕》首席内容设计师 、《荒野星球》内容设计师 、《燃烧海洋上的海盗》内容设计师,有着丰富的RPG和MMO经验。21年9月时,他成为了《守望先锋2》的首席生态设计师,主要负责PVE的敌人设计方面。

首席任务设计师:
Jonathan Sova:
Jonathan曾做过《火瀑》(游戏设计师)、《命运2》(高级游戏设计师)等游戏,有着丰富的MMORPG经验。20年2月他来到暴雪,担任《守望先锋2》的高级游戏设计师。21年7月他升任为首席任务设计师。

首席关卡设计师:
David(Dave) M. Adams:
David最开始是《Metal Arms: Glitch in the System》(一款第三人称射击游戏)的首席关卡设计师。04年来到暴雪,担任了《星际争霸:幽灵》的首席关卡设计师,负责管理一个由5个关卡设计师组成的团队,搭建单人和多人地图。06年跑去了魔兽组,制作了像是冰冠冰川、灰熊丘陵、龙骨荒野等地图。之后被抽调去了Team3,担任了《暗黑3》和《夺魂之镰》的首席关卡设计师,管理了9人的关卡设计师团队。14年来到Team4,成为高级关卡设计师,其中他负责的地图有直布罗陀。16年他升任为首席关卡设计师,他一直干到了19年7月,制作了《守望先锋》现有的大部分地图。之后离职去了篝火工作室。在5月PVP直播里所展示的地图,基本上都是由他本人和别的设计师基于他的理念来搭建的。

首席功能设计师:
Jeremy Craig:
Jeremy在08年加入暴雪,成为网站设计师,之后转去负责战网的系统设计。2011年3月他成为Titan项目的游戏设计师,项目取消后他变成《守望先锋》的高级游戏设计师I。17年3月他升任为首席游戏设计师I,同时,在18年11月他也成为首席功能设计师。期间,他参与了英雄设计、系统等开发,主导了用户界面设计与比赛节奏设计以及OWL第一赛季的队伍制服、场地视觉和舞台等。2019年8月他离职去了篝火工作室。

首席用户界面设计师:
Junho Kim:
Kim最开始是Naver Corp的设计主管(这是一家主要从事提供互联网服务的韩国公司)。2010年3月来到暴雪,成为高级网站设计师。2011年12月成为战网的高级用户界面美术师II。14年7月他担任了《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和《风暴英雄》的用户界面主管。19年1月他来到Team4,成为《守望先锋》的首席用户界面设计师。21年7月他离职去了拳头。
注:19年嘉年华采访也透露了Kim想做出一个类似于APEX的那种标记系统(新闻链接:https://weibo.com/7247835760/IfSJsan77,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f4y1G7GK?spm_id_from=333.999.0.0)。

Celeste Pang:
Celeste(香港人)曾去过Belkin International 、诺基亚 、Belkin等公司。14年7月来到暴雪后,先是负责战网的用户界面开发。19年2月她升任为《守望先锋》的用户界面设计师。21年7月她接任Junho,成为《守望先锋2》的首席用户界面设计师。

用户界面设计师:
Elaine Yang:
Elaine曾负责过《星际争霸2》、 《暗黑破坏神3》、《风暴英雄》等游戏的用户界面开发。之后担任了Team4的高级用户界面设计师。21年3月她升任为高级用户界面设计师II,短暂地干了三个月,然后离职去了拳头。

Daniel Peterson:
Daniel曾担任过《天外世界》、《永恒之柱2:死亡之火》的图形艺术家,之后负责了战网的用户界面开发。21年7月时他担任了《守望先锋2》的用户界面设计师。

任务设计师:
Will Harris:
Harris曾做过《抵抗:燃烧苍穹》、《使命召唤:战争世界》、《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游戏设计师)、《光环:致远星》(地图包)、《军团再临》/《争霸艾泽拉斯》/《暗影国度》(高级关卡设计师II)、《创世纪》(Richard Garriott’s Tabula Rasa)等游戏。之后担任了《守望先锋2》的高级任务设计师,离职前还参与过一款未公开的项目开发。

Jorge Murillo:
此前Jorge曾在NetherRealm Studios和Deep Silver Volition担任了系统设计师/高级设计师,制作过《真人快打》(手游)、《不义联盟》(手游)、《不义联盟2》(手游)和《黑道圣徒》的新作。21年11月来到暴雪,担任了高级任务设计师,负责为《守望先锋2》设计很“goodness”的PVE内容。

游戏设计师:
Michael Liaw :
Michael Liaw起初在Bioware待了12年多。起初他是一名QA人员,制作了《索尼克编年史:黑暗兄弟》、《质量效应》、《龙腾世纪:审判》、《龙腾世纪 2》、《龙腾世纪:起源》。之后升任为《龙腾世纪:宗教裁判所》的玩法设计师和《圣歌》的首席生物设计师等等。20年8月他来到暴雪后,他的第一个试手作品是赏金猎手模式。目前他是Team4的高级游戏设计师,负责玩家们即将在《守望先锋2》中遭遇的敌人。

Gavin Winter:
此前Winter曾在一家挪威的游戏开发商Funcom担任系统设计师II,这是一家以做MMO而闻名的开发商,出过《流放者柯南》、《秘密世界》、 《科南时代》及《Anarchy Online》 等游戏(腾讯也收购了这家开发商)。21年4月他来到Team4并担任系统设计师。

Josh Noh:
Josh于 2012 年加入暴雪,担任《魔兽世界》的 QA 分析师,研究战斗和突袭内容。2013年转到了《守望先锋》并负责测试命中机制和英雄技能机制,他也是《守望先锋》500强之一。2018年5月他成为了助理游戏设计师并负责PVP部分。目前担任游戏设计师。

Richard Washburn:
起初Richard在《乐高摇滚乐团》中担任QA测试员。2010年7月,他同样地在《上古卷轴5:天际》里担任QA测试员。2011年9月,他来到暴雪,担任了QA分析师II,负责测试战网功能、《暗黑破坏神3》、《虚空之遗》、《诺娃的隐秘行动》和《风暴英雄》等。16年4月他转入Team1,成为《星际争霸2》的助理游戏设计师,成为合作任务的那五张地图的主要任务设计师。17年12月,成为一个未公开项目的两位关卡设计师中的一位,后来担任该项目关卡设计的主要联系人(这项目多半是《星际:战地》)。19年6月,他转入Team4,成为游戏设计师,他负责的作品在19年嘉年华和21年5月的PVP直播演示里都展示出来了。除此之外,他还是两个完整故事任务的初级关卡设计师,他也为为其他故事任务提供额外的关卡设计支持、迭代了罗马地图、可重玩内容的任务设计师以及他是一个游戏模式及与之相关的多个跨地图任务的代理人。

Alexander Kwok:
Alexander之前负责过《星际争霸2》、《风暴英雄》、《守望先锋》的测试工作。他于21年4月升任为《守望先锋2》的助理英雄设计师。

编剧:
Brandon Easton:
Brandon此前去过漫威、 DC 、 IDW Publishing等公司,经手的项目有《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 》、《Avengers
Assemble》、《Truth & Justice - digital issues #4-6 》、《Future State 》、《Embers of Extinction》、《Star Trek: Year Five》等。此前他曾在 2015年的 Disney-ABC Writing Program里成功入选,获得过艾斯纳奖的提名等。20年10月进入暴雪,负责为《守望先锋2》和《炉石传说》的过场动画/电影动画编写剧情。未来将有一本由他撰写的关于死神的小说。
具体介绍: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256197


Brian Alexander:
Brian是一位作家和制片人,对科幻、奇幻和历史剧充满热情。他是《绝望主妇》第三季第16集“My Husband, the Pig”、《抗争:第三季》、《抗争:: The Lost Ones》的“The Searcher”、《迪士尼后裔:School of Secrets》和《银翼杀手:2036复制人黎明》的编剧,他也是《Player vs. Player》(一个关于电子竞技的电视剧)的制片人。18年7月他来到了暴雪,负责为《星际:战地》搭建世界观、开发《暗黑破坏神》和《星际争霸》宇宙在电视上的作品、为《守望先锋2》和《守望先锋》“哈瓦那行动”过场动画撰写剧情。除此之外,他还是《星际争霸2》的9篇漫画——《野兽本性》的编剧。2019年12月,他离职去了Wizards of the Coast。

首席叙事设计师:
Gavin Jurgens-Fyhrie:
他曾做过《地平线:零之黎明》、《博德之门3》、《暗黑破坏神3》、《废土3》等游戏,撰写了若干本《魔兽世界》的“加里维克斯:贸易大王的贸易秘密”和“空白卷轴”、《星际争霸 2》的“Just an Overlord”和《暗黑破坏神3》的“The Orphan and the Jeweler”等短篇小说以及其他游戏故事背景设定等。现在已经成为了守望组的首席叙事设计师,负责剧情设计、PVP/PVE对话、VO指导等。

叙事设计师:
Justin Groot:
Justin当过编辑、网站开发者,之后去了爱立信公司当咨询顾问。17年来到暴雪,担任起了编辑。20年8月升任为Team4的叙事设计师,负责为30多位英雄编写对话和语音、领导了一个新英雄的开发、与配音演员进行合作。同时,他也负责了《风暴英雄》小美的对话编写。

Miranda Moyer :
Miranda曾做过《Kohana Screenshot》、《The Panic Room!》(两款小游戏)。她在《争霸艾泽拉斯》资料片时实习了一段时间(负责任务设计)。之后成为了一款叫《Ascend》的VR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首席叙事设计师。19年来到暴雪,担任《暗影国度》的助理内容游戏设计师,负责玛卓克萨斯部分。20年9月来到Team4,成为助理叙事设计师。现在担任叙事设计师。

Kyungseo Min:
Kyungseo(韩国)曾去过Folkore Games、Ludia、 MegaZebra等公司,也在剧院工作过。为《迪士尼奇妙世界》《永劫无间》等游戏撰写过剧情。目前担任Team4的助理叙事设计师。

Jessica Zhang:
此前Jess(亚裔)在各种游戏设计比赛中获得了多个奖项。21年10月她入职成为Team4的助理故事设计师。

关卡设计师:
Morten Hedegren:
Morten开发过《ECHO》、《Inside》、《凯恩与林奇2:伏天》、《凯恩与林奇:喋血双雄》等游戏,担任过《杀手5:赦免》的高级游戏设计师。20年3月来到Team4后,负责了铁板地图的设计。目前担任高级关卡设计师II。

Trey Spisak:
Trey Spisak最开始在暴雪负责为《星际争霸2》、《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3》进行QA工作。来到Team4后,先是担任了测试分析师,后成为了关卡设计师,负责了新模式融冰决斗的设计、新地图纽约的设计、好莱坞和沃尔斯卡亚工业地图的电梯更新。

音效
技术音效设计师:
Justin DeCloedt:
起初Justin在诺特丹大学是音频制作人,负责现场录音、编辑采访等。12年进入暴雪,起初担任《暗黑破坏神3》的客户支持代表,后成为《守望先锋》和《风暴英雄》的音效设计师。21年3月,他升任为《守望先锋2》的技术音效设计师,负责过渣客镇、黑森林、半藏的技能等的音效。

音效设计师:
Shawn Minoux:
Shawn曾在Pyramind工作室做过音效实习设计师(这是一家在旧金山领先的游戏音频解决方案商),之后去了迪士尼移动当音频实习生。12年来到暴雪,担任了《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风暴英雄》、《守望先锋》的音效设计师,目前在Team4里担任高级音效设计师II。

Jacob Rhein:
Jacob曾在Double Fine Productions(这是一间美国的电子游戏开发公司)和伯克利音乐学院待过一段时间。14年以音效设计师实习生进入暴雪,负责了《炉石传说》和《风暴英雄》。之后在国外知名声工场Hexany Audio工作室担任了音效设计师/作曲家,负责了《国王密使:第一章:值得记忆的骑士》。16年去了Bioware担任了音效师II,负责了《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的帝国》、《质量效应:仙女座》和《圣歌》的开发。18年又回到暴雪,目前担任Team4的高级音效设计师。

Felipe de Mello Pereira:
他最开始在City 17(这是一个洛杉矶的DJ2人组,由他和Justin Anderson创立)以作曲家/制作人/DJ的身份制作了若干个舞曲。14年被招进暴雪,担任本地化QA分析师II,之后成为音效设计师,负责了《风暴英雄》、《守望先锋》和《守望先锋2》的音效。21年10月时他跳槽去了Obsidian Entertainment,担任了《天外世界》的dlc“艾瑞丹诺斯星上的谋杀案”的音效设计师。21年7月又重回暴雪,担任Team4的音效设计师。

作曲家
音乐总监:
Derek Duke:
Derek最开始担任了《Paperopolis》的高级音频工程师(这是一款由Virgin Sound and Vision开发和发行的教育视频游戏)。之后来到暴雪,担任了《星际争霸》(demo)和《星际争霸》的作曲家。之后离职去做了《迪士尼动画故事书:小熊维尼和跳跳虎》(音效编辑)和《大红狗克利福德:思维冒险》(主编)。重回暴雪后,负责了《暗黑破坏神2:毁灭之王》的过场动画音效设计。然后他成为了作曲家,从《魔兽争霸3》、《魔兽世界》的各大资料片再到《星际争霸2》和《炉石传说》,你都能听见他的配乐。他也是《夺魂之镰》的首席作曲家,负责过《虚空之遗》和《风暴英雄》的音效设计,之后他成为了音乐总监,负责了像《守望先锋》、《魔兽争霸3:重制版》的音乐。未来的他将继续和Adam Burgess一起合作,为《守望先锋2》谱写更多的音乐。

首席作曲家:
Adam Burgess:
最开始,Adam曾是《钢铁侠》(一款由北美世嘉发行的游戏)和《如龙:极2》的测试员。14年来到暴雪,他曾为《炉石传说》、《军团再临》、《争霸艾泽拉斯》、《守望先锋》和《魔兽争霸3:重制版》等游戏谱写曲子,其中《风暴英雄》的机甲风暴主题皮肤的那款宣传片也是由他配乐的。前一阵他和Derek Duke联手推出的全新专辑《守望先锋:城市与国家》,他也为“重逢”CG进行了配乐,未来他将继续和Derek Duke一起合作,为《守望先锋2》谱写更多的音乐。

测试人员
测试分析师:
Amy Ho:
Amy曾在DAS42(这是家基于云的数据分析咨询和专业服务的领先供应商)、埃克森美孚公司(这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等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20年1月来到暴雪,担任了守望先锋联赛的洞察分析师。21年11月她成为了《守望先锋》的高级测试分析师。

Dana Pull:
Dana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主要学习美术和动画专业。09年成为暴雪客户服务代表,之后成为了测试分析师。期间他曾短暂地为《虚空之遗》和《星际争霸:重制版》创作过一些用户界面图标。21年3月时他升任为高级测试分析师并和Kenny Hudson一起为《守望先锋2》进行了公司内部的测试工作,一直干到了21年12月。之后他转去另一个未公开项目工作。


结语:
更多内容请看上期
由于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大部分开发者只能介绍个大概,如有说的不准的,也请多多包涵,求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