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女孩的3次“逃离”:我不信命,信自己


在村子里,卓玛是个“异类”,她总是做一些没人做过又没人支持的事。
16岁,她不顾家人反对,独自去28公里外的稻城亚丁打工,一周就赚到了一家人一个月的收入,2700元;18岁,她不顾族人反对,和外乡男子自由恋爱,男人现在已经是他的丈夫和事业伙伴;20岁,一条8秒的短视频让她看见了大山外的可能性,她不顾流言,开始在村里“耍手机”,搞直播带货。
帮村民卖掉30万虫草后,一句简单的肯定让一向坚强的女孩热泪盈眶,“卓玛,你做了一件有用的事”。
卓玛总是喜欢独行,上山挖虫草,大家都喜欢结伴走,害怕有野兽,可她偏不,就喜欢独来独往。她并非不害怕野兽,而是她知道,有些高山要靠自己攀登,“我不想活在别人定义中,不想按部就班屈从命运安排,我就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松茸西施”
凌晨3点,打包完最后一个快递,卓玛终于能睡觉了。
7-8月,是四川甘孜州稻城县赤土乡贡沙村村民采摘松茸的季节,5—6月则是挖虫草的日子,整个夏季,卓玛一天也不敢休息。凌晨5点起床,去海拔4500米的松茸山采松茸,下午3点去乡合作社收松茸,晚上8点又驱车45分钟赶回稻城县,在快手直播卖松茸,下播了以后又在仓库里发货。
稻城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那里不仅有美丽的稻城亚丁,还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虫草、松茸、贝母、黄芪等。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贡沙村靠着一座虫草山,一座松茸山,以前村民的日子却过得紧紧巴巴。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土特产想走出大山,特别难,时常无人收购,或被压低价格。
自从卓玛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这种情况就再没出现过。
她以高出当地10%价格收购虫草、松茸,还成立了合作社,解决村民的困境。这让她成为村民卖山货的“首选”,大家都很信任她。只要卓玛在,其他商贩很难收到货,天天有商贩找她干仗,但她不怕,吵起架来,嗓门比康巴汉子还大。
一向硬气的卓玛,在卖山货的村民面前,心又很软。一些品相不太好的货她也收,家境困难的,还多给算个二、三两。
新鲜松茸只能存放2、3天,极易腐烂。可村民送来的货,无论能不能卖掉,她从不拒绝。没人比她更知道,挖虫草、采松茸的辛苦。
8月15日,卓玛收了18筐松茸,总价20多万。为了把握销售时机,她在快手连播3天,嗓子哑到说不出话,最后还是损失了5筐,差不多6万块钱。
卓玛对品质要求很高,每100公斤通货,只能选出30公斤精品出口级。但她绝不会压低价格,一边是期待卖货赚钱的村民,一边是期望买到好货的粉丝,她谁都不想辜负。
从2017年到现在,卓玛帮赤土乡村民销售了700多万的虫草、松茸,300多人因她而脱贫。在快手有215万粉丝的她,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松茸西施”、“虫草西施”。

被比作西施的卓玛,确实很美。明眸皓齿,深邃立体的五官,常年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黝黑的她,就像一粒黑珍珠,光华明媚,一穿上藏袍,更像圣洁的女神。
勇敢说“不”
卓玛的真名叫格绒卓姆,这是活佛为她取的名字,寓意普贤光明的仙女。作为家中长女,卓玛一出生便拥有命定的“身份”。
按当地风俗,无论是男孩女孩,家中的老大必须成为当家人,要继承家业,一辈子留在家庭,付出全部精力和心血。其余兄弟姐妹到了结婚年龄,男子入赘,女子出嫁。
卓玛的母亲便是长女,也是“当家人”,父亲上门入赘母亲的家族,负责赡养卓玛的姥姥、姥爷(当地统称为爷爷奶奶)。
小学六年级没读完,卓玛便辍学回家,带着“长女”的使命,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挖虫草、采松茸、放牛、养猪。日复一日重复着母亲的过去,这是她的命运。
每年的5月,卓玛一家就赶着猪、羊,带着青稞面、酥油,住进山上20平米,没水、没电,四处漏风的小石屋。11月到第二年4月积雪封山,挖虫草和采松茸的季节非常短暂,那几个月的收入,就是一家人一年的生计。就算有天大的事,也没人敢耽搁。
14岁那年,卓玛第一次来月经,恐惧和疼痛,让她第一次提出,不想上山了。可母亲不同意,因为卓玛视力好,脚力好,一天能翻好几个山头,最多一天能挖10多根虫草,采八、九斤松茸。
忍着剧痛上山的女孩,连卫生巾也没有,只用布条做了一个简陋的姨妈巾,裤子被血染红了,她还匍匐在地上,寻找小小的虫草。那种痛楚,卓玛清晰记到现在。

一年又一年的挖虫草、采松茸,日子却并没有变好。有一年持续下雨,全家人10多天也没找到一根虫草。焦灼、烦闷的卓玛,动了外出打工的心思。
她想起电视播放的稻城亚丁景区招导游的广告,一天80元。可刚一提出,就遭到父母强烈反对。身为长女,她是未来的当家人,必须留在家中操持家务。而且,当时村里没有女孩外出打工,她是第一个,父母担心被人嘲笑,更担心女儿的安危。
动了念头的卓玛,再也待不住了。一辈又一辈的轮回,一日又一日的重复,让她有种莫名的压抑。她强烈的渴望,要向上走,想碾碎当下的命运,想去更远的地方。
一天,趁父母不注意,她偷偷从家里溜出来,走了三公里草地到达公路,登上了去往稻城亚丁的大巴车。这是16岁的贫困女孩,所能抵达的,最远的远方。
一周后,带着做导游、帮游客背包、在景点卖雨衣赚的2700块钱,卓玛回到家里。并不算厚的一沓钱,是当时一家人一个多月的收入。看着安然无恙的女儿,父母默许了她的“叛逆”。
那几年,卓玛赚钱的欲望特别强烈,“家里太穷了,就觉得搞钱最重要”,她在景区当导游,给高反的客人背包,一次300元,还去火锅店当服务员,给酒店发宣传单。
走出了村子,卓玛的心变得更“野”了。

18岁,她又做出一个惊人决定,甚至惹怒了全族人。以前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有一条约定,婚姻大事由长辈做主,不允许与外乡人通婚。在酒店做服务员的卓玛,认识了来稻城亚丁做义工,大她16岁的云南彝族人杜沫奎。男人的善良、真诚,俘获了卓玛的心。
当她把没车、没房、没钱的外乡人杜沫奎带回家,便成了众矢之的。当时,还没人敢打破习俗,卓玛又成了村里第一人。族人挑剔且质问这个男人,甚至戴近视镜也成了“罪状”,“眼睛也不好,找虫草也看不见”。回忆起来,卓玛如今已经释然,还觉得有点好笑,“结婚8年了,我老公确实一根虫草也没挖到”。
一众人苦口婆心的质问和劝说,并没动摇卓玛,“我不想嫁给一个不爱的人过一辈子,这有什么错呢?”18岁的卓玛,选择了婚姻自由,也意味着无法再“当家”,更继承不了土地和房产。
从家里偷出户口本,她和杜沫奎领了结婚证,离开村子,去了稻城县。结婚后,俩人借了2万块钱,在县里开一间早餐店。小店开在学校门口,可生意并不景气,全县3万多人口,学生仅有几百人,再除去寒暑假,收入更是寥寥。
辛苦忙碌的卓玛夫妇,最多一天只赚100块钱,大多时候入不敷出。为了贴补家用,每到挖虫草的季节,卓玛便留下杜沫奎看店,她一个人回到贡沙村,跟着父母上山挖虫草。
一天,她突发奇想,让父亲帮她拍下挖虫草的过程发在快手上。山上没信号,她爬了一个小时,到山顶才发出去。
那时的卓玛还没意识到,这条仅8秒的视频,会将她带入另外一种命运。
独自冒险
“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虫草.....”
手机突然传出自己的声音,卓玛吓了一跳,瞬间又高兴极了。她从虫草山的半山腰,爬了一个多小时到海拔5000米的山顶,就为了找到微弱信号,把刚拍摄的视频,发布出去。
那是2017年5月,卓玛像往年一样回村和家人一起挖虫草,不同的是,她第一次有了想要把这些记录下来的念头,“说不清楚,怎么就那么着急,几个月前,我还不知道快手是什么”。
第一次看见快手,是在早餐店客人的手机上。彼时的卓玛,眼中最大的世界,就是稻城县。透过手机屏展现的外面世界,令她很好奇,也跟风下载了一个,给自己取名——谜藏卓玛,寓意迷人的藏族姑娘。一开始,只发美颜自拍的视频,几乎没有播放量,粉丝也只有30个。
让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一条挖虫草的视频,播放量竟达60万,粉丝也涨到3000多,几百人发私信问她,怎么买虫草。“第一桶金” 就赚了2000多元,相当于她以前在火锅店打零工一个月的收入。兴奋的卓玛和老公商量,转让店铺,放弃去广东打工的念头,专心回村做短视频。
这个举动,又一次引起轩然大波。每天录视频,开直播,村里人看见他们就摇头。“天天拿个手机,能吃饱饭吗?”亲戚本就因她嫁给外乡人疏远了,这次更是大失所望。“打工还能赚点钱,整天摆弄手机不务正业啊”,“还开直播,好像要饭的”。
闲话听多了,父母也认为这是丢人现眼的事,一次次劝卓玛:“可别弄出什么花头精来,落下笑柄,我们老脸没处搁啊。”卓玛跟保守的父母解释不清,但态度很坚决,完全不在乎风言风语。

这个从小到大没怕过谁,也不崇拜谁的女孩,只在七、八岁,跟男孩打架输了,一整天心情不好,此后,再没因为外人影响过自己。她喜欢一切冒险的事情。上山挖虫草,大家都喜欢结伴走,害怕有野兽,可她偏不,就喜欢独来独往。
挖虫草、采松茸是个危险的营生。14岁那年,她上山采松茸,下雨路滑,不小心一脚踩空,人掉了下去,幸好卡在两块大石头中间,才逃过一劫。她一点没害怕,甚至没感觉到疼,就心疼那一袋子松茸,头全摔断了,只能便宜卖。
勇敢爱冒险的卓玛,任何事情只想遵循内心的决定。此时的她,并不能确定,回村的选择是对是错,“但不去尝试,谁又知道呢?”。

第一条视频爆火后的一个月,一个广东客户,按照卓玛留的地址,来到贡沙村,担心村里没网,微信转账不方便,直接背去了8万现金。兴奋的卓玛,带着客户走遍了全村,卖掉了2000多根虫草,除了300根是自己家,其余全是村民挖完没销路滞销在家。
2018年6月,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宽带网通进了只有50多户人家的贡沙村。小山村有了WiFi信号,路也通了,这让做电商的卓玛夫妇如虎添翼。
好似找到了流量密码,卓玛的粉丝越来越多,不少广告商和直播工会找她签约。粗略计算,她至少推掉70个广告,最高一条广告是15秒,报价10万。“没办法辨别广告内容真伪和品质,不敢乱接”。她还拒绝过7、8家工会,最高签约价,开到800万。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不想被束缚”。比起直播公会要求她化妆,穿规定服装,发带剧本的视频,她更喜欢分享家乡的日常,挖松茸和虫草、放牦牛、吃青稞饼、打酥油茶、跳民族舞。
她拍视频没写过脚本,从来都是口由心生,这种真实感,让她心生欢喜,那感觉就像雄鹰,随意翱翔在自由自在的天空。
人生的一次次抵达
人生变得不同,视野也愈发开阔。
帮村民脱贫之后,卓玛又投入了300多万在贡沙村建了一栋民宿,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藏式别墅。民宿离松茸山3公里,离虫草山5公里,乘车去稻城亚丁景区只需20多分钟。
可民宿建成了,她却不想对外开放了,比起变得商业化,她更想用来回馈粉丝,3级以上粉丝可以免费吃住。“我不能每天只想着自己赚钱,会成为负担,人生也没有自由了”。
以前因为穷,卓玛把赚钱当做人生唯一目标。
如今,她成了甘孜州知名的致富带头人。虽因买房、盖房,也背负了近百万的贷款,但改善家人生活境遇之后,她便不愿再被金钱束缚。
作为贡沙村副书记,卓玛的理想是,帮更多的人实现美好生活。一路走来,她遇到的困难并不少,却很少提及。她始终相信,只要你还愿意努力,世界就一定会给你惊喜。
16岁那年,卓玛在稻城亚丁酒店当服务员,每天出去发宣传单。她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放下单子就走,而是主动给游客讲酒店优势,这让她一天最少能带回3、40个客人入住,其他同事只能带回3、4个。
当时,服务员的固定月工资是3500元,业绩高也没提成,其他人便对卓玛的努力不屑一顾,可她不在乎,“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努力的人,运气怎么会差。不久后,酒店老板就把一栋楼交给她管理,还给她涨了几百块钱工资。
卓玛的人生,也因努力开始了一次次抵达。

2018年9月,她入选快手“幸福乡村计划”带头人,受邀到清华大学参加培训。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克服了连字都无法认全的困难,学习系统性的商业管理知识和品牌营销理念。
如果没有当年一次次说“不”的勇气,也许卓玛还在大山里履行着作为长女的使命。如今的她,参与央视节目录制,走进清华校园演讲,接受纽约《时代》周刊的采访,成为快手香港上市的敲钟人……
卓玛的大别墅有一面荣誉柜,摆放着40多个奖杯、奖状,以及出席活动的照片。有一张合影特别显眼,也是卓玛最在意的一张照片。
那是快手香港上市那天,线下敲钟人在北京总部的合影。那天,快手创始人问她,还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她想都没想就回绝了,“我得到的已经足够多了,没理由再去要什么”。
对于卓玛而言,那8秒钟的短视频把她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之后便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生活,勇敢地面对。
2021年,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卓玛,参加了央视《越战越勇》的比赛。站在舞台上,她落落大方地演唱了一首韩红的《家乡》,那首歌,是她循环播放几百次跟唱学会的。
并不专业的她,最终还是被淘汰,但她没有半点沮丧,笑着走下舞台,还跟家人感慨,“今天唱出我最高水平了”。
人生没有模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不管活到多少岁,都在重新认识自己,不给人生设限,才能活出最好的样子。
这个勇敢的女孩把海拔5000米之上的山货,卖给5000里以外的人,让贡沙村的山不再高,路不再远。未来如何无法确定,当下唯一能确定的是,她不会离开热爱的家乡。“卓玛,你做了一件有用的事”,21岁那年,帮村民卖出30万虫草后,村里人的评价,曾让她热泪盈眶。

成名后的卓玛,有不少媒体报道:一个大山里的女孩,不屈从命运的安排,成了带领村民致富的励志典范。
抛开光环和责任,在卓玛的内心还有个隐秘的角落,她悄悄为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回到山上,住在小石屋,卧在云间,窗前青稞摇曳,仰头繁星点点,悠悠荡荡翻山越岭,日子过得简简单单。
两个月前,卓玛去挖虫草,走了一天一个人也没遇到。也许是挖到3根虫草,也许是感受到久违的自由,那天,她心情大好,站在天高地阔的山间,唱起了《玛尼情歌》,跳起了藏族舞。仿佛又回到了2017年的春天,一切都在萌芽的时候。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小未
编辑:丑橘
图片:迷藏卓玛(快手ID:mizang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