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4 脑科学日报| JAMA子刊:益生菌可有效治疗抑郁症

2023-07-04 09:53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782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7月4日

科 学 时 讯


1,JAMA子刊:临床试验证实益生菌可有效治疗抑郁症

来源:丁香学术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微生物群-肠-脑轴」中的相关物质变化与抑郁症的发病过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益生菌疗法为代表的针对「微生物群-肠-脑轴」的靶向疗法已经成为了抑郁症治疗的研究热点。近日发表在JAMA Psychiatry 上的一篇研究初步证实了益生菌在抑郁症中的有益作用,即益生菌辅助治疗的重度抑郁症(MDD)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所减轻。


该项研究是「首次在西方人群中证实益生菌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可观的安全性、可接受性以及治疗潜力的试验」。这项初步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为期8周的多菌株益生菌辅助治疗在成年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可接受性和耐受性。



2,Aging Cell:hsa-miR-4639-5p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

来源:瑞金医院图书馆


氧化应激失衡是导致帕金森病(P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作为抗氧化应激分子,DJ-1与家族性和散发性PD的发生均密切相关。近日,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何璐医师等通过对人血浆hsa-miR-4639-5p来源的鉴定,发现其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源的外泌体中,这提示PD患者脑内hsa-miR-4639-5p存在表达失调,而PD患者脑内hsa-miR-4639-5p的异常上调可能是导致DJ-1蛋白水平降低、PD发生的机制。


该比较完整地阐述了DJ-1下降导致PD发生发展的机制,为PD提供了潜在的新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靶向hsa-miR-4639-5p的干预措施可能是早期阻断或减缓PD发生和发展的治疗新途径。



3,基因组学和影像引导的亚型分型细化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显示每个亚型典型向量νƙ强度的左右半球脑表面图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基因复杂的疾病。根据淀粉样斑块和tau神经原纤维缠结的PET成像,该病的几个亚型已被确定。此外,最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许多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基因。


在于近日举办的2023年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上,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基于使用稀疏典型相关分析(SCCA)的新型聚类框架,成功识别了阿尔茨海默病的4种亚型及其相关的顶级基因。此外,在分析中确定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四种亚型:内侧颞叶(MTL)为主型、后侧型、保留 MTL 型和外侧颞叶型。



4,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耳蜗发育与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来源: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内耳的听觉器官耳蜗包含听觉感受体毛细胞以及支配毛细胞的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它们对于听觉的感受和传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组总结了过去五年来关于耳蜗听觉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发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感觉前体细胞如何在关键调控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两类功能不同的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以及这些分子调控研究对于耳蜗毛细胞再生研究的贡献。论文探讨了螺旋神经节亚型的异质性及其产生的时序性,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



5,PNAS:钱真的能换来幸福吗?南方科技大学叶茂亮等发现幸福感与月收入呈正相关,收入变化对中年男性影响最大

来源:iNature


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收入是否以及多少收入真的能带来幸福。近日,浙江大学张俊森及斯坦福大学李宏彬等利用双胞胎[750 对同卵双胞胎(1500人)和 456 对异卵双胞胎(912人)]的数据来检验收入是否真的会影响幸福感,并估计这种影响的大小。


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月收入之间的确呈正相关,即月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平均来说,收入翻倍能导致四分制幸福感上升0.26分。异质性分析表明,收入对男性和中年人最重要。该研究结果强调了维持收入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6,Science Advances:AI谣言比人造谣言更易让人相信?研究发现前者被戳破的几率低出3%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近日一项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可能比人类编写的虚假信息更容易让人相信。研究发现,当人工智能和人类都发布了虚假推文时,人工智能被发现的几率比人类被发现的几率低3%。尽管两者的差距很小,但考虑到人工智能产生的虚假信息问题将显著增多,这种差距反映出来的问题令人担忧。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不仅更便宜、更快,而且更有效,这将是一个噩梦。



7Nat Commun:机器人集群如何组装出有趣形状?

来源:集智俱乐部


自然界中,昆虫群可以自组装(self-assemble)成各种有趣的空间形状。蚁群合作运输食物时,可以组装成有序的空间形状,可以用身体筑桥,克服空间距离。生物系统迷人的群体行为激发了对机器人集群形状组装的广泛研究。


近日一篇研究基于均值偏移(mean-shift)思想提出了一种机器人集群的形状组装策略:当机器人被其他机器人包围,附近还有空位时,它会主动放弃当前位置,在可到达范围内探索无人的密度最高点。通过对50个地面机器人群的实验与同现有算法的比较,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对大规模群体。此策略也可以用于产生有趣的行为,包括形状再生、合作运输货物和探索复杂环境。



8,睡觉时的这个习惯,可能导致糖尿病、免疫力降低以及肥胖

来源:健康榨知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睡眠习惯,比如戴眼罩、带耳塞、开夜灯、听助眠音乐等等。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帮助我们入睡的习惯,或许并不能真的让我们得到好的睡眠,甚至伤害我们的健康。


光照环境(哪怕是弱光)会抑制身体分泌褪黑素,可能导致睡眠质量降低,使身体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习惯在弱光环境下睡觉的老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更高。在各种强度的光源下睡觉,都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且体重增加程度与光量程度呈正相关。



审校:Simon


7.4 脑科学日报| JAMA子刊:益生菌可有效治疗抑郁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