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曾出过一款“核动力”轰炸机,为何被叫停了?

战争时期对制空权的争夺使得各国致力于击落除了友方飞机以外的全部飞机,然而世上却有这么一架各国都不敢击落的战机,哪怕是美国也无奈承认不敢击落,这架战机具备巨大的航程能够绕地球80圈,而将其击落的后果甚至比被核弹袭击还要可怕,这也是美军不敢将其击落的原因。

苏联时期,正处在冷战当中的美苏两国为了在军事装备上胜过对手,开发出了各种奇妙的武器装备,其中苏联就曾推出过一款核动力轰炸机,但这项计划最终却没有落地,在研发到一半的时候被封存叫停,那么为何这样一项看似非常具有前景的研发项目会被叫停了呢,答案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他武器的替代使得这款战机失去了存在意义,自然也就被叫停。
在冷战的初期和中期,虽然美苏两国都拥有大量核武器,但却缺乏合适的投送手段,弹道导弹虽然被寄予厚望,但当时的弹道导弹不仅在发射前需要长时间加注燃料,反应速度不够快速并且使用的燃料还是偏二甲肼,这类剧毒并且高度易燃易爆的化学材料,可靠性实在堪忧,因此当时的美苏两国主要的核武器投射手段就是图95和B36这样的战略轰炸机。

在当时的冷战环境下,美苏两国随时都有可能决定向敌人投送核武器或因为敌方的核打击而发动核反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常规轰炸机的航程就无法满足美苏两国高层对于轰炸机长时间滞空待命的需求了,恰巧核动力在当时是一个相当新颖的概念,核动力航母和核动力潜艇等概念都被提出并逐步实现,因此苏联科学家也提出了将图95战略轰炸机改成核动力飞机的计划,在冷战的特殊环境下,这一计划立刻就被通过并开始了设计和实验,很快一台安装了核反应堆的图95轰炸机就飞上了天空,但这架轰炸机的研发之路却问题不断。
虽然苏联人为这架轰炸机研发的核反应堆总重量也不过两吨,携带这样的反应堆对图95来说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任务,但反应堆不启动还好,一启动立刻就会不间断向外放射出能够杀死地球上任何生物的辐射能量,为了保证驾驶员能够活着把飞机开到敌人的国土上,苏联人不得不为这架轰炸机加装了大量的铅防护板,如果算上这些防护板的重量,这个反应堆的总重量超过了20吨,换句话说,在加装了这个反应堆之后,这架轰炸机不仅结构强度受到影响,飞行安全性能受到严重威胁,就连载弹量也所剩无几,并且哪怕用了20吨重的防护板进行防护,飞行员同样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反应堆的辐射而感到严重不适,同时反应堆的散热也成了困扰科学家的一大问题,如果装上和核潜艇一样的散热系统,那么这架飞机恐怕都无法离开地面。

此外一旦这架飞机因为事故发生坠毁,不论坠毁地点是在本国境内还是敌人境内,都会带来堪比脏弹的核辐射污染,这对于当时极度紧张的环境来说无疑是增加了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一方面核动力飞机的研发受到严重阻碍,另一方面战略弹道导弹在当时获得了快速发展,更换了固态燃料发动机后安全性大大提升,反应速度也几乎不是同一等级,并且发射后在1小时内就能打击射程内的任何一个目标,这些因素最终共同导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动力轰炸机不约而同地被下马,只留下一些资料可供后人一窥那个年代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