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读《美学散步》17.1
康德美学思想评述(四五) 笔记: 1.康德《纯粹理性判断》《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判断》《关于优美感与壮美感的考察》 2.康德哲学注重“批评”亦即分析他偏重分别的工作,结果把原来联系着的对象割裂开来,而又不能辩证地把握到矛盾的统一。这造成他的哲学里和美学里的许多矛盾和混乱,这造成他的思想的形而上学性。 3.康德认为美是一对象的形式方面所表现的合目的性而不去问他的实际目的,即“合目的性而无目的”(无所为而为)。 4.德国十八世纪大音乐家乔•弗•亨德尔说:“如果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我感到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来。” 5.美对于快感具有必然性的关系,这种必然性在一个审美判断里被思考着时只能作为例证形式的(不能指说明白的,不像科学的理论规律,也不像道德规律)。 6.审美的共通感作为我们的认识诸力(理知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在它的前提下,一个和它符合着的判断表白出对一对象的快感能够有理由构成对每个人的规律,因为这原理虽然只是主观性的,却是主观的普遍性,是对于每个人具含着必然性的观念。 7.康德的美学不是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中来,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的体系中来,作为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8.纯粹的美只存在“单纯形式”里即在纯粹的无杂质、无内容的形式的结构里,而花纹图案就成了纯美的典范。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美学研究到壮美(崇高),境界乃大,眼界始宽。研究到悲剧美,思路始广,体验乃深。 10.康德区分两类壮美,数学的和力学的壮美。 11.康德生活着的时代在德国是多么富有文学艺术的活跃,在他以前有艺术理论家温克尔曼,对我们启发了希腊的高尚的美的境界,有理论家及创作家莱辛,他是捍卫着现实主义的文艺战士。在康德同时更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歌德,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在他以后有发展和改进了他的美学思想的大诗人席勒和哲学家黑格尔。)这些人的美学思想都是从文学艺术的理论探究中来的,而康德却对他们似乎熟视无睹,从来不提到他们。他对当时轰轰烈烈的文艺界的创造,歌德等人的诗、戏曲、小说,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音乐,都似乎不感兴趣,从来不提到他们。而他自己却又是第一个替近代资产阶级的哲学建立了一个美学体系的,而这个美学体系却又发生了极大的影响,一直影响到今天的资产阶级的反动美学。这真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探究的问题。深入地考察和批判康德美学是一个复杂的而又重要的工作,尚待我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