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

(1)
有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桶。
里面住满了螃蟹。
螃蟹喜水不喜干,为了让这些螃蟹能很好的活着,人们往桶里掺了些甜水。
人像螃蟹许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给大家倒一些糖水。
螃蟹们也很开心,忘了自己其实待在桶里。
(2)
后来人类发现只给螃蟹喝糖水是不行的,很多螃蟹会觉得水太甜了受不了,所以人类开始隔段时间就往桶里也掺些盐水,避免很多螃蟹受不了。
水就没那么甜了。
但是有些螃蟹喜欢甜的,有些喜欢葡萄糖,有些喜欢麦芽糖,有些喜欢半糖。
他们觉得不甜了,就开始吵闹起来。
久而久之,一些本来对是甜是咸的无感的螃蟹受了影响,加入了他们,声势逐渐浩大起来。
(3)
螃蟹也是动物,是动物就会分阶级。
螃蟹自己也挺清楚的,凡是两个螃蟹论理,最后总的要说谁的钳子更大——大的螃蟹总能赢,因为其他螃蟹不太在乎钳子的用法,不在乎钳子能不能改进。
即便有螃蟹出来说,钳子这么用才好。但大部分螃蟹都会说,你的钳子不够大,没资格。
久而久之,钳子大的也被找出了毛病,诸如壳不够硬之类的。
(4)
虽然是在桶里,但是总有螃蟹想爬出去。
有一天有个螃蟹爬到了边上,看见了桶外面的大海。
本想一脚直接跨过去,直接回到海洋的怀抱。
转头看到桶里密密麻麻的同类,想了想,站在桶边对下面的螃蟹说
有方法让你们上来的轻松点,大家都试试,外面有大海。
(5)
桶实在太大了,桶边上的螃蟹即便说了几句,整个桶能听见他说的话的螃蟹,也只有那么零零星星一点。
这螃蟹看着桶边沿,想了想,于是开始围着这个桶边沿开始传播外面更好,他也有简便的方法让大家上去,只要能合理使用钳子。
有些螃蟹听到了,就试了试,发现效果还不错。有些螃蟹也听了,一开始觉得没啥意义,后来想了想,试一试又不丢块肉,也试了试,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桶边沿上网上爬的螃蟹开始多了起来。
(6)
站在边上的螃蟹有时候特别不懂,明明说的钳子的用法是对的,怎么还有那么多螃蟹不愿意用呢。明明爬上来可以看见更广阔的大海,可以去更广阔的世界探索。
这螃蟹第一次感到迷惑,于是他坐在了桶边,开始听桶里在说什么。
听了几日,发现桶里说的都差不多,类似于什么盐水这次放多了,上次加的糖老是那几样,人懒了。
桶上那螃蟹有点看不下去,就在桶上说了几句,类似什么盐水不加以后会把你们甜死,新的糖做出来和老的糖的差别也没那么大。
本来爬桶的螃蟹们都觉得挺好的,因为这个螃蟹教了他们比较好的钳子用法,说的话应该是有道理的。
但是桶里的螃蟹们,炸开了锅。
(7)
桶里的螃蟹们看到自己一直以来的观点被反驳,忍不住想捍卫自己的理念,想了半天却发现没法在逻辑上讲通。
思来想去,开始玩起了老的一套。
一边职责桶上那个螃蟹钳子不够大,一边说他外壳不够硬。
一边说什么这桶挺好的,一边说什么上面太高了没必要爬。
桶上这螃蟹有点楞,这两者没什么关系怎么扯在一起的。
(8)
之前声势浩大的螃蟹终于有了反应,人类开始依照他们的想法加糖和撒盐了,桶里的螃蟹说该加糖了,人类就加点糖,说该撒盐了,就撒点盐。
桶上的螃蟹说,这样下去你们生存的水要被玩坏的,你们会裂开的。
紧跟着下面仍是老生常谈的钳子不够大,壳不够硬。
有些螃蟹更厉害,朝这个桶上的丢点石头,可惜不会正确的钳子使用方法,最多只能砸到桶上螃蟹的脚。
(9)
桶上这螃蟹最后死了,爬桶的螃蟹也没了目标,桶里的螃蟹也拼命想拉着他们。
最后桶里面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人还是偶尔来加加糖水和盐。
那群爬桶的螃蟹们,最后终有一个,又趁着大家不注意,爬了上去。
他也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桶外的世界。
(10)
桶上的螃蟹其实没死,也不可能死。
一是他的学习和开发能力都不错,没什么太难的情况。
二是下面那些朝他吐口水和丢石头的也弄不伤他。
没人能把他从桶上拉下去。
自然他还会在这桶上站够久,会让爬桶的螃蟹变多,会让吐口水和丢石头的螃蟹更多。
但他总归是站在桶上。
(11)
“螃蟹理论”:用篓子装螃蟹,不用盖盖子,装的螃蟹越多,螃蟹就越爬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螃蟹多了,螃蟹们就会互相踩踏,扒来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