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2021走向2022,你想知道的关于“元宇宙”的一切

2022-02-08 10:01 作者:硬科技观察  | 我要投稿

研究员:陈高杰


2021年当之无愧的年度热词便是“元宇宙(Metaverse)”。追本溯源,元宇宙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1992年就被提出了,但直到2021年,由于底层技术的逐渐成熟、巨头和资本的纷纷入场等原因,元宇宙首次受到巨大的关注。然而,“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在暴增的热度之下,同时引发了一些不健康的市场乱象。


2022年,巨头继续大力布局元宇宙赛道,市场前景欣欣向荣,部分技术即将迎来突破性进展,监管与政策引导双管齐下,这一切或将让“元宇宙”回归健康有序的发展状态。那么在市场态度逐渐回归理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期待怎样的一番前景呢?本文将从2021年的回顾入手,引发对2022年及以后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2021年:野蛮生长、各显神通

一、国内外巨头纷纷入场,引爆全民热点

1.“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

2021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正式登陆纽交所。据分析,该公司在2021年内涨幅超过120%,截至2022年1月19日收盘,总市值超过440亿美元。该公司在其IPO招股书中着重提及“元宇宙”概念,并且在其游戏平台上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元宇宙”色彩。如用户可以设定个性化的身份或头像,在游戏过程中支持使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此外,任何用户都同时具有游玩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身份等。


值得注意的是,Roblox于2020年完成了1.5亿美元G轮融资,投资方中有腾讯的身影。而双方早在2019年便已开启战略合作。


2.社交巨头Facebook毅然转型为元宇宙公司“Meta”

2021年10月,在“Facebook Connect 2021”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发布会上,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未来将更加专注于转向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兴计算平台,并表示了元宇宙将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为了显示其进军元宇宙领域的决心,Facebook还从12月1日起,将股票代码从FB更改为MVRS。


同年12月,Meta发布VR社交应用Horizon Worlds,并将其定义为是一个由整个社区设计和构建的、不断扩展的虚拟体验宇宙。


3.微软率先布局并将持续专注“企业元宇宙”

2021年11月,在“Ignite2021技术大会”上,微软围绕元宇宙发布了两项重要功能:Dynamics 365 Connected Spaces能够帮助管理者深入了解人们在零售商店、工厂车间等空间内的移动和互动方式,以及他们如何在混合工作环境中管理健康和安全;Mesh for Microsoft Teams,能够允许不同位置的人们通过Teams加入协作、召开会议、发送信息、处理共享文档等。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企业元宇宙”的概念。可以看到,当前的路线选择,相较于Meta布局的C端市场,微软在未来则将更加专注于B端市场。



图1:微软Mesh产品


4.百度发布“希壤”,国内首个元宇宙产品正式开放

镜头转回国内,2021年12月,百度正式发布元宇宙产品“希壤”,同时在其中举办了“2021百度Create大会(AI开发者大会)”。据介绍,百度希壤打造了一个跨越虚拟与现实、永久续存的多人互动空间,主打沉浸式虚拟社交,提供虚拟空间定制、全真人机互动、商业拓展平台三大功能。


5.字节跳动巨额收购VR厂商Pico,布局硬件入口

2021年8月,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将巨额收购VR硬件初创企业Pico;同年12月,Pico关联公司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变更为由字节跳动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星云创迹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据IDC报告显示,Pico位居中国VR市场份额第一,其中第四季度市场份额高达37.8%,已成为国内VR厂商的头部企业。


有分析认为,这场收购是字节跳动希望借以布局被称为元宇宙入口的VR领域,正式加入元宇宙大战。但值得注意的是,字节当前对于“元宇宙”的公开态度尚不明朗,该公司产品和战略副总裁朱骏曾表示看好VR/AR技术,但跟元宇宙概念没关系。


二、“万物皆可元宇宙”,引发市场乱象

1.元宇宙概念股股价大幅飙升,接连收到问询

据第一财经统计,2021年9月1日至11月17日期间,元宇宙85只概念股的平均涨幅为24%;31只个股累计涨幅超20%,14只个股累计大涨逾50%。然而在这概念热炒的背后,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至少10家上市公司收到了交易所发出的关注涵或监管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元宇宙概念股企业中,鲜有布局元宇宙多年的企业。以大富科技为例,公司称其在元宇宙领域已探索多年,构建了许多工具和生态,但经查证2018年-2020年的年报发现,该公司对元宇宙的业务只字未提。此外,从事网红经济多年的天下秀去年突然发布“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3D虚拟社交平台——Honnverse虹宇宙”,然而其在2021年三季报中同样对元宇宙业务只字未提。


2.千军万马抢注元宇宙商标

俗话说,衡量一个概念是否火热,就去看有多少人抢注相关的商标。据36氪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中国境内于2021年内已有超1.2万枚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此外,名称含Meta、METAVERSE的商标申请量分别有1700余枚、1000余枚。其中,商标申请人包括腾讯、网易、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以及上汽集团、蜜雪冰城、双汇、海信、富士康等不同行业的众多企业。从国际分类上看,主要分布于广告销售、科学仪器、网站服务、教育娱乐等。


此外,在过去一年中,时常有“知名公司/品牌+元宇宙”形式的商标被抢注的新闻传出。如“字节跳动元宇宙”商标被青岛某公司申请注册,同时该公司还申请了“阿里巴巴元宇宙”、“网易云元宇宙”、“米哈游元宇宙”等商标。


3.炒房乱象蔓延至元宇宙

虽然“虚拟炒房”的作法早已存在,多个知名游戏都曾传出过高价买房买地的新闻。然而在传统网络游戏中,这些被交易的虚拟土地和虚拟资产不具有唯一性,因为没有引起大面积的“炒房”热情。而在元宇宙中,其经济体系是依靠区块链技术构建起来的,因而其中的虚拟土地、虚拟资产呈现出稀缺性、唯一性等特点,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因而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元宇宙炒房”大军。


然而,高投资价值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进行炒作,扰乱市场秩序。根据Opensea数据显示,在海外著名元宇宙游戏《The Sandbox》中,虚拟土地的平均价格,在1月17日前的90天内,由0.7725以太币上涨至了4.4675以太币,涨幅高达约478.3%。


三、大佬眼中的元宇宙:喜忧参半

“元宇宙”在商业世界中作为一个新概念,不仅其概念定义、技术构成等暂未被厘清从而达成业界统一,其发展前景同样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全球各科技行业大佬、权威媒体、投资机构、专家学者等对此均持有不同的观点。


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曾表示:“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下一章的开端,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下一章。在元宇宙中,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事情-与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造-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开辟更多的机会。”


苹果CEO蒂姆·库克曾表示:“不要讲什么元宇宙,就是增强现实。我对增强现实能带来的东西感到非常兴奋。这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叠加,而且不会分散你对现实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注意力,因为它能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合作。显然总有不同的说法,我就不炫那些流行语了。我们只将其称之为增强现实(AR),但我对这些新东西超级兴奋,并相信科技可以给世界带来很多好处。”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表示:“被称为Web3的元宇宙基本上还只是一个流行的营销术语,并非现实。考虑到现在几乎不可想象的性质,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腾讯CEO马化腾曾表示:“元宇宙是个值得兴奋的话题,我相信腾讯拥有大量探索和开发元宇宙的技术和能力,例如在游戏、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我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将虚拟的世界变得更加真实,以及让真实的世界更加富有虚拟的体验,这是一种融合的方向,也是腾讯的一个大方向。”


网易CEO丁磊曾表示:“元宇宙的确是一个非常火的概念,但是老实说,目前谁也没有接触到元宇宙。在技术和规划各个层面上,网易已经做好准备了,我们懂得怎么去做规则的设计和技术的储备。所以,当元宇宙降临的那一天,我们不会没有准备,我们可能是枪一响跑得比谁都快。”


360创始人周鸿祎曾表示:“我个人觉得元宇宙幻想的虚拟现实,或者叫数字孪生,完全在线上构造一个超越线下的世界,还需要假以时日,可能时间没有那么快。第二个,我也看Facebook的想法,真正按照他们未来的幻想,我觉得不代表人类的未来,代表了人类的没落。”


新华社发表题为《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解码元宇宙》的报道,探究元宇宙概念。文中引用了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的观点: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经济日报》发表题为《“元宇宙”越热越需要冷静》的报道,指出了当前“元宇宙”热潮下的各类风险,包括技术远未成熟的风险;以算法为基础的虚拟世界可能会让人类过于沉迷的风险;在未来元宇宙的构建和治理中将可能面临的大量社会伦理、法治等的风险;中小投资者跟风投资元宇宙的风险等。


美联社发表了题为《什么是“元宇宙”?它将如何运转?》的报道,引用了一位关注新兴技术的分析师维多利亚·佩特罗克的观点:这是互联世界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所有这些东西都开始集中到一个无缝衔接的平行宇宙里,我们将像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与此同时,元宇宙的运转需要相互竞争的技术平台就一套标准达成一致,这样就不会出现“一些人在脸书元宇宙里,而另一些人在微软元宇宙里”的情况。


彭博社刊发了一篇题为《即使在元宇宙中,也不是所有身份都是平等的》的文章,着重阐释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开始渗入元宇宙这个虚拟的舞台,在这里,身份既是社会资本的反映,也是社会资本的决定因素。基于种族、性别和肤色的数字化身的价格差异正在被称为CryptoPunks的流行NFTs收藏品中体现,这与加密、去中心化金融、区块链和非同质化代币密切关联的世界所吹捧的乌托邦和平等主义理想相矛盾。


2022年:理性回归、实力当先

一、巨头动作频频,更多龙头企业跑步入场

2022年开年,Meta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Meta第四季度营收为33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102.85亿美元,同比下降8%。此外,元宇宙业务“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业务的运营亏损为101.93亿美元,营收为22.74亿美元。毅然转型的Meta交出如此一份财报,实实在在地给“元宇宙”热潮泼了一盆冷水。


可见,在“野蛮生长”的态势之后,还是需要回归理性,用真切的实力来应对挑战。


与Meta的“阴霾”不同的是,众多巨头依然在元宇宙领域豪气下注。先是有消息称腾讯拟27亿收购小米旗下“黑鲨科技”,迈出元宇宙布局关键一步,进军VR硬件市场。据相关报道,交易完成后,黑鲨科技未来的业务重点将从游戏手机,整体转向VR设备。


后是微软宣布将收购知名游戏开发商动视暴雪,交易价值将达687亿美元。微软公司称,此次交易将助力公司横跨移动、PC、主机及云端的游戏业务加速增长,并将为元宇宙提供建设基石。


除了各大互联网巨头动作频频外,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龙头企业陆续跑步入场,在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找到适合自身业务的切入口,开始重点发力。


例如在元宇宙产业链上游的芯片领域,英伟达、高通等老牌企业逐渐展露雄心。英伟达立足于自身在GPU领域的霸主地位,近几年逐渐在元宇宙、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在2022 CES大会上,英伟达旗下Omniverse技术平台的新产品正式向创作者提供服务。据介绍,Omniverse是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的基础模拟平台,自2021年发布测试版以来,已被近10万名创作者下载使用。从当前的布局看,英伟达主要将以GPU、AI芯片和Omniverse这三板斧,在未来的元宇宙竞争中占的一席之地。



图2:英伟达Omniverse产品


与此同时,高通将XR(扩展现实)作为其未来重点布局的业务方向之一,可以看出高通是想以其雄厚的芯片技术牢守XR上游的核心环节。在2022 CES大会上,高通与微软宣布合作开发一种新的、定制的骁龙AR芯片,该芯片将为微软未来的AR眼镜提供动力。此外,高通在去年还宣布成立XR产业投资联盟,携手23家成员单位,重点关注那些具有高度发展性及潜力的XR创新创业项目,由此可见高通在XR业务领域的重点战略布局。


而在元宇宙产业链的下游,除了上文提及的“游戏元宇宙”“社交元宇宙”和“企业元宇宙”等场景,未来或将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突破性应用,如“工业元宇宙”。在工业领域,元宇宙虚拟工厂与现实工厂可同步实现信息交互、监控等,目前已有制造企业开始踏足这一领域。据悉,宝马利用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整合来自各种不同生产者的专业设计和规划工具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在协作环境中生成逼真的实时模拟,即打造出了与现实工厂对应的“虚拟工厂”。宝马在虚拟工厂中可查看设备状态、产品状态等信息,也可以通过操纵虚拟工厂中的设备来操纵现实工厂里对应的设备。


二、市场欣欣向荣,各细分行业形势一片大好

据彭博资讯预测,到2024 年,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 亿美元。而普华永道则预测,到2030 年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 万亿美元。无论上述预测如何,都能看出市场对于“元宇宙”的积极态度。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元宇宙的整体市场发展令人期待,其中各细分技术领域的市场规模同样展现出将不断攀升的趋势。


1.“元宇宙基础技术底座”——5G、物联网

5G作为重要的“新基建”之一,无论是在当下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还是在关注度不断攀升的元宇宙领域,都成为了重要的技术底座之一。要想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联互通,必须要编织一张低延时、超高速且覆盖面广的通信网络。据赛迪顾问预测,中国5G通信产业规模将持续上升,到2025年将达到4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与此同时,物联网可以保障在任何时间、地点中实现人、物、机之间的连接。因此,要想实现元宇宙中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完成两个世界之间的实时互动,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据GSMA 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1》显示,2015-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联网数量高速增长,CAGR达19.77%,至2020年总连接数为127亿个,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预计将达252 亿。


2.“元宇宙经济体系支撑”——区块链、NFT

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特性与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高度一致,因而区块链成为了保障元宇宙经济系统稳定、透明、高效运转的技术基础,使得数字资产、用户数据等信息在元宇宙世界进行可靠地流通。据IDC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区块链市场将达到189.5亿美元,2020-2024年将实现约48.0%的复合增长率。其中,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 年突破25 亿美元。


NFT即非同质代币在2021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作为区块链的应用之一,基于其独一无二性、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不可分割性、可交易性等特点,NFT或将应用于元宇宙中数字资产的产权认证,保障元宇宙经济系统的顺畅运转。据头豹研究院预测,中国NFT市场规模在2026年将达到295.2亿元,未来5年的增长率约为150%。


3.“元宇宙入口”——VR/AR

以VR/AR为代表的XR(扩展现实)设备相较于现有的PC、手机、游戏主机等,能给用户更具沉浸式的体验,因而也被称为“元宇宙入口”。据IDC等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VR/AR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其中VR市场规模约620亿元,AR市场规模约280亿元。此外,中国信通院预测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2020-2024五年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的增速约45%,AR的增速约66%,到2024年二者市场规模接近、且均达到2400亿元。



图3:VR虚拟现实


三、部分技术突破近在眼前

“元宇宙”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领域,涉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电子游戏、显示技术、物联网、网络及算力等众多前沿技术,并且上述细分技术领域目前所处的技术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这些技术距离构建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都还有一段距离。根据德勤发布的《全球XR产业洞察:元宇宙系列白皮书》显示,目前与元宇宙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中,大部分技术均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仅有少量细分技术领域进入成熟阶段。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或将看到众多领域迎来突破性的技术变革。下方列举两类即将迎来突破的细分技术领域。


1.XR(扩展现实)

德勤报告显示,XR主要有五大关键技术:近眼显示技术、感知交互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渲染计算技术、云内容制作与分发。其中,近眼显示技术主要受到光学系统和显示器件的影响。在光学系统的发展中,光波导被认为是当前性能最优的光学方案,预计未来2-3年技术将进一步成熟;而在显示器件的发展中,Micro LED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光波导显示亮度低的弊端,目前正处于量产突破的前夕。


2.虚拟数字人

根据量子位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显示,替代真人服务的虚拟主播和虚拟IP中的虚拟偶像是目前市场的热点。


动作捕捉技术在真人驱动的虚拟数字人的制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生成的虚拟数字人的动作灵活度和互动效果等。随着姿势、表情等识别算法的进步,昂贵的惯性或光学动捕设备不再是真人驱动的必备工具。普通摄像头结合理想的识别算法便能实现较为精准的驱动,可显著降低精细虚拟内容生成的门槛。


此外,从专利上看,根据智慧芽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共有近30万件适用于虚拟数字人领域的专利申请,且整体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有望从量变达到质变。



图4:虚拟人柳夜熙


四、监管与政策双重加持,从野蛮生长转变为有序发展

虽然2022年开年,元宇宙市场的无序状态依然在蔓延,但监管手段开始出手,希望能有效遏制概念炒作的不良发展现状。


1月10日,中青宝披露《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股权收购暨关联交易的公告》,称拟向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瑞杰收购其所持宝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拟更名为:“保尔利德元宇宙数字平台有限公司”)51%股权,并希望其成为游戏UGC平台的先驱者。中青宝此次交易标的方注册资本仅为1万港元,且交易对价定为0元,因此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并下发关注函,要求中青宝说明保尔利德有希望成为UGC平台先驱者的表述依据、详细披露其在元宇宙领域开展布局的具体内容,并犀利发问“公司是否存在故意制造热点、噱头等情形”。据媒体统计,这是中青宝提及元宇宙概念以来,收到的第四份关注函了。


一方面是监管出手,另一方面国内各地积极拥抱“元宇宙”,将其写入各项政府文件。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四川成都、上海市等均已将元宇宙写入新一年度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浙江、江苏无锡等省市在相关产业规划中也明确了元宇宙领域的发展方向。此外,北京也将推动组建元宇宙新型创新联合体,探索建设元宇宙产业聚集区。


其中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到,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推进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探索行业应用。这是元宇宙首次被写入地方“十四五”产业规划。


另外,2021年11月揭牌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目前已公布了两批成员接纳名单,共包括81家/人。官网显示,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隶属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是一个负责推动元宇宙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机构。而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成立于2000年,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同志亲自批示、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中国移动通信领域唯一一家全国性的社会团体。


除了国内各地政府对于“元宇宙”展现出积极开放的态度外,众多国家均开始相关布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韩国。韩国科学部日前宣布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元宇宙”战略,包括计划在元宇宙领域内培养4万名专家,目标是到2026年韩国在全球元宇宙市场的占有率从目前的第12位提升至第5位,跻身全球元宇宙市场的五大主要国家行列。此外,韩国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预算,其中的数字新政项目,政府计划将投入2000万美元用于开发元宇宙平台,并斥资2600万美元开发有关数字安全的区块链技术。


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元宇宙作为一个宏大的概念,势必会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当未来某一天,成熟的元宇宙诞生之时,再回过头看这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的2021年,不知有多少事件是能真正对该元宇宙产生重要影响的。


参考文献:

1.《马化腾、周鸿祎、扎克伯格、库克交锋:元宇宙是未来还是毁灭》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644102787470488&wfr=spider&for=pc

2.《2021年终盘点:关于元宇宙,官方、官媒这么说》https://www.163.com/dy/article/GSICHHLN05118O92.html

3.《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解码元宇宙》http://gd.news.cn/newscenter/2021-11/20/c_1128081990.htm

4.《万物皆可“元宇宙”?》https://mp.weixin.qq.com/s/HS5NKh30_vTILjyyzdSrSA

5.《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112/t20211223_160087.html

6.《“元宇宙”越热越需要冷静》http://12365.ce.cn/zlpd/yw/tt/202111/29/t20211129_7332712.shtml

7.《彭博社:即使在元宇宙中,也不是所有身份都是平等的》https://www.cngold.com.cn/zhanhui/n_202112077304910174.html

8.《“元宇宙第一妖股”:2月暴涨400%,五成营收靠“麻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351154

9.《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https://36kr.com/p/1560576970952326


硬科技

在这里看见、读懂和连接硬科技。聚焦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等8大硬科技产业,依托智慧芽独特的科技情报数据优势,让读者看见技术趋势,读懂硬科技产业,连接创新未来。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出品。

从2021走向2022,你想知道的关于“元宇宙”的一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