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缆,电线电缆基本知识大全——电气工程牛人整理
1 mm电源线的最大电流和功率是多少?比如2.5平方米的电线,工程施工要用多少电线怎么算?
①对于1.5、2.5、4、6和10mm的导线,横截面积的数量可以乘以5倍。
②对于16-mm和25-mm的导线,横截面积可以乘以4倍。
③对于35 mm和50mm的导线,截面积数可乘以3倍。
④对于70 mm和95mm的导线,截面积数可乘以2.5倍。
⑤120、150、185mm的导线,截面积数可乘以2倍。
工作温度为30℃,长期连续90%负荷下的载流量如下:
1.5毫米――18A
2.5毫米――26A
4毫米――26A
6毫米――47A
10毫米――66A
16毫米――92A
25毫米――120A
35毫米――150安
功率P=电压U×电流I = 220 V× 18 A = 3960 W。
GB4706.1-1992/1998中规定的导线负载电流值(部分)
铜芯线:铜芯线的横截面积..允许长期电流。
2.5毫米(16A~25A)
4毫米(25A~32A)
6毫米(32A~40A)
铝芯线:铝芯线的横截面积..允许长期电流。
2.5毫米(13A~20A)
4毫米(20A~25A)
6毫米(25A~32A)
说明
1.每台电脑耗电约200 ~ 300 W(约1 ~ 1.5A),所以10台电脑需要一根2.5mm的铜芯线供电,否则可能发生火灾。
2.三台空调耗电量约3000W(约14A),所以一台空调需要单独的2.5mm铜芯线供电。
3.目前房屋进线一般是4 mm铜线。所以同时开启的家用电器数量不能超过25A(即5500瓦)。有人把房子里的线换成6 mm的铜线是没用的,因为进电表的线是4 mm..
4、早期住宅(15年前)进线一般是2.5mm铝线,因此,同时开启家用电器不得超过13A(即2800瓦)。
5.耗电量大的家电有:空调5A(1.2 pcs)、电热水器10A、微波炉4A、电饭煲4A、洗碗机8A、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0A。在供电引起的火灾中,电热水器4A 90%是由于连接器发热引起的,所以所有的连接器都必须焊接,不能焊接的接触器件5到10年必须更换(如插座、空气开关)。
国家标准允许的长期电流
4的平方是25-32A。
6的平方是32-40A。
其实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安全值,极限值甚至大于这些。
2.5平方铜线最大允许功率为:5500 W;4平方8000W,6平方9000W没问题。
40年的数字电流表在9000W能正常工作,12000W的机械电流表不会烧坏。
铜导线和电缆载流量标准电缆载流量端口
2: 50乘以9,再减去一个数就上去了。
35乘以3.5,两组都减去5.5。
条件变了转换了,高温九折铜升级了。
穿管根数为二、三、四、八、七、六倍满负荷流量。
解释
本节公式没有直接指出各种绝缘导线(橡塑绝缘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而是用“将截面乘以一定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得出。
“乘2.5乘9,自上而下减1”是指2.5mm及以下各种截面的铝芯绝缘导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体,载流量为2.5× 9 = 22.5 (a)。
载流量与直径4 mm及以上导线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沿线数向上排列,倍数依次递减L,即4×8、6×7、10×6、16×5、25×4。
“15乘以3.5,两组都减5分”,也就是说35mm”导线的载流量是截面数的3.5倍,即35× 3.5 = 122.5 (a)。
直径为50mm及以上的导线,载流量与截面数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线数一组,倍数依次递减0.5。即50、70mm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和120mm”导线的载流量为其截面积的2.5倍,以此类推。
“条件改了,转换了,高温九折铜升级了。”上述公式取决于铝芯绝缘导线在25℃环境温度下裸露的条件。
如果铝芯绝缘导线长期暴露在环境温度高于25℃的地区,导线的载流量可按上述公式计算方法计算,然后再打10%的折扣;用铜芯绝缘线代替铝线时,其载流量略大于同规格铝线。载流量用上面的公式计算,比铝线多一个线数。比如16mm的铜丝载流量可以算成25mm的铝丝。
计算电缆载流量并选择电缆(根据电流选择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质、型号、敷设方式、环境温度有关。影响因素多,计算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在手册中找到。但是利用公式和一些简单的心算,不用查表就可以直接算出来。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倍数的关系
10到5,100到2,
25, 35, 4, 3,
70,95,两次半。
管道穿线和温度打八折或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计算。
说明公式没有直接表示各截面的载流量(安培),而是用截面乘以一定倍数来表示。
因此,我国常用导线的公称截面(mm)排列如下。
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
(1)公式一指出,铝芯绝缘导线的载流量(安培)可按截面的倍数计算。
公式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导体的截面(mm),中文数字表示倍数。将横截面和公式倍数之间的关系排列如下:
大于1 ~ 1016,2535,5070,95120(五倍,四倍,三倍,两倍半)。现在对比公式就更清楚了。公式“10下到5”是指截面小于10,载流量是截面值的5倍。“100加2”(读作100加2)是指100以上的区段载流量是区段值的两倍。25和35的区间是四倍和三倍的界限。这就是公式“25,35,43”。而横截面70和95是2.5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了10以上,中间的导体截面是每两个规格的同倍数。
例如,环境温度不大于25℃时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的计算
截面为6 mm时,计算载流量为30a;
截面为150mm时,载流量为300 A;
当截面为70mm时,载流量为175 A..
从上面的排列也可以看出,倍数随着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多次变换的交界处误差稍大。比如25段和35段是四倍和三倍的界限,25段属于四倍的范围,按公式是100 A,但按手册是97a;另一方面,根据公式,35是105安培,但是根据查找表是117安培。不过这对使用影响不大。当然,如果能“胸有成竹”,选择25%不超过100 A,35%略超过105 A的导线截面会更准确..同样,2.5mm导线位于五次的开头,实际上是五次以上(最大可达20 A以上)。但为了减少导体中的功率损耗,电流通常不会那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注12 A。
(2)后三个短语是病情变化的处理。
“管道贯穿度、温度打8折至9折”是指:管道穿通敷设(含槽板敷设,即导线包保护套不外露)的,打8折;环境温度超过25℃的,计算后打折10%;如果是通过管道敷设,温度超过25℃,就先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干脆一次打三折。
至于环境温度,是指夏季最热月份的平均最高温度。事实上,温度是可变的,一般来说,它对导体的载流量影响不大。因此,只有在一些温暖的车间或炎热地区,温度超过25℃时,才会考虑打折。
例如,不同条件下铝芯绝缘线下载流量的计算:
截面为10mm时,载流量为10×5×0.8═40 a;如果温度高,载流量为10×5×0.9═45 a;在高温情况下,载流量为10×5×0.7═35 A..
(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公式指出“裸线加一半”就是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意味着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比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可提高一半。
例如,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截面为16mm时,载流量为16×4×1.5═96 A,高温时,载流量为16×4×1.5×0.9=86.4 A..
(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公式指出“铜线升级计算”,即铜导线的截面排列顺序升级一级,再根据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如截面为35mm的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升级为50mm的裸铝线,载流量计算为:50× 3× 1.5 = 225A。
对于电缆,公式中没有介绍。一般可以直接用第一个公式中的相关倍数来计算直埋在地下的高压电缆。比如埋在地下的35mm高压铠装铝芯电缆载流量为35× 3 = 105A。95mm约为95×2.5≈238 A..
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通常选择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当然不能小于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中性线的横截面应该与相线的横截面相同,因为中性线和相线通过的负载电流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