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艺术设计理论分享】《中国工艺美术史》第四章 春秋战国的⼯艺美术

2022-07-08 13:42 作者:孙志文手绘  | 我要投稿

知识

与实践的结合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If it's a rose, it will always bloom.

 ✦ 

No.

01

 

陶瓷工艺


 

战国的陶瓷以灰陶为主,但也发展了其他几种具有特色的陶瓷。如北方的暗纹陶、铅釉陶;南方的印纹陶、原始青
 

瓷以及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等。现分述如下:

1、暗纹陶

(1) 概述

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淘坯末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人,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为砑花陶。

暗纹陶

(2)发展阶段
 

暗纹陶的产生始于春秋时期,到战国得到较大发展。它的兴起在商周以来绳纹陶的衰落阶段。

(3)流行地区

暗纹陶流行在中原地区。以河南为中心。胎质灰黑,多用细泥制成。

(4)品种陶器的品种

有壶、鼎、豆、罐、盒、盆等。

(5)装饰花纹

常见的有弦纹、锯齿纹、栉齿纹、ll 形纹、螺旋纹,以及S纹等。

2.彩绘陶

(1) 概述

①彩绘陶是在烧成了的陶上画花,因花纹易于脱落。它始于春秋时期,到战国得到发展,一直延续到两汉时代,它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

②彩绘陶最早发展于中原,以后扩展到长江以南的湖南、江西、厂 东以及西北和东北,流行地区非常广泛。

战国彩绘蟠龙纹陶瓶

(2)用途
 

彩绘陶主要是用作明器,作为陪葬用的。战国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是彩绘陶兴盛的主要原因。

(3)作法

彩绘陶大都采用轮制,也有用模制的。烧制的火度都很低。它是泥质陶,陶胎有灰色和褐色两种。

(4)造型

几乎包括了战国时期的所有生活器皿,包含有仿铜器及各种仿制的日常陶瓷器。如鼎、敦、豆、壶、碗、盘、杯、匝、盒、罐、炉等。

(5)装饰纹样

①几何纹。这一类的数量较多,主要有弦纹、三角纹、菱形纹、方格纹、圆圈纹、锯齿纹、三角云纹等。

②云纹。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两种。

③花瓣纹。有梅花纹、柿蒂纹、卷草纹等。

④鸟纹。有风纹、龙纹、铺首纹等。

(6)图案组织

①一般为适合纹样, 较多的是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这些纹样的穿插连结,疏密虚实,都处理得十分巧妙自然。

②在纹样的采用上,不同的位置运用不同的形式。在色彩上,以红、黄和黑、白、灰的交普使用,形成对比而又统一的艺术效果。

3.几何印纹硬陶

(1) 概述

几何印纹硬陶是我国东南地区长期流行的一一个品种。战国时期的几何印纹陶窑址,已在浙江绍兴等地发现,由于这类硬陶在胎土中所含氧化铝较高,需要经高温烧成,所以经常与原始青瓷同窑共烧。

几何印纹硬陶

(2)代表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浙江所产的几何印纹陶比较有代表性,其胎坚硬,呈紫色或紫黑色,用圈叠法成型器体外面装饰各种几何形花纹。

(3)纹饰

常见的纹饰有米字纹、回纹、编织纹,粗布纹、筛网纹、出字纹等。有的还在肩部划出细密的波浪纹。

4.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是一种比较接近青瓷的陶瓷。这种陶瓷在商代已形成,主要产地是南方的浙江。在浙江绍兴富盛以及萧山等地,已发现许多战国时期的窑址。还有其他地方也有,比如;

(1) 绍兴战国墓曾出土这种陶瓷130多件,品种有罐、鼎、盘、盘、杯、盂、匝、碗、钵等,其中以杯、碗为最多。器物人多素面,仅饰简朴的波纹或栉齿纹,显然是用特制的工具刮划而成。

(2)在江苏无锡、湖南长沙等地战国墓也有出土。长沙所出多为罐、盒,呈黄绿或褐色釉,但所烧似不及浙江的火度充足。

原始青瓷

5.其他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陶瓷,以陶塑和瓦当最为出色。

(1)陶塑

①概述

阿塑是作为明器的,又称为陶角。最早的陶俑制作是在商代。战国时期的陶俑除了塑造人物外,还有各种动物。

②代表作郑州二里冈曾出战国陶鸭两个,足、尾、翼皆可拆开,并有彩绘,形态生动,制作精巧

(2)瓦当
 

①概述

瓦当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战国时期由于城市建设的日益发达,随之而起的是砖瓦制陶I艺的发展。

②作用

瓦当是瓦的头端。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建筑的美x

③装饰花纹

战国瓦当一般呈半圆形,上面用印模印有装饰花纹。主要有涡状纹、r形纹、对鸟兽纹、树木纹、几何纹、

④代表作品

瓦当以河南洛阳、河北易县燕下都、山东齐临淄所出最有代表性。燕下都出土瓦当的花纹,多达30余种。

瓦当

染织工艺

1. 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农村种桑植麻,纺纱织造,已较为普遍,染织工艺也迅速发展。据《禹贡》等书的记载,这时期染织工艺生产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1)冀州产布帛。

(2)并州《职方氏》记载: ......其利布帛。

(3)青州产、丝、纨、绮、绣纯丽物。《禹贡》:“青州贡

盐海物,位吠丝棠《地理志》东土地平....作手工业,织冰纨绮,绣纯丽之物

(4)兖州产丝织文。《禹贡“桑土既蚕,4丝不厥贡漆丝,厥辈织文。“

(5)徐州产⽞织缟。《禹贡》:“厥棐⽞织缟。”

(6)扬州产丝、绩。《地理志》“男f耕农种禾稻纹麻,女f桑蚕织绩。”

(7) 荆州产玄綞。《禹贡》 :“厥梨玄缍玑组。

(8)豫州产丝,织縹芝。《禹贡》“贡漆棠,缔纹,某织績。

2、丝织

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发展迅速,可从以下出土文物看出:

(1) 长沙广济桥战国墓曾出土圆形丝袋、 丝带及织锌

(2)长沙左家塘楚墓出⼟了⼤量的战国中期的丝织品,有各种各样的颜⾊纹锦,还有棕⾊绢、黄⾊绢、褐⾊绢等。

(3)长沙⼀战国墓出⼟的褐紫⾊菱纹绸⽚,以及紫褐⾊⽝齿迎光变⾊的丝带极为精美。

(4)1982年1⽉,在湖北江陵马⼭砖⼚⼀号墓出⼟了⼤批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包括绢、罗、纱、锦,以及组、绦等,⼏乎包括了战国时期的所有丝织品种。织法多样,纹样⾊彩丰富多彩。有⼏何纹凤鸟纹锦、舞⼈动物纹锦。

(5)长沙战国墓出⼟了⿇布,每10厘⽶有经线280根,纬线240根,⽐龙头细布还要密,有的还织出了⼏何花纹。

(6)在湖北江陵马⼭砖⼚⼀号墓中,出⼟了⼤批战国时期的刺绣。其中的⼀件龙凤虎纹绣⾐是⼀件杰出的刺绣作品,它反映了两千多年前⼯艺家们卓越的意匠和⾼超的技艺

龙凤麂纹绣罗禅⾐局部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带背内容~

带背卡片

以上就是我们今日带背的所有内容

那么根据今天的内容还有以下思考题

昨日答案

铜镜
 

思考题

1、简述战国瓦当的构成特点及纹样图案。

打卡方式

 

 

大家在晚九点前在微信或是小红书打卡并上传今天的作业,每天我们会挑选两名当日完成度最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一对一点评,也会上传答案;

补充:每日思考题大家最好都做一下,锻炼一下做题的思维能力(院校书籍不同的也可以做题,形成一个较好的答题习惯)

 


【艺术设计理论分享】《中国工艺美术史》第四章 春秋战国的⼯艺美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