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炒房客热潮,民众追捧,燕郊房价崩了之后,北京刚需人民还好吗?

2020-12-31 11:23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2017年,燕郊房价三万八,2020年,燕郊房价一万八;

2017年,大厂房价三万五,2020年,大厂房价一万三;

2017年,香河房价两万四,2020年,香河直接掉到了八千五。

除此之外,固安,永清,沌州,宝坻,香河等环北京一圈儿的房价全部腰斩,如果您要是2017年在北京周边买一套房,那么实在不好意思,因为现在您可能已经亏了好几百万。

而在京圈儿房地产神话幻灭的背后,冷先生看到了一个畸形发展的房产市场,和资本裹挟下民众的癫狂。

01、泡沫,吹在北京

进入正文前,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到底是什么?

对,我的问题就是房地产价格是什么。

很明显,相对收入下中国的房地产实际价格远超全球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价格。

那么这部分多出的溢价,除了支撑相关实体经济外,更多代表的是市场信心,是资本信心。

自2008年四万亿大放水以来,大量的热钱涌入房地产,正如当年潘石屹所说:

你多发的这么多钱,不往房地产上跑,难不成要跑到猪肉和大葱上去?

在搞清了房价与信心挂钩的概念后,我们再看环北京房价。

有人做过3年来环北京房价的统计,除了靠近雄安新区的白沟以外,前十个地区的房价,用一句泡沫形容不过分。

图源·网络

事实上,这个泡沫开始产生的年份根本不在2017年,而是在2010年,源头不在周边,恰恰是在北京。

咱们继续用数据说话,2017年之前的北京房价有两波上涨高潮:

第一波是在2010年,纯商品房报价从一万三千就冲到了一万九千七,原因很复杂,但是这波房价上涨和老百姓没啥关系,纯粹属于市场资本运作。

第二波则在2016年,房价从两万九冲到了三万五,这就直接导致了2017年前的环北京炒房巅峰,在这一波热潮中有太多的普通人下场,北漂一族,刚需购房者,光燕郊一地,就史无前例地卖出了两万一千多套新房,而这个数字,往年还不足一万。

2010和2016,顺着时间线冷先生带大家一个个看:

2010年4月30号,北京发布“国十条实施细则”,要求北京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成为全国第一条限购令。

那么生存空间被挤压的京圈资本只能到周边投资,离得最近的河北燕郊便成了第一选择。

根据房天下披露出来的数据,2009年底燕郊的房价每平约为六千到七千块钱,到了2010年5月,也就是“国十条”颁布后的一个月时间,燕郊天洋城直接卖到了一万三,星河185上涨到了一万一,这便是资本吹响的最初号角。

然而光有资本的加持还不够,要不然环北京的房价只能昙花一现。

于是乎第二层力量下场了,也就是身处北京的普通人,北漂们。

原因也不难找,假使你是个北漂,手里有点钱却又没那么多的钱,看到北京的房价从08年蹭蹭蹭往上涨,你慌不慌?

记得以前网上有个段子,说一个北漂经过十多个小时和房东的艰苦谈判,终于把房价从400万“砍”到了410万,字里行间折射出北京房价的恐怖。

现在包括燕郊,大厂在内的环北京房价开始涨,你跟不跟?

跟的无外乎两个心态,一个是赶紧退北京而求其次在周边买房安家落户,一个是赶紧跟着大资本下场捞一笔做积累。

要是选择不跟,最终的结局肯定是被撵出北京。

好了,资本下场北漂跟盘,环京圈的房价不涨才是不正常。

那么有人要问了,咱们经济调控还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到哪去了?

燕郊属于三河市,冷先生翻遍了当地官网公开的报告,发现第一条有关限购的政策发布在2016年的9月。

那么在上层建筑迟到的背景下,我们就看到了环北京房价的一路狂飙。

02、疯狂,涨跌

资本,民众加官方,三重力量下京圈儿房价蹭蹭上涨。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这个转折很快就在2017年到来,至于风暴的中心,依旧在北京。

时间来到2017年,4月份的时候燕郊大厂香河及一众区域房价到达顶峰,原因在于上个月北京发布了著名的“3·17”限购政策:

这个政策的具体内容咱们不多赘述,一度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基本上堵死了外地购房者炒房的漏洞,咋办呢?老办法,炒京郊啊。

京郊三万八,大厂三万五,香河两万四,固安两万八,基本就是那个时候的报价。

说句难听的,这个价格基本上是不给普通人活路的。

到了6月9号,官方终于看不下去了,三河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而包括廊坊在内的各大环北京地区也相继出台政策,限制炒房。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都已经明白了一个实事,环北京的房价其实就是北京房价的晴雨表。

北京一有风吹草动,京圈儿直接上下起舞。一旦北京稳定横盘,那京圈儿就要开始裸泳了。

然而房价的下跌需要一个过程,根据楼盘网的数据,截止到今年5月燕郊的房价还在两万四两万五上下。

在不考虑前几个月疫情的极端情况,也就是说过去三年一共降了一万三,平均一年降四千。怎么到了六月直接暴跌至都不到一万八了呢?

五月中旬,中国发生了件大事,国家首次提出“双循环”战略,其中一环就是国内消费,但想要拉动国内消费就必须压制房地产市场。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要是现在中国的房价继续涨下去,那有点财力的人都把钱扔房地产市场去了,谁来拉动国内的消费?

靠房地产商还是靠普通人,稍微思考下便能得出结论。

如果你不信,那么请看新闻:

8月底,国家针对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出炉,要求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上限为70%,净负债与股本之比的上限为100%,现金与短期债务比的上限为1。

9月底,监管部门要求银行的房贷占总贷款的比重压缩至30%,且明确三道红线政策延续至2023年。

毫无疑问的是,国家在一步步释放被房地产裹挟的经济活力,因此我们能看到这几个月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房价都以不同规模在降温。

03、退潮,还得看实体

可话又说回来,房价再降,也没见到其他地方腰斩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情况?

这就牵扯到文章之初提到的问题,房价与信心的关系。

中国公认房价最高的三个区域:长三角,珠三角还有京津冀。

限购令宛若一堵看不见的城墙,把资本挡在了外部,创造出了一块虚无之地。

以限购最严苛的一线城市为例,按平衡性划分,第一是长三角,长三角拿掉一线城市上海后,南京杭州能顶大梁,苏锡常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各乡镇是基石,这些地方的房地产限购就没那么严格,而一旦资本进入后不会轻易出来。

其次是珠三角,拿掉广州深圳,还有佛山,还有东莞,依旧能很好的对接香港发展经济。

那么京津冀拿掉北京后呢?天津挑起经济大梁?

11月的时候咱就在文章里分析过,天津早已不是那个北方工业第一城了。

退一万步说,即使把天津算上,偌大的津冀又剩下多少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相信“环北京贫困带”这个名词大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那么在没有实体产业的支撑下,房价吹的越高,泡沫爆炸后摔得就越惨。

毕竟资本行为一定是理性的,你这里无利可图,看不到未来,给不了资本信心,那么逃离这里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说,环北京房价腰斩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这是一场资本趁上层建筑不完善时玩的投机游戏,裹挟着普通人一路横冲直撞,直至后者头破血流。

当一个地方的实体经济不够发达时,千万不要妄想在房地产市场投机。

因为保不准,你就是那个随时接盘的人。

作者:金陵风语



炒房客热潮,民众追捧,燕郊房价崩了之后,北京刚需人民还好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