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切记把握好分寸感
以前的我在工作中,是那种很在乎同事情绪的人。这种在乎可能因为我本身过于敏感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在职场上的生存模式,其实是本末倒置。
怎么说呢?或许是受我在北京工作的影响,我总认为职场上其实是不用分层级的。因为我之前的公司就是员工可以和老板没大没小,这样的相处反而让大家感情更融洽,工作氛围也尤其地轻松舒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扁平化管理,老板完全给你相应的尊重和自由空间,但前提是你自己要能够对工作十足的上心,而且在不用督促的情况下,就能把手里的工作有效完成。
说真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发挥的更为充分。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约束,也没有一双纠错的眼睛盯着你,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人的潜能就是可以无限爆发出来的。自然在工作上,人的进取心、责任心以及工作能力,都是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但这种情况也不能视为标准,因为是可遇不可求的。当时我们整个团队都是家人般的感情,其实老板不给我们这么充足的自由空间,我们一样还是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团队的领导值得我们这么做,而且每个人如此。所以团队的感情是坚不可摧的,再放置在这样一个自由度相对高的环境里,发光发热就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我们老板也是聪明人,看到我们是这样一群卖力工作的人。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下再给我们施压,其实是适得其反的事情。反而我们自己已经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了,老板自然要在我们身边说:“放轻松点,别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这种暖心且鼓励的话。这样的话听在耳朵里,我们切实的感受肯定是:“这么辛苦工作是值得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这个团队在公司创造了诸多辉煌的业绩。可谓战绩显赫,但也确实是整个团队的力量,而非某个人。在我离职之后,这个团队也就分崩瓦解了。因为每个人都是团队的核心,谁离开了谁都无法顶替,自然某一个人走了,整个团队也就散了。可即便如此,返乡后的我还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找工作。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公司氛围下,我才能为企业创造成绩。可是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便公司是推崇扁平化管理,但没有这样的团队,单你一个人如此,一样白瞎。
可人就是有执念,加上自己确实还把理想追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在职场上显得特别幼稚。于是在西安兜兜转转的几份工作中,我始终抱着可以和团队培养如家人一般的心态,所以一上来就打开话匣子和人培养感情,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统统张嘴就来。我是经历过这样的团队感情,如革命友谊一般,所以一上来就抱着一腔热血。可别人不见得经历过,会觉得我这个人神经兮兮的,怎么刚见面就这么热情似火?让对方困惑不已。
当对方对我的热情表现出狐疑,我自然就意识到自己的唐突。于是我就收起自己的热情,变得相对冷漠一些。然后同样的问题出现了,一会儿热一会冷的态度,更让同事捉摸不透,会觉得我这个人精神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而当时我自己完全意识不到。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热情被冷落了,那么没必要再浪费感情了。

其实说真的,怨不得别人对我冷漠,全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误以为在职场上,想要干出一番成绩,就得和同事培养家人般的感情,就得和同事保持亲近。所以一上来我就使出浑身解数,让同事知道我是对他敞开怀抱的,可是人家也许是个含羞、腼腆、慢热的人,一时间难以消化我这样的热情,自然就会表现出不知所措且迟钝尴尬,这些才是人之常情。
我的执念或者我的错误就是,我认为在职场上要和同事培养感情,要和同事保持亲近。可是感情或者亲密关系,都是通过过程以及时间的积累,是你们一起经历了什么事情,在事情中彼此了解到彼此的为人。你帮助了他什么?他维护了你什么?这种一来一往下,你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当中自然就熟络起来。而不是一上来就热情洋溢,只会让人觉得你居心叵测。
犯错这样的错误,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之后。现在进入职场,遇见的任何同事,不管他有任何古怪的脾气性格,我都可以承受得住,并且保持尊重。以前在职场上,我觉得身为同事你怎么可以对我这个态度?一旦对方对我态度不好,或者说话的语气不客气、不耐烦、不谦卑,我可能就会跟他吵起来了。我的情绪会跟着对方的情绪起伏,而且特别明显。就是因为自身过于敏感,所以才能洞察和感知到对方此刻的情绪。然后把情绪转移到工作上,会感情用事。
现在我不会了,因为我跟你就是同事,我们之间不扯别的,我也不跟你过日子,你什么脾气态度性格跟我都没关系。只要就工作问题我们能够处理解决,哪怕你在工作中,表现出个人的一些情绪,不耐烦或者怎样,我都不会被影响。因为不耐烦那是你的事情,只会让我觉得你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觉得你不专业。但你什么情绪跟我没有关系,我也不是你爱人家人朋友,仅仅只是同事,工作交代清楚就行了,至于你要杀人要放火那都是你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都是那种敏感且小心翼翼的人,生怕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伤到别人,所以为人处事谨小慎微。因此这样的人在职场上,也会因为感知到他人的情绪,而让自己受伤。我想和你说:“你没有任何的问题,你不需要作出改变,你很好。只是你要理性的看待问题,即便今天你的同事在语气中伤害到了你,他的负面情绪冲撞到了你。但是别在意,你又不和他过日子,他什么情绪什么态度和你有什么关系?只要你们把工作处理完了,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就不用在乎他的情绪。全当他今天出门踩狗屎了,你就祝他明天出门再踩一脚就完了。”
当然我不会这么诅咒别人,或者盼着别人不好。我是完全可以接受以及消化别人的情绪。只因为我清楚一点,我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同事关系,你就仅仅只是处理好工作事宜。其他的事情与我无关,不该我管,我也管不着。既然今天这个同事情绪上起伏比较大,那我就离他远一点,除了工作和他少说话。或者这个同事的为人就是孤僻冷漠,那我就不要靠近他就好,自己一个人该干嘛干嘛。因为他们只是我的同事,不是我的朋友,他们不必走进我的生活中来。
而以前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同事也应该走进我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像家人一样相处,这样才能在工作上事半功倍。因为彼此对彼此足够了解,所以配合起来效率更高,没那么多冠冕堂皇的废话。可是这样的同事可遇不可求,职场上又是一个变化莫测的地方。不可能你一成不变的走入职场,肯定是你如变色龙一样灵活多变,才能适应这残酷的职场。
今天当你走入这家公司,发现同事都是原子化的作风,那你自己就要心里有数,自己也不要轻易靠近别人,至少自己要有这个眼力见。不然你抱着一腔热情靠近别人,结果被别人的态度泼了一盆冷水,你说你这个情绪该如何消化?是埋怨自己还是埋怨别人?又或者你今天去的公司,大家都是热情,无话不谈的那种。你自己同样也要多留个心,很有可能对方是在套话,跟你说的并非全是实话,只是用这样的态度来亲近你,让你对其卸下心防。
所以说,职场就是一个染缸,每家公司都不一样,你自己要具备足够应变的能力,这样才能生存的游刃有余。总之一句话,把握好分寸感,不与人过分亲近,也不与人过分疏远,保持若即若离的感觉,这样的状态就是最安全最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