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VR”,可能比现在还火

最近本🐰在做功课时,
发现很多好玩的东西,
比如,你知道这是在做啥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上面这个动作,其实是一百多年前的 “ 史前 VR ”。
没错,很像如今炫酷的 VR :

当然,所谓 “史前VR” 并不是真的虚拟现实,而是立体照片,也就是由立体照片观片器和立体照片共同组成的一套装备:

不得不承认,这 “史前VR” 的眼镜看着还真像如今的 VR 眼镜。

事实上,上面提到的立体照片是诞生于 1860 年前后的技术,并流行了近一百年。

当你举起这套设备,戴上“眼镜”之后,前后移动木滑轨上的立体照片,你就能看到画面中的人物和背景好像动了起来:
这就是立体照片的立体效果。
上面的视频与最开始的动图都来自电影《被解救的姜戈》,在电影中,手持立体照片观片器并不是土豪庄园主,而是给庄园服务的看守。
这再现了那个时期立体摄影的普及。事实上,这种摄影形式并没怎么催生艺术作品,反而是在民间非常流行。这也与如今 VR 的境遇颇为相似,更多是为了演示,还没有探索出艺术风格。

在 1900 年前后,美国摄影师 James Ricalton 拍摄并出版了《立体照片中的中国》,他还用立体摄影的方式拍了印度和当时的日俄战争。
在当年那些立体照片中,你能看到当时的中国,如果搭配立体眼镜,那么会更加身临其境。

乞丐之王,龙华宝塔,上海

两名在人工栽种的竹林中的男子,南京附近

羊群在一座乱坟岗中吃草,天津

正在发射的日本11英尺火炮,亚瑟港,日俄战争期间
而一战前后还出现了更大型的立体幻灯片观片器,看起来就像一个机器人,萌萌哒有木有~

图片来自:www.aspireauctions.com

图片来自:www.aspireauctions.com

图片来自:www.aspireauctions.com
可以想象,立体幻灯片能让人感受到更真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

要拍摄立体照片,并没有那么困难,当然也不算特别简单。
早期的立体照片使用的是当时常见的大画幅相机,两个镜头分别将影像投射到底片上,冲洗出来后就是并列的两张照片。

图片来自:ignomini.com

图片来自:ignomini.com
后来随着相机小型化与胶卷的诞生,像柯达这样的厂商在上个世纪中期还制造了更便携而易用的 135 立体相机。

图片来自:Bing 搜索
甚至在 2009 年,富士还推出了 Real 3D 系列数码立体相机。

图片来自:Bing 搜索
只不过随着普通相机的普及,立体照片和立体相机因为观看方式的局限,渐渐被人遗忘。而无论哪种新的立体相机诞生,都没能再让立体摄影恢复到当年的流行程度。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我觉得主要是下面这几点:
1 立体照片和 VR 必须依赖于特殊的观看设备(观片器或 VR 眼镜);
2 相对于平面视觉产品,立体片源显得非常有限;
3 交互形式依然不够丰富,
4 不利于社交传播。
关于第 3 点,可能很多人会说 VR 已经比只能看不能玩的立体照片强很多了。但回想下《头号玩家》里描述的世界 —— 你可以维修一辆摩托车,可以在舞池里跳舞,可以跑、可以跳……

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但更为致命的应该还是社交问题,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分享太重要了。不能被分享,或很难被分享的内容往往处境会愈发艰难。
总之,160 年的时间不算短,但对于追求复现真实,或是在虚拟世界中再造现实的人类来说,似乎还不够长。
那我们为什么还在不停地追寻实现立体的方法?
或许下面这张百年前海报中提出的问题,刚好就是答案:

因为我们的世界不是平的,而是立体的。
手机摄影讨论+cameranote5
暗号:一点讨论群
近期好文 摄影厨房系列10 - 冰狐、赤豹、翠马 9 - 凝水8 - 山川异域7 - 流光6 - 情心5 - 离舱4 - 远星3 - 潜虹2 - 橘心1 - 剪月
2020,那些花儿与希望2019 摄影器材启示录(相机篇) / 手机篇圣诞光斑大作战 / 机场捡照片
拍好武汉的“金门大桥”看电影学摄影:《小丑》 / 走近科学(摄影版)iPhone 11 / 11 Pro评测 / 手机拍闪电 / 点亮颐和园
学摄影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烂片急诊室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