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出分后,24经济学考研该如何备考?
马上三月份了,有些院校都已经开学了吧!和室友、大学和朋友们聊聊未来规划之后,会不会有点忐忑不安呢?
看到23的同学们出分了,满屏的400+,心里是不是更焦虑了?
24的同学们,不要慌,通过这几天23同学的反馈,炳哥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24的同学们注意:
第一,一定不要偏科。
23的同学,有很多人经济学专业课都130+、140+,但是英语数学公共课考得不行,考得很拉胯,这样相比其他同学,总分就没有优势,现在考研考查的不仅仅是一科,而且各个科目的综合。
第二,跨考真的不是问题。
很多同学都会问:我本科是是其他专业,考经济学行不行?炳哥和你说,一定行!每年都有大量三跨考生上岸的例子。
第三,关于专业课压分和分高的院校。
改卷压分院校:外经贸、华东师大、重庆大学。专业课基本上110、120左右,公共课分数也不是很高;
分高院校:北大汇丰、中山大学、中央财大803,总分400+。专业课130+、140+。
目标院校是上述的同学,可以注意一下。
看了这几点,24的同学们有没有更加放心呢?今天炳哥再给大家说几点注意事项。
1、科学择校
2、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
3、正确调节心态
下面逐一说明
01 科学择校
在考研中常听许多人说“选择大于努力”,足以说明选择考研院校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因为每年考研都有许多人面临400分不能一志愿上岸的尴尬境地,但也有许多人刚刚过线,却一志愿上岸。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不同院校的招生政策不同。
从公开的数据,如报录比、招生人数、分数线、推免人数、复试比例等可以判断一个院校的报考难度。
而还有一些院校秘而不宣的潜规则,如是否压分、是否存在院校歧视等,这些就需要同学们利用多方渠道查询,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目标院校是否有这些情况,可以留言咨询下
一般来说,越是名校,越公平,但相对的,难度也会越大。
如果确实对这些院校抱有很大的执念,那就要疯狂努力了,毕竟不少考取这些院校的同学都是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开始准备。
那么如何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除了之前提到的择校参考数据,以下三方面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
基于自身水平
一般地,重点211院校和985院校的专业课考试都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考生在确定报考院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水平来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学校水平从高往低划分为985综合院校、211财经院校、211非财经院校、普通财经院校和其他院校。越靠前的院校,考试难度越大,但毕业以后起点和收入等就越高。
考生一般选择与本科同水平的院校或者是高一档的院校是比较稳妥的。
基于地理位置
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建议多考虑下未来毕业去向。
以“五财一贸”为例,如果想留在上海工作,那上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想留在北京工作,央财和对外经贸都很牛;如果毕业后想去深圳等南方城市,可以考虑西南财大和中南财大;如果毕业后想在东北就业,东北财大欢迎你。
如果觉得考“五财一贸”有难度,各个区域的双非财经院校也非常好,考研难度相比五财一贸小一些。
比如,北京有首经贸,浙江有浙财、浙工商,上海有上外贸,这些院校在当地都是非常厉害的财经类院校。
当然就整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形势普遍好于中西部区域,选择好一个地区很重要。
基于院校风格
由于各大高校在考试中的风格不同,也导致不同学校考卷的难度迥异。同时,有些学校在考试中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字描述,有些学校更注重考查数理计算。
02 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
一般咱们考经济学,那么考试科目就有以下四门:政治、英语一、数学三、经济学专业课。
除了政治8、9月份开始,其他三门科目现在必须要抓紧了。
炳哥经常看到有人问:专业课暑期复习来得及吗?
现在炳哥就告诉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跨专业考生越早复习专业课越好,暑期专业课已经晚了。
咱们每年都辅导很多跨专业考生,而且分数都是非常不错的。
英语一
英语复习现阶段不能忽视基础,其中考研英语单词是重中之重,所以要尽快投入单词的复习,每天抽出一个至半个小时的时间背单词,并且不能间断,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在语法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课程,配合语法参考书一起使用,搞清长难句的结构,为后期的英语阅读打下基础。
重视真题的作用,真题至少要刷两遍,把真题中不会的单词和知识点都要整理出来方便复习。
数学三
数学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不要觉得时间太紧,就敷衍了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现阶段的学习,务必搞懂基础的知识点,最好做个笔记,时不时翻出来看看回顾。如果之前是二战的同学,觉得时间紧,可以回顾一下上一年的笔记本,做到心中有数。
现阶段可以多花点时间在数学上,建议花3-4个小时在数学复习上,基础薄弱的话建议4-5个小时,在暑期强化到来之前,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
专业课
还没复习专业课的同学,可以准备准备开始了,起码教材得开始看了!
如果你还没确定院校,那赶紧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看起吧,这本书是未确定下院校的经典教材,看这本准没错。
复习专业课一定要看书,不能不看书就直接听课做题。有几个同学反映,听课有点听不懂,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提前预习。(必须看书 必须看书 必须看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现在开始复习,先熟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再认真做教材课后习题,当然我们还有许多配套的高鸿业课后习题以及讲解视频,务必要学起来。
现阶段就是打基础的阶段,看书也尽量看基础教材,务必搞定教材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建议现阶段每天花费在专业课上的复习时间:2个小时左右。
03 正确调节心态
考研不仅考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考考生的心态。
从事考研教育这么多年,也见过不少考生临到考前,压力太大而放弃,一年心血付之东流。
要明白一点:考研不是人生唯一的路,考不上研你还有其他出路。所以一天到晚不要患得患失。只要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大家都说考研这么卷,这么难,但是也不要焦虑着急,就以每天复习6个小时为例,你还有非常多的时间去改变人生。
从现在开始,每天好好复习,好好吃饭,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你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向目标全力进发的充实感。
考研,苦,但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