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江陵之争——赤壁后的最终演化
1.怎么感觉赤壁没有官渡的精彩啊
是三国演义中把这段的期望值调的太高了
2.回过头来看曹丕同志要是有孙十万的那个寿,宣王一家怕是要给大魏当几辈子的忠臣良将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说得很对啊
3.剔除了舌战群儒,巧借东风,苦肉计以后~ 大名鼎鼎的赤壁大战好清淡啊,还不如官渡
整个中国史比得上官渡的貌似没有几战
4.央视三国演义中占篇幅超过五分之一的赤壁鏖战,却在历史中不足官渡之战篇幅长度的一半,佩服罗贯中大大在不改变历史结论的情况下如此精彩的演绎。
罗老封神之战啊 看多少遍都不腻
5.论及人物成败生死总结,可以提天时,有教导人向善的作用,但是在战争成败上,还是不要借天时来解释,信仰是用来自己敬畏的,不是用来解释事件的,老天爷的角色还是不要频繁出现的好。
疫情这事我不说老天爷咋解释呢
6.“这条防线,最终让一个天纵奇才的山西猛男渐渐无师自通的摸索出了自成一档的水军陆战队作战模式。”——海军陆战队出征前,需得先拜关公祖师
有的地方是真拜的
7.赤壁之战,曹军损失到底多大是一笔糊涂账。三国时代其他大规模战役,像官渡,荆州,夷陵,甚至汉中,败阵一方或死或降的猛将谋臣都不少,唯独赤壁之战,曹军没有战死或投降的高级将官。可见战斗伤亡并没有那么大,饥疫减员可能是大头。
8.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时期和孙老二一个级别的二代就只有司马师了吧
曹丕、曹叡、司马师这都是一个级别的
9.战争只是表象,背后的庙堂之算、人心难测才是文章精华呀
赞
10.演义里面,集周瑜、诸葛亮、庞统三人之智,才打赢了赤壁,后面曹仁一个人却能扛下周瑜,显得周瑜前后都不在一个水准了,算不算一个败笔?
不算 把江陵城防显出来了
11.对孙权不能降的分析,猛然醒悟为什么周都督主战的决心这么大,原来大都督出道的黑历史,也是士族不能容的
人的不得已啊
12.赤壁之战中孙刘军队到底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周瑜程普刘备孙权到底谁的角色最重?通常印象上是周瑜,不过周瑜与程普只是各领一万军的平分秋色的地位,那么难道刘备那约么两万人才是最大的一股力量吗?
火是人家周瑜派黄盖放的 股东占大头 后面追击平分秋色
13.记得只有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折了典韦。其余曹操亲自征战打过的败仗,无论是对袁绍、吕布、马超韩遂,还有这个赤壁对周瑜,曹军的大将就没怎么折损过,还陆续收了张辽、张郃等威震一方的猛将。而刘备一个夷陵之战就精锐损失殆尽了!
底子还是太薄了 他更像曹老板被偷袭兖州的时候
14.曹操跑掉后为什么夸刘备牛逼而不是周瑜或孙权?不知情还是怎么回事儿?
不能说输给一个孩子身上啊 只能说输给他的刘弟弟了 他本可以不说话的
15.按理说更客观的魏书关于赤壁多次强调刘备,与备战;为备所烧;刘备,吾俦也。加上蜀史太少,是否除了黄盖诈降烧船这一环外,刘备政权成绩相对更多些呢?就像绝北道那样蜀史没有或者遗失了呢?
前期江战 以及放火 东吴方面的出力更大一些 但并非演义印象中的刘备方面只是打下手
16.写的很中肯不跑偏,三国演义书写的不错,但是影响了很多人的历史观,甚至对历史有了很大的误解
各有各的作用 罗老在历史普及上功德无量
17.孙权周瑜鲁肃为啥这么敢“刚”曹操?
1.年轻,血气方刚,不服就干。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孙权27岁,周瑜33岁,鲁肃37岁,而投降派头子张昭52岁。
2.虽然之前曹军所向披靡,但是东吴方面没挨过曹操的打,不像刘先生那样被打出心里阴影。
18.感觉周瑜的死可以说道说道啊,不分析一下吗?
可能性很大 但是史料上连最基本的切入点都不给
19。刘璋:小张啊,你说的这个看门的,他厉不厉害? 张松:他不是厉不厉害的问题,他是那种...很特别的那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你晓得吧
20.公瑾应该也是知道合肥比江陵更难啃,就不去浪费时间了~
合肥比江陵城防差不止一个数量级
21.二爷比彭越难对付多了
不不不 彭越游击的是项羽 这俩最起码是一个档的
22.刘备是拿夏口港换的江陵吧,也不完全算借
准确说刘备还让开了南下的路让孙权拿下了交州 但是 江陵还是实在太值钱了!
23.徐晃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 ——《三国志·徐晃传》
文聘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囗,又攻羽锱重于汉津,烧 其船于荆城—《三国志·文聘传》
乐进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飞等,皆走之—《三 国志·乐进传》
关羽绝北道,李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 且战且前,以迎仁军—《三国志·李通传》
从上述看来,感觉全程关羽都在被打一样,实际上 我们从时间上来看,这多场战争,全部发生在不到 一年的时间,再加上古代战争时间一般发生的周期 较长,关羽看似全程挨揍,实际上是关羽担当了大魔王的节奏,与魏国各个来路的援军对打。一个军团不会在比自己人数多了十几倍的敌军圈里,屡败屡战,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些魏国的军队,根本就搞不死关羽,甚至连便宜都没占到,而且我们将战场的时间和局势分析一下,就会明白,关羽这是在拖延时间,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文聘传里的大概率是二爷在后面作战的战绩 所以没加进来 其实咱二爷在北道不一定真的打了多少仗 但很可能这一年把北道都埋上地雷了
24.从周瑜一直不喜欢刘备看,有可能周瑜是想先拿江陵,然后和孙权一起拿刘备已经拿下来的四郡后图益州,而准备进攻益州有可能是个幌子,有可能先去夷陵布防,然后和孙权一起关门打狗拿刘备的四郡。再去图益州
对 但是刘哥集团在荆州待八年了 确确实实是拿不动的 所以说最开始战略定的有些问题
25.看过某乎给诸葛亮天降各种东西的问题
哈哈哈 我看那问题都乐死了 这提问的咋这么逗呢
26.周瑜不是顶级战略家,那他要是不死,孙刘联盟就没戏了?曹操会不会还有统一中国的机会
他大概率还是会被孙刘一起挤兑死 但曹老板会发展成啥样是很说不准的
27.自打周瑜打胜赤壁这一仗起,就决定了他悲剧的命运。就算不病死,也一定不会善终。 功大难赏,替老板打赢必败的倾国之战的将军,必需配套超常的韬晦能力和领导无比的默契,周瑜、吕蒙的迅速病死,陆逊的现实悲剧,让人不得不对孙权同志产生深深地联想。
28.说到底,孙权对周瑜是极具戒心的,赤壁大战只给周瑜三万人,自己带着好几万人做后援;江陵被周瑜千难万险打下来之后却给了刘备,没有给周瑜立锥之地;同意周瑜西进益州的计划,却又派出兄弟孙翊监军……周瑜不得不死……
:鲁肃劝孙权借荆州,孙权同意了;周瑜劝孙权别借,直接去打益州,孙权也同意了;益州那块地打下来需要人守,,独立性太强;然后周瑜就突然抱病身亡了
咱不要说柯基哈
29.江陵城防这么硬的么
江陵是那种周围物资极其充裕 城墙高深堪比洛阳长安级别的坚城
30.阴谋论一点儿:李通打通了通道,救出曹仁徐晃,结果暴死,会不会是被人做了手脚?毕竟他这么一打,把乐进满宠等人都显没了
31.东吴这种进攻弱鸡,防守顶尖的士族部曲现象是否和后来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士族共和是一脉相承?
东晋的军事力量是淮泗流亡集团 东吴的是江东本土
32.襄阳,如果有北军南下,应该易守,但刘备如果北上,估计守的难度就大了吧,小吏,可否这么理解?
对 但北军一旦拿下襄阳大量的陆军就能涌入南郡腹地 往往南军很难打到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