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3)饭田合战

2023-02-16 15:48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建设踯躅崎馆


永正十五年(1518年)十二月,信浓国诹方大社上社大祝诹方赖满与下社大祝金刺昌春之间爆发了战争。十二月十八日,金刺昌春战败流亡,金刺家灭亡,诹方赖满达成了统一诹方郡的成就。尽管信浓国的战局对诹方家有利,但是武田信直却趁着诹方郡内斗无暇他顾时,以支援金刺昌春为借口,对当时从属诹方家的甲斐国巨摩郡国人今井氏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并在次年(永正十六年,1519年)四月降服了今井氏。

平定今井氏以后,武田信直便开始着手进行领地的建设。六月二日,武田信直决定废掉武田家的居馆川田馆,准备在甲府修筑新的居馆。虽然川田馆是武田信昌、武田信绳两代的居馆,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并不好,长年遭受洪水的袭扰,因此住民稀少、土地贫瘠,显得十分萧条。此外,在军事上川田馆的地形不利于防守,且居馆的附近有着栗原氏等有力国人的领地,这些国人在平时虽然可以拱卫武田家的居馆,但是万一这些国人作乱,他们的军事力量也对武田家形成了巨大威胁。另外,在室町时代武田家的居馆居无定所,不是在搬迁,就是在搬迁的路上,一直到武田信昌时期才稳定下来。川田馆所在的甲府盆地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甲府盆地的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则落后于东部。进入战国时代以后,繁荣的市场、町街也在甲府盆地遍地开花。作为一国守护,武田信直不能只盯着繁荣的东部,而必须放眼全局,为了更好地建设甲府盆地的经济,将居馆迁往中西部是必然的趋势。最后,当时日本各地的大名们已经开始从守护大名、国人向战国大名转化,而战国大名的很重要一个特点便是家臣们的“城下集住”政策。川田馆地形狭隘,自然灾害频发,不利于建设大型都市与住宅区,武田家必须选择一处较为宽阔,又处于交通要道,适合居住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地方修筑居馆,将其建设成武田家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武田信直选中的地区,位于甲斐国山梨郡的相川边上的一处三角形平原地带。此地三面环山,东西两边的山脚下又分别有着藤川、相川两处河流,南边的一条小山上有着时宗的布道道场一莲寺,一莲寺南面有着繁荣的门前町,又位于甲斐国与骏河国、信浓国、相模国等地的交通要道之上,交通十分发达。八月十五日,武田家正式开始在此地修建新居馆,武田信直将这个地方称为“府中”。在战国时代以前,“府中”一直都是指朝廷任命的国司官府的所在地,而武家政权任命的“守护”虽然篡夺了国司的职能,但是为了与国司官府进行区分,守护居馆通常都不设在“府中”。武田信直的行为宣示着,他将要着手建立的武田家将是一个超越传统国司、守护的政权,在武田家的领国内有着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十二月二十日,新居馆落成,此即武田信直(信虎)、武田信玄、武田胜赖三代的居馆踯躅崎馆。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武田信直还下令将甲斐国各处的寺院迁到了踯躅崎馆的附近。

战国时代的武士的居馆与城池的最大区别便是居馆的环境比城池更适合居住,但是从军事防御角度上来看,居馆的防御力要远逊色于城池。因此,武田信直在踯躅崎馆的北面修筑了诘城要害山城,西面修筑了汤村山城,南面修筑了一条小山砦作为防御性的城池。另外在踯躅崎馆附近的钟推堂山上,武田信直还设立了烽火台,在同地设置了一口大钟,一旦外敌来犯,踯躅崎馆周边诸城燃起狼烟,钟推堂山上的守军便会撞响大钟,给山下的踯躅崎馆传递讯息。

武田信直建设的踯躅崎馆极大地强化了武田家的统治力,但是其施行的“城下集住”政策却引来了想要保持独立性的国人们的巨大反抗。

永正十七年(1520年)五月,栗原信友、大井信达、信业父子、今井信是、信元父子带着一族从甲府的居馆逃回领地,随后举兵反抗武田信直。六月,武田信直率领武田家直辖的武装力量“足轻众”与谱代重臣板垣信方、曾祢出羽守、曾祢昌长、曾祢大学助等出阵讨伐三家国人。此时武田信直靠招募各国浪人建立起了由武田家直辖的武装“足轻众”,拥有着凌驾于甲斐国任何一家国人之上的军事力量。由于三家国人的领地不尽相同,自信的武田信直便将武田军兵分三路,分别讨伐三家国人。六月十日下午,武田军对乱军发起攻击,很快就击败了三家国人,栗原信友战败流亡关东,大井信达、信业父子与今井信是、信元父子在抵抗未果后,只得率部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流亡关东的栗原信友不断地煽动领内诸势力作乱。九月二十三日,武田信直派遣足轻众侵入与栗原信友勾结的盐山向岳寺烧杀劫掠,最终向岳寺不得不将寺内的香火钱供出,请求武田信直的重臣今井信甫调解,这才摆脱了危机。此后,栗原信友自知胳膊拧不过大腿,便也向武田信直投降,获得赦免后回到了武田家。


今川军的甲斐侵攻


大永元年(1521年),武田家与今川家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二月十八日,武田信直突然前往都留郡拜访小山田越中守信有。在早先今川军入侵甲斐国的战事中,多亏了小山田家的奋战这才扭转了战局,因此在其他国人都不甚稳定的情况下,武田信直便想与小山田家强化主从关系。另外,从武田信直以守护之尊前往郡内拜访一国人,而不是将越中守信有召至踯躅崎馆来看,此时的武田家对于甲斐国内国人的控制力还是十分欠缺的。

二月二十七日,今川氏亲派遣军势侵入甲斐国河内地区,想彻底吞并甲斐国南部。河内地区是穴山武田家的领地,而穴山家早在大井合战前就加入了今川家麾下。不过,穴山家加入今川家并非出于本意,当时甲斐国内乱不止,穴山家若一意孤行支持武田信直,必将遭到今川军的攻击。而武田信直平定内乱尚且吃力,根本没有余力支援穴山家,因此才会选择暂时臣服于今川家。在今川氏亲想要将河内地区领国化后,很快就遭至了穴山家的反感,武田信直便趁机对穴山家展开政治攻势。

四月十三日,武田信直通过与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稙外交,在政所执事伊势贞忠的努力下,获得了朝廷的从五位下的位阶。十九日,朝廷下令让武田信直出任左京大夫官职,武田信直也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武田信虎”。

七月十五日,武田信虎对穴山家的调略起了成效,穴山信风将在今川家做人质的弟弟武田八郎召回,重新从属武田家并与今川家断交。以此为契机,今川氏亲派遣了骏河国富士郡的国人富士氏等率军再次侵入甲斐国河内地区报复穴山家,而武田信虎则召集大军前往河内迎战。八月二十八日,富士氏为首的国人联军被武田信虎击败,今川氏亲收到战报以后,紧急派遣重臣福岛氏一族侵入甲斐国。

九月六日,武田信虎率军在河内大岛与入侵的今川军展开激战,武田军不敌败北,武田信虎不得不往甲府后撤。武田军后撤以后,今川军一路长驱直入,在九月十六日攻陷了大井氏的支城户田城,威胁到了甲府。得知此事后,武田信虎急忙让即将临盆的妻子大井夫人等人从踯躅崎馆前往要害山城笼城。

今川军来势汹汹,攻势十分猛烈,甲斐国各处都遭到了今川军的袭击与纵火。对武田信虎来说不幸中的大幸是,尽管他在大岛合战中落败,但是在此次今川军的入侵中,武田家一族、重臣之中没有叛变投敌的。然而,这些一族与重臣此时的重心都在于保护自己的领地,对今川军入侵武田家的根据地甲府之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武田信虎很难集结起足够的军势与今川军对抗。九月下旬,武田信虎从信浓国找来了时宗的游僧不外上人,武田信虎决定与今川军决一死战,表示自己万一在战场上遭遇不幸,希望不外上人能够看在自己修缮一莲寺的份上为其诵经超度。

十月十六日,今川军从户田城朝着东北方向的甲府进军。若是抛弃甲府这个“新都”,那么武田信虎将会颜面无存,武田家在甲斐国将再难建起威信。因此,武田信虎决定孤注一掷,率领手上仅有两千余军势在饭田口与今川军决战。在当时的史料记载中,两军的交战地在甲府附近的“饭田”、“府中饭田”,并不存在“饭田河原”这个地方,直到江户时代的军记物《甲阳军鉴》中,才第一次出现了“饭田河原”这个地名,因此我们还是按照良质史料,将这次合战称为“饭田合战”。

饭田合战的具体经过不详,在《甲阳军鉴》的记载中,武田信虎是靠着重臣萩原常陆介的计策才取得大胜。总之,背水一战的武田信虎在饭田击败了今川军,从地狱之门中挽救回了武田家。十一月十日,败退的今川军向饭田东南方向逃窜,进入了胜山城休整,于二十三日再次对北面的甲府发起进攻。由于在饭田合战中以少胜多,武田军士气高昂,进击的今川军在上条河原遭到了武田信虎的阻击,两军激战至夜里,今川军再次大败,大将福岛氏被武田信虎麾下的足轻大将原虎胤阵斩,福岛氏的伯父则被重臣小幡虎盛杀死。

在不同的史料中,上条河原合战今川军死伤人数分别有数万人、四千余与六百人的记载,败退的今川军残兵仅剩下三千余人,他们不敢返回胜山城,而是朝着离骏河国更近的户田城溃败。今川军残兵败将十分狼狈,在不外上人及其弟子们收集掩埋了战场上的今川军士兵遗骸后,于心不忍的不外上人便说服了武田信虎赦免这些今川军将士。次年(大永二年,1522年)正月十四日,户田城的三千余今川军残兵从城内退出,经过一莲寺南面的道路从甲斐国退往信浓国诹方。

另外,十一月三日,在要害山城避难的大井夫人生下了武田信虎的嫡子武田晴信,为了庆祝胜利以及嫡子的诞生,武田信虎给嫡子取名为“胜千代”。等到了二十七日时,大井夫人才带着胜千代返回了踯躅崎馆。


今川军大将之谜


在《关八州古战录》、《高天神记》等军记物的记载中,今川军此次侵入甲斐国的大将乃是远江国土方城城主福岛上总介正成。福岛正成战死以后,其子弁之介前往相模国依附小田原北条家,最后成为了北条氏纲的女婿,改名为北条纲成。

然而,在当时同时代的史料中,并没有出现过福岛正成这个人物,因此此人很有可能是江户时代军记物中创作出来的。此外,良质史料中对饭田合战时今川军的总大将记载只是粗略提到是“福岛一门”、“福岛一类”及“福岛众”,并没有明说是谁,因而近年来军记物中记载的福岛正成的事迹以及北条纲成的出身都遭到了日本史学界的否定。

如今可以确认的是,当时今川家重臣福岛氏的据点乃是远江国高天神城,而在福岛一族之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乃是前文出现过的福岛左卫门助春。福岛助春的女儿便是今川氏亲的侧室,他俩的儿子便是“花藏之乱”中与今川义元争夺家督之位的玄广惠探。

在远江国大福寺存留的一份年份不详(推测为饭田合战发生的同年)的十一月二十八日的书信之中提到,大福寺与今川氏亲交涉的中间人是一个名叫左卫门殿的人,但是近日却战死了。结合福岛助春的通称以及饭田合战、上条河原合战的经过来看,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于甲斐国战死的今川军总大将便是福岛左卫门助春。

不仅如此,在史料中还出现过的福岛三郎右卫门盛助、福岛丰后守春久、福岛道宗入道等人,同福岛助春一样,也在永正十七年之后不见于史料记载,所以这些人很可能就是在甲斐国战死的“福岛一门”。另外,福岛一族中确实有人流亡相模国,后来受北条家下赐“伊势”苗字,取名为伊势九郎,而通说之中福岛正成的儿子北条纲成,其实是这位伊势九郎的儿子。

此外,学者小和田哲男曾经指出,饭田合战、上条河原合战其实并非今川家与武田家的合战,而是福岛氏与武田家的私战。小和田哲男认为,福岛氏在永正十五年时作为中间人调解今川家与武田家,但是这次和谈却引起了今川氏亲的不满,福岛氏也因此遭受冷落,被勒令蛰居在骏河国骏东郡。在今川军入侵甲斐国失败以后,福岛氏在北条家的劝说下,动员了骏东郡、富士郡的国人对甲斐国发起攻击。不过,从各史料记载的伤亡人数以及在两次合战后在还能够有三千余残兵在户田城笼城来看,今川军的人数并不会太少。根据《甲阳军鉴》的记载,这次入侵的今川军包含远江国、骏河国的武士共一万五千余。这样庞大的军势并不是区区一个福岛氏能够动员起来的,因此这次合战应该还是武田家与今川家的一次交战才对。


武田家的税制


大永二年(1522年)正月三日,由于连续的战乱使得武田家的财政捉襟见肘,武田信虎开始在甲斐国内征收名为“栋别钱”的税赋。

在室町时代,“栋别役”是守护大名为了修复公共设施的一种临时赋税,是以住民的住房为单位进行征收的。进入战国时代以后,才逐渐演变为战国大名定期征收的税赋。武田家的“栋别役”分为两种,一种是用钱支付的“栋别钱”,还有一种是派出劳工参加对寺院、城池、堤坝等公共设施的建筑的“普请役”。

对武田家来说,栋别钱是武田家的主要收入之一。后来武田家制定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中就有针对“栋别钱”的规定,其特点为:一、住民无力负担栋别钱时,由村子负担。二、追查逃亡的人催缴栋别钱。三、武田家拒绝受理栋别钱相关的诉讼。

实际上,负责征收栋别钱的是被武田家称为“调众”的人,大多数都由村子里的土豪担任这个职位。如果“调众”负责征税的对象逃亡的话,赋税将由“调众”承担。此外,当住民无法及时缴税的话,就必须在原数目的基础上翻倍缴纳作为利息。

在此后的弘治二年(1556年)正月,由于许多百姓都因为天灾没有及时缴纳栋别钱,武田家又颁布了与《甲州法度之次第》里规定不同的新法。新法里规定八月的最后一天为春天的栋别钱征收的截止日期,秋天的截止日期则在次年二月的最后一天。要是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无法缴纳栋别钱或者有诉讼问题时,需要向武田家提前上报等待判决。另外,无论是什么理由,只要是过了期限还未缴纳的栋别钱,都由调众承担。

除了栋别役以外,武田家还会在一些特殊时期,对武田领国内的寺社、有德人(土豪)征收名为“德役”的临时税赋。根据《高白斋记》的记载,天文十八年(1549年)四月七日,武田家的今井相模守、下曾祢出羽守、今井伊势守开始征收名为“德役”的赋税。

另外,当时的战国大名除了“栋别役”以外,还会征收以田地为单位的名为“段钱(反钱)”的税收。由于武田家战国大名化较晚,甲斐国又多山地,因此武田家并未出现“段钱”这样的税收,反而自创了武田家独有的税制“田役”。值得一提的是,武田信虎时代武田家并未制定“田役”,史料中武田家第一次征收“田役”的时间是武田信玄出任家督后的天文十一年(1542年)。

在征收栋别钱的同年,武田信虎携带家臣们前往身延山久远寺参拜,此后又登上了富士山山顶的八叶峰游玩。身延山、富士山分别位于穴山武田家、小山田家的领地内,说明在击退外敌以后,武田信虎基本上建立起了对甲斐国国人的绝对优势。


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3)饭田合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