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批判——荒落的读书笔记(一百零七)
《理想国》第八卷的一开始,就提到了: “我还记得在提及别的政治体剧时,你一共说了四种值得考察它们的缺陷和对应的人的类型。目的是为了弄清这些制度,对最好和最坏的人取得一致看法后,来确定最好的人是不是幸福的,最坏的人是不是最不幸福的,或者刚好相反。” 然后我就联想到了一件事——每个人对制度的看法是不同的,而制定制度的人往往又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 换而言之,将大多数人的意识与统治者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才有机会实现“民主”,这可能也是西方制度所考究的东西。当然,现实证明统治者的利益只会与权贵阶级绑定在一起。 然后柏拉图又通过举例子来印证了一句非常有见地的话:有多少不同的政体,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人的性格。千万不要以为政治制度是从木头或石头里产生出来的。政治制度一定是从城邦公民的习俗习惯中产生的。习惯的倾向决定了其他事物的方向。 感觉很有道理,又觉得哪里不对,但受限于自身阅历,还是不好反驳,还是留待以后研究吧。 后面柏拉图又通过考察相对较差的政体所追求的东西,来探究正义与不正义。但其认为争强好胜、贪图荣耀与喜欢独裁、喜欢民主的政体都是不正义的。姑且先不论尚武跟追求荣誉是否不义,但他认为独裁很民主都不对,而只有他的思想是正义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独裁吧? 当然,这些都不关键,重要的内容是后面有关政变的内容——领导阶层的不和,是导致政治制度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而他认为领导阶层之所以不和,是因为血统不纯,非常逆天。 之后他分别对上述政体进行了批判,做了较为想当然的推演,感觉已经离我们所在的当下产生了较远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