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到底如何治病?网友的亲身感受最真实!我前几天发表了一篇题

2023-03-15 07:1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医到底如何治病?网友的亲身感受最真实!我前几天发表了一篇题为《西医为什么治不好咳嗽这类小病》的文章,很多网友看到后,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这些感受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疾病的真相,又可以找出治病的方法,对我们非常有好处的。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 有个网友这样说“五脏都可以引起咳嗦,西药就是一种寒凉药激素药,能治疗才怪。 ”这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实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因热而引起的,用寒凉药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是因寒引起的,再去用寒凉药,那则是雪上加霜,不仅治不好病,还会越来越厉害。 有的网友这样评论“张医生说的汗出乃愈,我深有体会,有次咳嗽,输液一个星期,加消炎药,越治越重。改中草药服用尽一个月,排痰增多,体内一股热气,至内而外,身体变得通透,咳嗽大为减轻,再过几天,完全康复。”这是从患者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但却给我们很大的思考。“治病必须给病邪留出路”,痰堵在那里,不把痰排出来永远治不好病。西医消炎药一用,痰遇凉收引,但变得更结实了,更顽固了。这一时看见效了,但却让痰更难排出来了,为日后加重病情留下了隐患!西医治病只顾眼前,正可谓是“饮鸩止渴”。 还有的网友这样留言“亲身经历,女儿咳嗽好几天了,老婆去诊所拿了西药,吃几天,没有减轻,无耐搞中药吃,第一天,睡觉之前喝一碗,第二天咳嗽减轻,第二天睡觉之前喝一碗,第三天,完全好了。”看来人们的感受才最真切! 人们常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治咳嗽并不是见咳治咳,而是求其病因,采用釜底抽薪的方法,这样才能彻底治好!治病求本,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病必求于本"。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宜采取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治病求本的具体应用,除了必须正确辨证外,在确定治则时,必须明确、的概念。 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病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辨证论治原则。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只有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始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才能做到治病求本。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本质。只有通过综合分析,透过现象寻找到本质,找出原因,才能确立相当的治疗方法。例如,头痛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阳上亢所致要用平肝潜阳法,外感头痛用解表法,痰湿头痛用燥湿化痰法,瘀血头痛用活血化瘀法等。 临床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法则时,还须正确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正治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多数疾病的症象与疾病的性质相符,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逆者正治。反治通常指一些复杂、严重的疾病所表现出的假象而言,其实质还是正治,如外感热病,里热极盛,阳盛格阴所见到的四肢厥冷的寒象,仍需用寒凉药物治疗,叫"寒因寒用",即从者反治。一般情况下,治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如标病甚急,则应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如大出血病人,无论何种出血,总以止血为应急措施,待急症缓和后再治本病。病有标本缓急,治有先后。如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同治。如外感热病过程中的"急下存阴"法,表证未解里证又现的表里双解法等。

中医到底如何治病?网友的亲身感受最真实!我前几天发表了一篇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